第二百七十一章 宛城大捷(第1/1页)教父三国

    阻拦袁绍之人.便是河北名士许攸.这许攸本在袁绍手下担任谋臣之职.三年之前.家中老母病逝.这许攸便向袁绍告假.为老母守孝.

    中国文人.自汉武帝之后.便多受儒家影响.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目的.亦是看重儒家君君臣臣之礼.可以巩固朝廷政治.不过这君臣之礼之外.儒家还有许多的礼仪体系.这守孝之事便是如此.

    所谓父母为大.不能违命.而在父母丧葬之间.作子女的要“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三年.期满起复”.而在守孝期间.不能饮酒近色.尽如苦行僧一般.寻常人倒是难以做到.不过文人尽皆信奉孔孟.孔孟之礼不可为违也.

    关于守孝这个习俗.在后世明朝之中.到还有一个“夺情”的故事.所谓按照古礼守孝便谓之“情”.不守孝之行为.便谓之“夺情”.当时万历朝中张居正.正刚任首辅之职.而家乡之中便传來了老夫病逝的消息.按照习俗.这张居正应该即刻谢官归乡.为老父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在出入京师.继续统领内廷.不过这三年时间对于一个政客來说.实在是耽误不得.所以张居正便以“夺情”为由.向万历帝禀情.当时这件事情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瞬间便把张居正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用现代的一句话來解释就是.这张居正遇到了公关风波.

    张居正之事.多说无益.有兴趣者倒是可以自己去查一查.历史的生动之处就在于如此.可为不可为之间.总有精彩的故事能够娓娓道來.

    这许攸亦因为守孝之事.耽误了三年的时间.而三年之后.这袁绍已然对许攸其人生疏了不少.此刻竟然拿着剑锋.对着许攸的喉咙.而这一点.许攸从來沒有预料到.

    “若是能够拦住主公继续往代郡而去.某许攸愿意割掉头颅.”.许攸跪倒在地.眼神对着剑锋.似乎正在等着袁绍的动作.

    袁绍大怒道.“幽州已乱.河北亦在高飞觊觎之下.此刻若不主动攻击.我袁绍当效公孙瓒之下场.”.

    当时许攸立身而起.乃道.“主公此言差矣.某许攸三年之间虽未在朝堂之上.却并未孤陋寡闻.高飞此行.不图河北.暗图幽州.再以幽州为饵.擎等主公咬钩上当.代郡之内断然不可轻去.恐有伏兵.”.

    袁绍陡然收回手中之剑.“我有精兵五万.大将五员.安能中伏.况且田丰已然出计.两路分取幽州、代郡.必有一方得手.则高飞不足为惧也.”.

    许攸摇头.“主公糊涂.高飞敢一人深入幽州之内.继而杀公孙瓒夺城.岂是平庸之辈.田丰断然不能敌也.”.

    袁绍与这许攸一主一臣.倒是争执不休.不过这许攸始终三年不在袁绍的身边.此刻之间.袁绍显然信任田丰胜于许攸.所以不论许攸百般苦谏.这袁绍始终不听其言.

    许攸把立场后退一步.继续说道.“既然主公不肯收兵.许攸便请随军而行.”.

    袁绍念许攸乃是旧臣.虽有动怒.亦未仗剑杀人.而此时这许攸倒是松了口气.而袁绍便转怒为喜.“如此最好.”.

    当时许攸随行于袁绍左右.并着五万大军.开赴代郡之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这田丰身在上谷城中.亦有听闻河北之事.当即便怒道.“好你个许攸.竟然要坏我好事.”.

    其实这田丰与许攸两人倒是打了一个时差.当许攸为老母守孝而告假于袁绍的时候.这田丰才从冀州城里逃窜而出.所以这两人压根就沒有见过面.不过一朝为臣.同侍一君.田丰倒是对那许攸做过不少的打探.果不其然.文人相轻.这许攸刚出山便咬了田丰一口.

    好在主公袁绍并沒有轻信许攸.而田丰对幽州及河北两地做出的反应也很容易理解.袁绍出奇兵取代郡.而他田丰乃出奇策.取下幽州.

    所一千道一万.这田丰究竟有何打算.倒先卖个关子.而此刻单说右平城中.高飞及哥舒玲珑等人已然大胜.幽州之地渐平.而颇受战火所毁坏的右平城.也在众人的修葺之下.完好如初.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右平城虽然有此一劫.但是在公孙瓒的手里.始终跟在高飞手里不同.似乎这座城池更加的鲜活了.百废俱兴.一切从头.而土著的中原居民也开始和羌族及乌丸人慢慢的交融.倒是颇合高飞之心意.

    一个地区的稳定与否.关键看百姓之状态.若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谁会揭起一杆大旗去跟家人拼脑袋呢.究其汉室之颓废.开始于黄巾作乱.而这黄巾贼人.亦都是穷苦百姓.有先前之借鉴.高飞对于民生的建设.看的犹为重要.

    幽州大部分的事情已经平定了.公孙瓒已死.羌族与乌丸也和平共处.共治幽州.而高飞却沒有抽身的意思.对于高飞之如此.哥舒玲珑倒是欢喜的很.不过寻常人倒是都以为这高飞想要自己接手幽州.事实是如此吗.

    熊大王不以为如此.哥舒玲珑亦不以为如此.就连松赞干云也知道.这幽州之内的事情还远远沒有完事呢.

    当初高飞先杀公孙瓒.却故意放走公孙义.而且那公孙瓒把三千“白马义从”留在外城城外.亦被公孙义一起带走.逃至上谷城中.显然这公孙义不会善罢甘休.而袁绍亦不会坐视不理幽州之事.

    当时高飞坐在被改为“高大人府”的公孙瓒旧居之内.虽然有高飞佯装炸药之事.但是修葺一番之后.亦恢复如常.环境倒是别致的很.颇符合高飞之心意.显然这公孙瓒在幽州的时候.亦沒少贪图享受.

    房屋之外.阳光正好.高飞端坐在一把椅子上.似乎有所思虑.双目渐闭.而书房之中.似乎有脚步之声.未及高飞睁眼的时候.一个女人之声已然响起.“莫不如留在幽州之内.做个草头王也好.何必去争天下.”.

    说话之人正是哥舒玲珑.只见到她轻手轻脚的走进高飞之书房.而见得高飞似乎闭目养神.便停顿下來.有所注目.而就在此时.高飞已然睁开了双眼.而后便听到了哥舒玲珑的此番话语.

    其实高飞对哥舒玲珑之人.并无一点隐瞒.他的野心他的谋算.有个人去倾听也好.所以哥舒玲珑所说之话.也算是善意表露.而哥舒玲珑的心思.他高飞也不是不清楚.

    高飞笑道.“人生在世.身不由己.我高飞从來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所以我停不下來.”.

    哥舒玲珑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双手从身后擎出一只鸽子.给在了高飞的手里.说道.“这是你的东西.”.

    其实高飞身在幽州之内.并不是一点信息沒与外界联系.这只鸽子.便是高飞在右平城之中放出.往冀州而去.当时高飞给冀州去了一封鸽子信.乃询问许都之事.高飞身在外境.最担心的便是自己的劲敌曹操.

    时至今日.冀州之内才给高飞回了一封鸽子信.而高飞迫不及待的拆开來看.一目十行之后.神色不惊有点黯然.

    当时哥舒玲珑看的分明.乃问道.“难道冀州之内出事了.”.

    鸽子是古代常用的通信工具.由于鸽子特殊的生理构造.它对地形的辨识相当精准.可以代替人工.接送往來之信件.不过仰仗鸽子传信.还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毕竟动物的可靠性不比人类.所以常常会有失误发生.就在高飞以为这只鸽子可能上了别人的餐盘或者怎样之时.这鸽子竟然给高飞带來了一个坏消息.

    从鸽子的右腿之上.取下一个小纸条.乃是一行字迹.“曹操已破宛城张绣.不日即回归许都”.哥舒玲珑拿着这张纸条观摩.倒是沒有体会到什么坏消息.反问高飞道.“这是谁写的.”.

    高飞眉头微皱.“这是一个叫做郭嘉的人写的.这是他的字迹.看來幽州局势诡变.未必能如我算了.”.

    哥舒玲珑不解道.“这曹操回归许都.关乎幽州什么事情.”.

    高飞哑然而笑.“这算不上是一条坏消息.但总归是不太好.未曾想这个张绣竟然让我失望.”.

    高飞的话.哥舒玲珑是越发的听不懂.至于中原的局势.她也是不太清楚.不过这曹操的名号哥舒玲珑也略有耳闻.“难道那曹操便是右丞相曹孟德.”.

    高飞点头.继而说道.“曹操远征宛城张绣.我高飞兴兵讨伐袁绍.虽然同为一朝之臣.但是终究各怀心思.我不能让曹操先回许都.否则冀州危矣.”.

    哥舒玲珑听闻此话.倒是说道.“那高大哥岂不是应该即刻回冀州.”.

    高飞发笑.“事情远沒有那么简单.今日若不把幽州之事完毕.恐怕日后就沒有机会了.不单单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幽州决计不能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