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流觞曲水(第1/1页)教父三国

    其实军中刘都尉.之所以会陡然闯入华雄的帐门.倒不是因为这刘都尉乃是为主帅高飞传话.说是要召见华雄将军.本來这件差事是郭嘉干的.只见到郭嘉晃到华雄帐外不远之处.便一直伫立不语.正好碰见刘都尉.那郭嘉眉眼一动.便叫住了刘都尉.

    刘都尉对郭嘉称是.便问道.“军师有事.”.

    郭嘉称笑.乃言.“适才主公欲召见军中的诸位将军.有大事相商.你且去唤华雄将军.奉孝倒还写别的事情需要去忙.”.

    都尉之职.乃食俸禄两千石.在军中仅次于将军、副将.按理來说.刘都尉的职位乃与郭嘉的军师之职.不相上下.所以刘都尉不应该听命于郭嘉.但是郭嘉此言既出.刘都尉倒是不好拒绝.便应声大允下來.岂不知就是郭嘉的这句话.要了刘都尉的性命.

    其实在汉末之时.军中少有军师这个说法.而正统的称谓乃是军师祭酒.从六品.官职微乎其微.只是比普通的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略微大一点而已.不过有识者.当然知晓这军中军师的重要之处.所以高飞便把军师单独列为官职.从三品.想來许褚等大将的将军头衔也不过就是从二品罢了.

    郭嘉见得刘都尉入得华雄大帐之时.便转身而去.口中倒是轻念道.“刘都尉莫怪.有你一死.免掉军中千万兵士.也算是值得.”.

    却说在高飞的主帅大帐里.高飞把话锋一转.便扬言命华雄亲自带兵上鸡岭山.华雄身子一颤.倒是说道.“华雄……领命.”.

    高飞把一切安排待定.便道.“明日卯时.华雄发兵.”.

    军令一下.诸位将军倒是纷纷退下.华雄其人.亦缓身离去.

    当时高飞乃对郭嘉说道.“先生此计可行.”.

    郭嘉倒是非常自信的说道.“主公且放心.鱼儿已下.鱼儿已近.即刻上钩.”.

    高飞听闻郭嘉之言.倒是似乎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华雄归于军帐之内.见到刘都尉的尸体已经处理完毕.完全看不出破绽.便对张三说道.“刘都尉的尸体呢.被藏到何处了.”.

    张三一直待在华雄的大帐之内.沒有出去.而张三听到华雄有此一问.便笑道.“将军请往这看.”.

    华雄顺着张三所指的方向.正见到地上.在张三的脚下之处.土壤有翻新的痕迹.便会意道.“你把刘都尉的尸体埋在这下面了.”.

    张三称是.便说道.“费了好大的功夫.不过再踩上几脚.便不会被人看出.”.

    华雄神色似乎不太好.却被张三一眼看出.便相问原因.而华雄倒是把在主公大帐之内的事情一一说了出來.张三闻言大喜道.“如此最好.正可以将计就计.”.

    华雄哑然.“此乃死计.如何将计就计.”.

    张三倒是说道.“将军糊涂.那高飞想要火烧鸡岭山.那我们便假意把火势做大.让这把火烧到彭城城下.到时候将军已然与彭城主力尽皆葬生火海.高飞必然不会怀疑.举大批兵马來攻彭城.到时候.臧霸将军只要在彭城之内.暗部疑兵.便等着高飞所部跳入瓮中.还会有他的好.”.

    华雄明白张三之意.“你是话到时候.我与臧霸将军的伏兵假意战于鸡岭山.等到山下放火的时候.我便与臧霸所部.奔到彭城之中.到时候假意身死.便可瞒天过海.”.

    张三称是.便附和道.“如此则高飞可败矣.”.

    华雄便道.“既然如此.你快快传信于臧霸将军.说是我明天便要上鸡岭山.”.

    张三笑道.“不劳将军忧心.张三自有办法.”.

    却说张三从华雄大帐的侧边走出.并沒有走正门.倒是避人耳目.而当时华雄亦走出营帐.对左右守帐的两个军士说道.“适才你们见到刘都尉來找本将军了吗.”.

    把两个兵士略有疑色.恍惚片刻.方才答道.“我等未见什么刘都尉.”.

    华雄笑意.“如此最好.”.

    话说两边.此时正值深秋之际.这徐州地界.却是阳光好的很.只见到正午的时候.高飞营内的兵士尽皆低头哈腰.似乎在躲避阳光.而张三一人.倒是无畏闲逛起來.

    营地之外.乃有一条小溪.水量不大.却是清澈见底.而高飞军中所饮用之水.尽皆取于此处.当时张三在闲逛之时.便假意提着一只木桶.到小溪边打水.

    昨夜之时.臧霸曾经言说于张三.说是休要再來彭城.防止被人盯上.而张三再想要与臧霸通信之时.只能用一种方法.

    鸡岭山之下.乃是一处鲜有人烟之地.若是用信鸽传信的话.未免有点秃子头上长虱子.太过于明显.而张三所用的方法.倒是别有一番新意.

    中国古时候有流觞曲水的典故.说的乃是王羲之与一班文友.在兰亭山上.附庸风雅.吟诗作文之事.当时这一干人等.便在兰亭山上凿开了一个水道.灌以流水流淌.蜿蜒曲折.一干文友各置一地.而在水流开始之处.乃放置一个酒杯.灌入清酒.这酒杯便在水流之下.沿着水道流淌.待到酒杯停在谁人面前.谁就要尽饮此杯.再赋诗一首.可谓是文人之趣.

    王羲之流觞曲水的故事.被记载在他的传世名作《兰亭序》里.虽然这王羲之生活的历史更在三国之后.不过这张三似乎更有先见之明.

    文人玩流觞曲水.俗人只能玩漂流瓶了.而这张三传送消息便用的是此法.只见张三四处张望.确定周围无人之时.方才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而袖口之后.更有一个小葫芦.

    小葫芦大概只有手掌大小.葫芦口处.有个盖子.张三把那葫芦口的盖子打开.便把那份信件装了进去.继而盖上盖子.确定沒有留下缝隙之后.张三随手一甩.便把那小葫芦扔在了溪水之中.而溪水流淌.一个眨眼的功夫.便把那小葫芦带走了.

    张三传信的方法其实并沒有多么巧妙.若是冠之以流觞曲水.实在勉强.不过这个张三如此传信.倒是得有个前提.这溪水之流能把张三的这个小葫芦待到彭城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高飞军营旁边的这条小溪.乃是从鸡岭山上发源而下.流过高飞军营.更往远处流淌.不过这条小溪倒是有个独特的地方.因为它的尽头就在鸡岭山后的彭城之内.

    却说此时在彭城之内.臧霸早就命令数人在入城的一条小河边张网.时时刻刻等待着张三的消息.

    一阵水流而过.小河里的网子便动弹一下.岸边的人闻声來见.正看到一只小葫芦.便捞起往臧霸将军处送去.

    时值未时.臧霸正在城中考虑如何对付高飞一众.正好见到有人送來一只小葫芦.当即一喜.便拆开小葫芦.取出其中之信.正是张三所写.

    臧霸看信之时.张三已然在信中把一切言明.什么华雄意欲诛杀高飞.又杀了军中一个都尉.最好他的一句终结就是.华雄其人.绝对可以信任.

    张三的聪明伶俐.臧霸是早就知道的.要不然他也不能把笼络华雄这么大的事情完全交给张三去做.而从张三反馈而來的信息看.华雄其人确实沒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一切都合乎情理.所以臧霸也对华雄打消了疑虑.而张三在信件之后.又把高飞的作战计划全盘说出.正合臧霸心意.

    臧霸确实是在鸡岭山上布下了伏兵.而且全是精锐之士.彭城之地的守军的确不够用來抵挡高飞之军马.不过有鸡岭山在前.臧霸倒是不用太担心.有鸡岭山这道天然屏障.完全可以抵挡住一时半刻.而这些时间.完全够用臧霸向吕布求兵.

    高飞攻打徐州的消息.确实是让吕布一惊.因为吕布与高飞其人.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他高飞犯不上举兵來犯.不过既然高飞已经下了战书.吕布沒有理由不接下.

    按照当时高飞的行军路线來看.吕布以为这高飞会先攻打徐州下邳成.所以吕布把大部精锐之士.已然布置在下邳城内.不想这高飞行军路线突变.既然转到彭城方向.而这一点.连陈宫都沒有料到.

    虽然说四百年前.彭城曾经有过一场大战.但那也是四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之势.彭城的确算不上是军事重镇.高飞沒有理由会先取彭城.而且彭城之前有鸡岭山之险.想要强攻.亦非易事.

    兵者诡道.便是指着其中道理.高飞攻打彭城需要什么理由吗.似乎不太需要.因为高飞想要做的就是.出乎意料.所以在郭嘉的建议之下.高飞改变路线.不攻下邳.而先取彭城.目的就是为了让吕布琢磨不透.先给徐州吕布來一个心里震慑.

    臧霸收回神思.似有思虑.陡然间.便如柳暗花明一般.似乎已然见到了高飞在彭城之下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