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对德宣战(三)(第1/1页)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五文学

    王振宇只好拿出一张纸和笔画道:“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对吗.我们把生产出來的产品卖给外国人.换取外汇的目的.还是要从他们手里购买产品满足我们的消费.对吗.所以.我们自身的消费能力也要提高.而发钱给老百姓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军队称为消费的主体.以此拉动产能.当国民能花钱的时候.我们的工业才不是畸形的.所以我的意见.所有的工业计划都要调整.我要在广州建设我的海军工业.要在内地建设我的陆军工业.然后以这些工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就业.并且通过工作获得更多的资金.然后轻工业才有发展的空间.要想办法让城里人都富起來.要想办法让农村的人也有钱.而如果现在做不到这一点.就让我们手下那帮该死的兵痞子先去努力消费.我的士兵要使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装备.拿着最好的待遇.装着最漂亮的制服.而这一切现在他妈的都得我來买单.该死.”王振宇粗略估计除了这重工业外.还有轻工业.铁路都需要自己掏钱.好不容易获得200亿华元的战争红利居然就这么轻松的分光了.

    不行.自己得让别人出点血.国家可不是我王振宇一个人的.说到这里王振宇第一个想起了的推翻清朝的第一功臣.盛宣怀.

    为什么是盛宣怀呢.因为王振宇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和盛宣怀还是很有些渊源的.当初王振宇卖掉军火的100万交给了叶祖文.而后叶祖文用这一百万提到了设备.买家就是盛宣怀管理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不过这家公司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虽然青年军控制了这个公司的资产.但是公司总部在上海的租界里.董事长是袁世凯时期委任的孙宝琦.盛宣怀虽然现在已经是快要歇菜了.但是他的四子依然是这个公司的副总.最要命的.这个公司的大股东还是日本人.历史上.盛宣怀这个废材愣是把赚钱的项目做成了大亏空.然后不断向日本人借钱补亏空.最后还不起钱了.这个借款也就变了投资.投鼠忌器.虽然王振宇拿下了武汉.连汉阳兵工厂也给他直接划到军事委员会名下了.但是却不敢动这个公司.历史上这个公司也是在抗战胜利后才被国民政府收回的.巨汗中

    不过王振宇对此也不是完全沒办法.他的招数很流氓.直接把你厂里的技术人员挖走.然后萍乡的煤给你卡住.大冶的铁也不挖了.这些劳工都调去马鞍山了.日本人还真沒见过这么流氓的招数.气得几次向北京的外交部抗议了.但是沒有.谁也管不着.日本人又沒有出兵收拾王振宇这个流氓军阀的计划.所以最后只能坐下來跟中华开发总公司的人谈判.用3亿华元的价格转让了这个公司的股权.

    本來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可现在的问題是王振宇突然觉得钱不够花了.那对不起.盛老爷子您也别躲在租界里面等分红了.该出钱出力了.

    最终王振宇通过刘鸿生以及杜月笙出面.以公开募股的形式在整个上海租界为中华开发总公司募集到了50亿华元的股本.占到了整个公司资本的10%.而实际上这个资本是有水分的.中华开发公司到目前为止都还沒到200亿呢.

    沒关系.随后王振宇绕过政府.直接下达的工业建设计划是及其庞大的.

    100亿的货币发行兑换红利.135亿的钢铁红利(这里面有45个亿是卢森堡人的.不过现在也在王振宇名下).25个亿战略物资红利共计是260亿华元被王振宇全部投入到了铁路和工业以及城市建设中去了.而劳工输出换來的5000万美金(7.5亿).和收回海关的6亿合计十三点五亿则划入公共财政.又国民大会去审议怎么花.但是不管怎么审议.王振宇说了.军队的薪水政府必须承担.不然这个钱他拿回來自己花.

    最终广州到來宾的铁路.泸阳到株洲的铁路.九江到南昌的铁路.南昌到株洲的铁路被通过了.而南昌到厦门的铁路则考虑到技术上的难度和战略价值不大被取消了.

    而工业计划更是大的吓死人.按照王振宇的要求.到民国十年(1921年).整个南方九省的钢铁年产量要从现在的120万吨提高的800万吨.要知道日本现在的钢铁产量也不过是200万吨啊.王振宇这是要大跃进了.当然并不是盲目扩大.要有技术和工人.而这需要列强的帮助.英法是指望不上了.王振宇已经让人跟美国方面接触了.相信这笔买卖伯利恒联合钢铁的那些抽着雪茄的大亨们在足够的利润面前会有兴趣的.而水泥的计划更大.不过这块可以民营.而后期引进化工.军工.造船.造飞机厂要花的钱更多.王振宇就沒打算浪费钱了.

    这个计划一出來就引來了国民政府高层的一片反对.王振宇是有苦自知.实际上不是他心急.是因为历史上到了1935年.中国的实际钢产量才五万吨.仅为日本的四十分之一.这样的状况如何和日本人为敌.更不要说钢产量后來达到日本五倍的苏联了.所以虽然他知道在这个国家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校.需要医院.甚至还有许多人需要一份食物.但是他毅然决定不自己的钞票狠狠的砸到重工业上來.哪怕是南方沒有北方更适合发展重工业的这个基本事实也阻扰不了王振宇的决心.

    大冶.马鞍山.石碌三个地方最终被确定为铁矿重点开采区.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将被送到这里采矿.而等王振宇平定西南后.还有一个攀枝花.

    钢铁相对还是比较好解决.真正的难題是军工业和化工业.这些东西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被西方牢牢的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换句话说.除了成品.其他的你花钱也买不到.想到到目前为止还是零的造船业和飞机制造业.王振宇就快崩溃了.

    还是得办法破局.王振宇下定了决心.然后伸手翻开军情部送來的文件.徐树铮正秘密接触日本新任驻华公使小番酉吉.而且在北京.北洋系开始鼓吹对德宣战了.

    中南海怀仁堂.大总统黎元洪召见国务总理熊希龄:“总理啊.最近都听说了吧.段祺瑞他们又开始鼓捣对德宣战了.”

    熊希龄点点头道:“他们在安福胡同搞了个什么俱乐部.凡是议员都被他们拉进去.金钱美色一个不缺啊.下这么大的血本.看样子他们是下了很大决心了.”

    黎元洪诧异的问道:“难道他们真的是要去欧洲和德国人打仗不成.”

    熊希龄摇摇头道:“就北洋现在这点家底.对付王振宇他们都不够.哪里会去欧洲那么远找德国人的不痛快.我看啊.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一旦同意对德宣战.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编练参战军.可以名正言顺的向日本人借钱.而这些款子武装起來的军队我估计不会有一个士兵被派往欧洲.而是会南下”

    黎元洪大惊:“他们还要打内战.冯华甫都让人打的十几万大军都全军覆沒了.他们还要打.不行.绝对不能再打内战了.我们两个必须阻止这个事情.”

    熊希龄摇摇头道:“总统.我们现在可是在北京.要说阻止无论如何是阻止不了的.逼急了我们自身的安全都成问題.我们只能想办法通过宣战后.在借款的问題上多拖延一下.南边的意思也是这样.不过他们是真的计划出兵去欧洲和德国人干的.”

    黎元洪更加惊讶道:“他王振宇就不怕大军远征后.后院失火.”

    熊希龄摇摇头道:“这小子不比当年了.现在我也看不清楚他了.不过南边章先生有消息过來.说是九省现在是军政统一.土地改革.马上又要大规模搞建设.照这个样子下去.估计再过个二年.谁统一谁还真不好说.”

    黎元洪看了一下远处的故宫后摇头叹息道:“秉三啊.我怎么觉得我们都老了.这个时代实在是变化的太快了”

    北海湖边.一对年轻的男女正坐在那儿窃窃私语.

    “我父亲死了.哥哥们都在闹腾着分家.也许很快我就和母亲一起搬去天津了.”袁静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大胆.和一个还不算很熟悉男子说自己家的事情.想想脸又红了.又悄悄问了一句:“振鹏哥哥.你还沒说你的情况呢.”

    王振鹏挠挠头道:“我是湖南人.民国元年考进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最初的目的是因为我有一个哥哥也是军人.而且混的比我出色多了.可我小时候比他要聪明啊.所以我不服气就考了军校.结果毕业后就分配到了第十五师.才知道军队不是那么好混的.什么样的风气都有.几个月前我们被调南下去镇压护国军.结果到了徐州我们就不动了.然后战争就结束了.我们又莫名其妙的撤了回來.再然后我就遇见了你.心都醉了.”

    “讨厌.花言巧语”

    “我说的是真的.静雪妹妹.我发誓.”

    “讨厌.谁让你发誓了.不和你玩了.呵呵”袁静雪站起來就小跑看了.然后一边跑还一边对王振鹏笑.

    而王振鹏迟疑了一下.也就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