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旅途(第1/1页)王妃,快到碗里来
嘉州与淮州一江之隔,过了大江就是淮州地界,因担心马车一路颠簸李媪受不住,香香和阿土叔商量了一下,过江时索性就直接改走水路,乖船往上逆行一段路程,岔入另一条河流,船行半天一夜,第二天于晨雾缭绕中到达淮州丰阳城。
清心道长像长着狗鼻子,很容易就找到他们,领着往城里走。
大城市的繁华和富庶把阿土叔看呆了,李媪和大槐靠在马车窗边朝外看,香香其实也很想看,只是不好意思跟他们去挤。
马车在清心道长的指引下,穿过几条大街,拐进一条不算大但绝不冷清的街道,停在一个当街门户前面。
这是清心道长替香香祖孙三个找好的住处。
下车时,阿土叔抓住清心道长,很着急地问了个极幼稚的问题:
“这城里横七竖八那么多条街道,我都不认得路了,怎么回家啊?”
清心道长呵呵笑:“放心吧,到时我送你回去!”
李媪紧张过后,也看着阿土笑了:“这孩子,路在嘴边,不记得老话啦?”
阿土叔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
香香很满意清心道长找的住处,不大的房舍,上下两层,青砖与木板结构,上边搭楼住人,下边分前后两间,前边开铺面,后边隔间就是制作点心的地方了。
清心道长说这屋子原先也是租给一个做吃食的人家,只是那夫妻俩做的是各种炒货酸梅李子之类,后有事回乡去了,屋主贴出招租启示,他刚好经过,便揭了下来。
屋子后头有一个小小的四方院落,地下铺垫青砖,两株石榴树抽发嫩芽,沿墙脚边摆放的粗瓷盆里栽种着各样小花卉,一口石板围砌的水井边,两行短短的菜畦打理得整齐精致,李媪看到,高兴地笑了。
城里房屋造得紧凑,特别是街边门店,一家挨着一家,左邻右舍一家是杂货铺,一家只是居家不开门做生意,右边杂货铺想是家里人口多些,后院吵吵闹闹,鸡飞狗跳,左边这家院子里相对安静,有老妪唤猫咪的声音传来。
新家就在这里安下来了。
看着她们安顿下来,阿土叔就要离开丰阳城回家去,李媪擦拭着眼角送他,阿土叔也很难过,拉着李媪的手,答应得闲就来看望她,又叮嘱香香照顾好阿婆,有事一定要传信回乡!
清心道长和大槐一起将阿土叔送出丰阳城。
接下来的日子,香香在李媪帮助下把房屋整理好,开始筹备点心铺,请匠工重新装修店面之前,先租了个马车,带上李媪和大槐,花费两天时间在丰阳城里慢慢游走,一为熟悉地方环境,二为做行业调查,清心道长说过丰阳城内各大街都有点心铺,生意极好,她要亲眼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再来规划自己的风格。
各个店铺的点心都买了些来品尝,全在预料之中:这个朝代的糕点不论是味道还是式样,都不及她做出来的点心,从前世带来的糕点制作工艺手法,毫无疑问能让她在大唐朝自谋生路,不敢说大富,过一份小康生活是足足有余的!
香香把这些情况和李媪说了,李媪自是放宽心,十分高兴。
刚要拜请邻居帮助找匠工装店面,制作点心模具和各样必备用具,清心道长来了,跟香香说及另一件事,香香顿时陷入为难中。
往时清心道长去探看大槐,香香总会给他背走一布袋素点心,偶然有一次清心道长把点心分给几位道友品尝,道友齐声赞叹素点心做得精致美味,更有人一直记挂着这点心的味道,那人是京城附近沉香观的住持,经此处云游归去,近日给清心道长传来消息:沉香观两月后将有大法事,大富之人奉以千两黄金请观中道众设坛佑其先人安宁,沉香观除了邀请清心道长赴法会布道,还想请会做精致美味素点心的香香前往,专司供应素点心,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可得银百两……
一百两银子在富人眼里或许不算多,但对穷人来说就不同了,那可是大数目,也许开一年点心铺都赚不来。
香香有事是不瞒李媪的,李媪沉吟了一下,毅然道:“去吧!道家佛家都是扶弱行善的,不会哄骗人,这一百两银子,只要做完事就定能拿到,为何不要?”
香香说:“可是,此去京城,来回要四五个月,都在船上车上,怕阿婆您吃不消!”
“不怕,只要是跟着你们娘俩,阿婆身子骨都是好的!”
香香就去找房东,和房东商量,交够一年租金,但大半年内不住人,请房东不定时地去查看,因为里边放着祖孙三人的一些东西。
房租都押下了,房东自然没话说,和气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三月底,在清心道长安排下,祖孙三人坐上大船,北上京城。
两个月的旅途,清闲却并非无聊,香香在船上教儿子读书识字,认知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陪李媪说话解闷儿,船靠岸时带着一老一小上岸走走看看,赶一赶异乡集市,领略各地风土人情,老的高兴,小的兴奋,倒也其乐融融。
六月初到达京城,清心道长接了她们直接去往京城郊外三十里处的沉香观,说是道观已在紧密筹备法事,没空进城游玩了。
事实上清心道长是不想让香香知道一个消息,怕她伤心难过自悲自怜——她曾经的夫婿潘兆安鸿运当头,不但考取会元,还金殿题名,钦点为今科状元!
这辈子,她离诰命夫人只有一步之遥,生生错过了!
清心道长却并不为香香感到可惜,不想让她知道这事只是懒得去安慰她罢了,很多事情需要有个过程,他没有问过香香的生辰八字,但他深信,这是个福泽深厚的女子,她的好日子还没到来而已!
三月会试,四月殿试,喜报频频传回故乡,六月衣锦还乡奉旨拜祭祖先的潘兆安,前一刻还满面笑容向岸上送别的众人各各作揖告别,等船远离岸边,看不清岸上的人了,他才转身进入舱房内,一张脸顿时清冷如江水。
中状元的喜报传回去不久,他收到族弟的信,知道娘亲还是不管不顾,擅自作主把李香香休弃,他气得浑身发抖,临走前他还给娘磕过头的,对梁氏和刘氏千交待万交待,不要亏待香香,有事要及时告知于他……她们,存心的么?
他的娘,是太老了么?怎么没有了当年的精明?极简单的道理,他说了无数次,她就是不能明白!
放走香香,他不甘心,不能否认香香的珍贵,而如果香香因被休弃,生活无着落而生怨生恨,在外边散发出一些不好听的话,被不怀好意的人拿来作文章,他的前途还能顺利吗?
他的病好了,身体健壮起来,有赖他的娘,可非得在他心里种上一块心病,也是他的娘!
潘兆安闭上眼躺靠在榻上,感觉身心疲惫!
新科状元离京返乡祭祖,在京城也是个话题,沉香观是个与权贵富豪来往密切的道观,住在后侧院的香香和李媪很快知道了潘兆安的好消息,李媪暗自叹气,香香笑着安慰她:
“阿婆,不属于咱们的,咱们不稀罕!”
李媪放了心,点头笑道:“好孩子!就该这样想,咱们只要能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一家人都在一起,就够了!”
“正是这样!”
香香每天早早起来,嘱咐大槐听太婆的话,只在附近山门边走走玩玩就好,不要跑远,自己换上一套宽大的道袍,头发塞进巾帽里,去往后院点心房,领着十来个小道士做素点心。
她心里没少腹诽,这都什么好运数啊?遇着个老道,不但儿子成了小道士,老娘也变成女道士了!
这一场法事确实场面宏大,不愧为京城最大的富豪,不但挥斥千金请众道设坛布道,还遍请京中相熟的富贵人家前来观看,共享福礼,当然一切费用还是这位富豪出,果然是金钱如粪土啊,挥洒全不知心疼!
香香也算不枉此行,除了包管各式各样的素点心足够供应,她还兼顾厨房,教小道士做出几样精美的素菜,虽然味道不及自己做的纯正,好歹是拿得出手,又另得一份银子,还是一百两,乐死了!
曾经忍不住偷偷跟着小道士往前殿去观摩法会,只去一次就出状况,觉得自己还真是倒霉碍人眼,后来再不敢去了。
那天是明月那小鬼说今天来的尽是京城里的贵妇人,问她想不想去看?去的话就赶紧跟来。
她就去了,夹在一排十二个送点心的小道士中间,端着托盘,上边是才出笼松软喷香的素点心。才走到中院,不提防迎面而来三五个女子,年轻的衣饰华丽,中年的珠光宝气,女人天生爱看人脸还是怎么的,反正那几个女子闪身让道站在一旁,阅兵似地一一看着走过面前的小道士,香香心里发紧,赶紧低下头,却感觉来不及了,一位面容美丽眼神犀利的中年妇人牢牢盯住她,微张着嘴像要喊出什么话来,她吓得差点跌倒,要被人揪出来,验明她是女性,以此责怪沉香观做法事不够严肃,那她就是罪人了!
好在那贵妇人没喊出声,也没有下一步动作,就这么放过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