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淳于琼有隙(第1/1页)教父三国
果然不出淳于琼所料.他的祸事很快就來了.代郡之内空无一人.而袁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亦吃惊不已.高飞的这点人马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怎么会说消失就凭空消失.这未免太诡异了一点吧.
当时淳于琼与韩猛等人回复袁绍.袁绍乃命令军马驻守代郡城内.以防止有诈.而当时许攸向袁绍谏道.“代郡之内.一夜间空空如也.足可以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许都之内确实生变.此时主公诚宜追之.必能取胜.”.
袁绍不以为意.“那华雄只身一人敢断后.定然是十足的准备.万一此乃是计.岂不是羊入虎口.”.
说句实话.许攸对于高飞的了解倒是不多.毕竟沒有交过手.很难准确的衡量对方的实力与谋算.不过人言可畏.皆说高飞厉害之处.想必盛名之下.绝无虚士.而根据许攸昨夜截获的那封信件.倒是沒有表露出撤兵回冀州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谋算.”.许攸亦在思虑之中.
不说空城之事.单说这四万人马如何能够悄无声息的撤走.倒也是一个问題.而在许攸入得代郡之内.方才恍然大悟.
代郡之内分左右城.左城大都是百姓居所.难以驻军.所以高飞的兵马应该在右城之中.而右城之外.乃有一条护城河.许攸见时.只见这右城边的城墙尽皆被拆毁.而衔接护城河的地方.早就被搭上了无数的浮板.而浮板之上.灰尘蔽天.显然有很多人在这上面走过.所以定然是高飞军马所为.而且许攸视察代郡之内.多是军中篷帐、火炊之具.可见这帮人在撤军的时候.匆忙急促的很.以至于很多辎重都沒有随身携带.这也是他们能够悄无声息的原因.
许攸陡然一笑.“走的这么急.那真的就是有大事发生了.放你们走掉也沒有任何的问題.只是曹操不会像袁绍这般仁慈.借刀杀人也并不为过.纵使你高飞能过的了袁绍这一关.还有曹操在后面等着呢.千万别笑的太早了.”.
许攸把一切都搞清楚的时候.便随着淳于琼等将军觐见主公袁绍.备言其中之事.
袁绍提到“华雄”二字的时候.脸色陡然难看起來.继而侧目对于淳于琼身上.突然大喝道.“淳于琼.你可知罪.”.
袁绍其人.色厉内荏.通常都是笑里藏刀的架势.这帮子家臣武将.亦沒有见到袁绍如此震怒之时.只见到那袁绍火气大盛.指着大将淳于琼.便唤來守卫兵士.似乎要杀淳于琼.
淳于琼跪倒在地.乃叩首说道.“主公明察.淳于琼并无罪过.”.
其实在代郡城前发生的事情.许攸亦有耳闻.不过他沒有想到.这袁绍会如此的大发雷霆.
袁绍怒喝道.“城门之前的好事.你还要抵赖吗.私放华雄不说.现在本大帅怀疑你私通高飞所部.设下这空城为计.意欲嗜主夺军.”.
听得这话.淳于琼已然惊恐万分.大叫道.“主公此言.乃是凭空之谈.是那华雄故意设下圈套.意以主公之手來杀淳于琼.还请主公明察.但得清白.必斩杀高飞以报恩义.”.
见得此种情景.与淳于琼一同为伍者.尽皆跪地求情.皆云.“淳于琼忠心于主公.怎会通敌.此乃离间之计也……”.
许攸亦跪身谏道.“主公三思.淳于将军跟在主公帐下已有数年光景.事必躬亲.战必上场.为主公驰骋河北之地.未曾一败.如何能够因为片面之词.便斩杀大将.如此岂不是让军中寒心.”.
袁绍略作思虑状.乃说道.“城前之事如何解释.但有半点妄言.定杀不赦.”.
淳于琼乃苦言道.“淳于琼确实与那华雄旧识.乃是同乡之人.在城门之前.淳于琼与那华雄一战.正待枪杀其人之时.这华雄以旧识相称.淳于琼方才省悟其事.念之同乡之谊.方才放其逃走.断然不知代郡之内的虚实.私放华雄之罪.淳于琼愿意领罪.但是通敌之事.断然无此.”.
许攸亦谏道.“此乃高飞借刀杀人之诡计也.先以淳于琼旧识华雄为饵.在城门之前设下一出苦肉计.再以主公疑心之事.怒杀淳于琼将军.其心狠毒.万望主公明鉴.切不可让高飞得逞.”.
跪在地上的淳于琼亦说道.“华雄设计害我.倘有再见华雄之日.必杀之.”.
袁绍怒火渐消.乃问许攸.“代郡之中乃是高飞主力.共计四万余人.五员大将.缘何会撤兵而走.”.
许攸眉头稍微舒展.乃说道.“臣已然说过了.许都生变.兵马不可在外.想必此时冀州之内的情况不会好过.许攸劝谏主公.即刻派遣一只军马.或许还能追上高飞所部.不必要胜之.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就好.高飞之祸事.便是主公之幸事.”.
其实之前许攸说了一大气.袁绍一点都沒有听见.当他得知淳于琼可能通敌之时.已然气炸了.这个时候却头脑清醒.以为许攸之话有理.乃问道.“谁人可领兵去追高飞所部.”.
这个时候.淳于琼乃请缨道.“淳于琼愿意将功折罪.去追高飞所部.定斩华雄.”.
袁绍颇有犹豫.如果这个淳于琼真的叛敌的话.此时若派兵出战.恐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了.所以袁绍还在犹豫.而此时许攸倒是谏道.“某以项上人头为淳于将军作保.如有差池.军法处置.”.
袁绍思虑再三.料得这淳于琼的家眷还在河北之内.应该不会带兵而逃.又加上许攸作保.便下令说道.“着前将军淳于琼领兵一万.追击高飞所部.辅之后将军韩猛.共计两万人.不得有误.”.
淳于琼与韩猛二人尽皆领命.提携军马便奔高飞所部而去.其实袁绍之所以还要派上一个韩猛.目的就是为了制约淳于琼.到时候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乱子.也好有收拾残局的人.
布置已定.代郡之中大平.袁绍便意欲坐镇代郡之内.静等淳于琼及韩猛二人的好消息.而许攸则不以为然.反谏于袁绍.“代郡之内虽然无事矣.但是恐上谷城中大事难定.还请主公班师回河北.以援救上谷城.”.
袁绍笑道.“上谷城中有田丰.大事可定.不必忧心.”.
许攸苦笑道.“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谈何不用忧心.就算是兵圣孙武亦不是沒有败绩.此番上谷城中.许攸料定田丰难胜.”.
袁绍大怒.“休要胡言乱语.你究竟有何根据乃说上谷城中必败.先前田丰已然于城中给我來信.说是已经困住高飞于上谷城下.须臾之间便可取下高飞头颅.”.
许攸不置可否.“且先等取下高飞头颅之时再说这般话语也未迟.”.
听闻许攸之话.袁绍亦开始在心中嘀咕.因为按照原本的计划.代郡之内的事情不会这么结束.而现在代郡已平.他袁绍的确沒有什么理由在留在代郡之中.所以返身回河北也未必不是一条好建议.
不过这许攸不给袁绍任何的台阶下.如果袁绍陡然下令回军.倒是显得颇沒有面子.所以袁绍略显迟疑之色.而许攸亦不是沒有头脑之人.最后一句苦谏道.“代郡之内简陋异常.还请主公返身回河北.以策万全.”.
这个时候.袁绍倒是作点头之状.“子远之言有理.明早班师回城.”.
许攸又谏道.“不如现在就动身.”.
即刻动身.对于袁绍似乎有点勉为其难.不过高飞此人诡计多端.倒是不能给其留下太多的时间.既然要回城援助上谷.那就得兵贵神速.“好.下达军令.即刻班师回河北.”.
袁绍的五万大军.已经去了两万人马.还剩军马三万.大将三员.浩浩荡荡的奔赴上谷城去.
却说在上谷城下的高飞众人.苦战于田丰的五行大阵之中.颜良及高览二人缠住高飞不放.而且斗兽困.胜利的天平已然偏见性的往田丰之处偏颇.
哥舒玲珑及松赞干云二人的状况更差.赤橙两军逼迫的紧.完全无脱身之法.而熊大王对决文丑等众.亦讨不到任何的便宜.虽然这文丑已然断了左臂.
当时田丰立在城墙之上大笑道.“今日上谷城下.便是你高飞的死地.我田丰念旧情.且给你高飞一个全尸吧.”.继而便是爽朗的笑声.
高飞战于城下.只见到颜良等人及七路军马竞相來厮杀.高飞倒是有条不紊的用龙渊剑抵挡.继而从怀中之处.陡然抽出一个物体.眼睛不视.斜射飞出.
一道寒光所至.已然飞于城墙之上.而站立于城墙之上的田丰见状.陡然身子一避.正好一见到一把匕首射中了城墙缝隙之中.那田丰虽有惊险之状.却笑声更甚.“你以为这样就能杀了我吗.”.
高飞亦朗声笑道.“这是你给我出的主意.只要杀了你.这五行大阵便可破解.不是吗.”.
须臾间.高飞已然翻身上了城墙之上.手中龙渊剑正好抵在田丰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