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国际列车(三)(第1/1页)工业之动力帝国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那个列车员口中庄严肃穆北疆国门明显不是一个吸引人景点,月台上众人看了几眼后纷纷走进二连浩特火车站候车室躲避草原上刺骨冷风。广告太多?有弹窗? 界面清,全站广告
跟随着人流走进候车室梁远同梁海平和一大群留学生天南海北胡扯着,梁远甚至通过那位去联邦德国学习文学男青年,认识了三个居住其他车厢做穿越欧亚大陆旅行瑞士老外,倒是梁远一口流利外语让众人惊奇不已。
没有psp,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平板电脑2世纪,等待是一件非常消耗耐心事情,国际列车换轨足足花费了四个半小时,当二连浩特候车大厅时钟指针指向零点时,候车室大喇叭才传来登车提示。
而此时文学眼镜男青年已经从文化、历史、科学、人种、制度、社会、艺术等数个方面表达了对自由世界向往,文学青年口中自由世界公平、正义、没有贪腐,特别没有让目前国人痛恨倒爷,太子党之类权势裙带,没有城市户口农村户口之别,每个人都得到尊重,都会享受到无比充分人身自由。
“你们知道吗,美国贫苦线标准是年收入334美元,个人收入少于这个数字政府就会发放大笔救济,假如换算成国内收入按北平民间汇率计算,相当于你月收入22块以下,政府就必须救济你。”文学男青年一脸向往总结着。
对于梁远来说,这种思想、话题或是这种人共和国迈入世纪之后比大白菜还要常见,早已习以为常,到是还怀着朴素爱国主义情操梁海平忍不住反驳了几句,可惜文化程度不高梁海平哪里会是这种文艺哲学青年对手。广告太多?有弹窗? 界面清,全站广告
文学青年只是随便拎出了几句林肯、孟德斯鸠之类人士格言。结合着发达国家事实就说得梁海平哑口无言,毕竟从外表上看,此时共和国扔这颗星球上比那些惨不忍睹国家强不到哪去,而时常出国梁海平对这种国力上落差是深有体会。
t3次国际列车再启动时已是下半夜一点,梁远跑到包厢沐浴间里冲了个热水澡。然后打开卧铺自带阅读灯翻出《简氏飞行器年鉴》打算看一会睡觉。
“小远也不帮着小叔说几句,我总感觉那个留学生说得有些不对劲。”梁海平看梁远没有睡觉打算,提起了刚刚话题。
“那位大哥说得很对啊,现国外本来就比我们强很多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是人之常情嘛。”梁远懒洋洋随口说道。
“你这个小混蛋还以为小叔听不懂英语是不是,你和你身边那个老外可不是这么说。”梁海平大笑着说道
“老外问你,中国人对国外看法都是这个样子么,你说不,他这种情况只是少数特例,类似于什么。有可能导致什么和什么功能受损,那几个词组小叔都没听明白,和小叔说说,那几个词组是什么意思。”梁海平好奇问道。
看着梁海平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架势,梁远轻轻叹了口气,插上书签把手中《简氏飞行器年鉴》放卧铺旁小桌上,然后笑着说道:“什么什么叫什么。那叫系统发展慢性妄想症,有可能导致判断和社会功能受损。”
“系统发展慢性妄想症?”梁海平重复了一遍梁远言语。
“这是什么病?”梁海平疑惑问道。^——全站广告-—欢迎访问^^
“系统发展慢性妄想症医学上被称为偏执狂,常见就是夸大、被害或对某种事物有着异常妄想,而且不伴有精神病常见幻觉或者分裂症样思维紊乱,这类人基本和正常人无异,因此医学界对这种现象到底是不是病症争论很厉害,短时期内还看不到结论。”梁远详细解释了一遍。
梁海平无语看着梁远,张了张嘴还是啥也可没说出来,自己这个侄子果然和常人不同,看待事物观点实是独特。不过梁海平对梁远这个解释到是满意很,是不是病先丢一边,起码梁海平自己亲身接触国外,和刚刚文学青年所描述自由世界差距就十分巨大,用偏执来解释还真是恰如其分。
半晌过后。梁海平才继续说道:“既然青年没有得病,小远也不认同那种观点,刚刚怎么不帮着小叔说说。”
“小叔,不是我不帮你说,而是根本没有办法沟通,对于那位文学大哥来说,他所有观点都是自洽,你要驳倒他就得帮他重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事情太艰巨了。”梁远苦着脸说道。
“哦?有这么困难?”梁海平兴致盎然问道。
“好吧,好吧,都被小叔弄精神了。”梁远翻出两个小丫头从北平准备好零食,咔咔吃了几片薯片才继续说道:“就拿那位大哥口中自由世界人民素质高尚来举例子说明吧。”
“小叔搞过243型电力机头,也知道我妈她们正打算把燃气轮机弄到机头上去,我想小叔应该体会到就算243型机头设计速度是16公里每小时,但我们真正想把速度提升到16公里每小时是一件多么困难事情了吧,钢铁强度,刹车性能,各部件温差位移,而我妈那个燃气轮机头麻烦,单单一个中冷回热设计看起来就像幻想一样。”
“我想这两个项目无论那个将来出现了突破,小叔都会由衷欢喜,同时也会感叹科研不易吧。”梁远看着梁海平问道。
梁海平点了点头说道:“小叔虽然念书不多,但科技和知识伟大还是能体会到,不过这个和自由世界人民素质有关系么?”
“虽然看起来没有但其实关系很大,刚刚那位文学大哥虽然也读了大学,看起来一副高素质人才模样,不过他知识是残缺,他对整个世界认知也是残缺。”梁远无奈叹了口气。
“哦?小远这是什么意思?”梁海平兴趣大起,自己这个侄子思维常常异于常人,不知道这是要冒出什么有趣言语。
“回到自由世界人民素质高这问题,小叔国外呆过,应该知道国外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记录早已普及联网,通过护照号码你可以计算机中查询护照持有人信用记录,而且信用记录不好人士国外根本寸步难行,而我们连简单身份证都是从去年开始普及,至于完善信用记录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去了。”
“残酷点说自由世界人民素质高,还不如说是自由世界违法违规成本太高,而完善信用记录是搭建高度发达计算机网路上,可是科技园搞芯片有多么费事小叔应该知道吧,十来个亿资金砸进去,除了无叶电风扇和空气净化器控制系统,小叔还看到啥了,从目前看短时间内构建国外发达国家那种计算机网络根本就是天文数字投资。”
“现问题出来了,我看来从来都是科学技术引领着人类社会进步,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作出足够大改变时,相应规则制度就会产生,书上把这个叫做生产关系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变。换句话说就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文化、制度等等自然而然会做出改变。”
“可是由于专业上原因,那位文学大哥极可能理解不了科学技术进步艰辛和不易,他看来火车越跑越,飞机越飞越高是件天经地义正常事情,正是缺少这种对科技发自内心敬畏,他就很难理解国外自由世界人民高素质背后,到底需要怎么样物质和科技来支撑,他掌握知识告诉他,自由世界人民素质高都是文化,历史,制度等等方面原因而不是其他。”
“从人类有文字以来历史来看,人文学科从来都是从过去历史中总结经验,根本没有引领未来时候,从原始社会起人类社会所有变革都是科学技术进步来推动,可惜是无数学习人文学科人士都认为,科学只能给人类力量,只有人文才能指引人类前进方向。”
“小叔,你说我俩一个是唯物,一个是唯心,有可能通过三言两语沟通达成共识么。”梁远扁着嘴巴说道。
梁远一番长篇大论下来还真把梁海平唬住了,思索了半天梁海平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紧张说道:“小远,集团不是决定资助陈树柏教授兴办中国实验大学了么,我看资料里实验大学也要开办人文学科,小远可得和陈教授说好,千万不要把学生培养成那个文学青年样子。”
梁远哈哈一笑说道:“小叔看到文科指是闻系吧,我和老苏他们强调过了,除了专业知识实验大学不分文理,基本物理、化学、生物、高等数学都是必修。”
梁海平哪知道,某人对后世某些媒体从业人员无知已经看不惯很久了,如今话语权手哪能不由着自己心意大改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