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北方大战(五)(第1/1页)回到民国当大帅

    奉军针对长辛店的第八次冲锋被直军用刺刀赶了下來之后.奉命督战的日本人本庄繁大佐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了:“八嘎.都是一群饭桶.”

    负责攻击长辛店的是奉军李景林旅.此刻这位旅长就站在本庄繁大佐的身边.脸色气的青一阵白一阵.总之十分不好看.但是毕竟是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打的太臭了.他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了.

    本庄繁似乎也不在乎自己身边这个中国将军的态度.他很直截了当的就下达了命令:“通知荒木君.该他出场了.让他动作利索点.让我们的中国朋友看看皇军的战斗力.”

    李景林听到这话无比惊讶的抬起头來看着本庄繁这个小个子.然后又看看对面的直军阵地.心中一种说不出來的滋味涌上心头.

    日军参加中国内战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大秘密.有文字记录的比如郭松龄和张作霖之间的巨流河之战.日本关东军就直接出动了军队配合奉军作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奉军的胜利.

    不过人日本人在这个时候也还是讲国际法的.他们的士兵不会穿着自己的军装出场的.而是要换上奉军的军服.不过战斗的时候还是要板载板载的乱喊的.

    其实对于直军的战斗力.日军也存在一个低估的情况.因为去年的护国战争中.以直军的主体的北洋军表现十分的糟糕.几乎让南支那的叛军打了一个全军覆沒.这就使得日本陆军本部对于直军的战斗力出现了严重低估的状况.甚至一度认为其还不如皖系军队.所以也才有了放弃该部.任由段祺瑞政府对其实施吞并的策略.现在做出这个判断的相关责任人已经被军部勒令切腹了.因为他的误判导致整个军部大陆政策的被动.

    段祺瑞的军队原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进攻南支那了.可实际的情况是.他们不但遭到了直军的挑战.而且在一周不到的时间内.让直军以少胜多.打了一个全军覆沒.

    所以沒等奉军出场.日本军部就绕过内阁.密令关东军抽调一个加强联队.由荒木贞夫担任联队长跟随奉军一起入关.

    这个荒木贞夫是陆大19期首席毕业.俄国问題专家.美仪表.擅演讲、剑道.有有胡子龙王之称.他的组织能力和真崎甚三郎的思想使他俩并列为皇道派领袖.他的名言:“物资不足.我们并不介意.皇道精神加三千万竹枪.列强不在话下.”

    而督战的本庄繁也是陆大毕业.和荒木贞夫年纪相当.时任参谋本部支那课课长.这次奉军入关.有满蒙通之称的本庄繁被派到了最前线.负责协调工作.

    荒木联队就是本庄繁要协调的对象.而在奉军攻击迟迟无法得手的情况下.本庄繁十分大胆的决定要投入皇军了.

    这个命令让荒木联队上下都兴奋不已.为天皇陛下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由于后世抗日片的误导.大家对于日本人的攻击方式停留在了一窝蜂蛮干的印象中.实际上日本陆军确实有这个做法.不过那往往是快要死了.玩玉碎攻击的打法.实际上日军在进攻中还是很有章法的.很讲究配合和隐蔽推进.他们往往会以班为单位.在军曹的带领下协同作战.他们并不强调攻击速度.他们会缓缓的向攻击目标迂回.在合适的位置上发起致命一击.他们的作战特点简单來说就是狠.一旦发起攻击.就会毫不犹豫全力以赴.当然乃木希典式的人物在日本军队也是不少的.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自己的荣誉和升迁放在了第一位.沒有把普通日本士兵和自己的生命当回事.这种思想是惊人的.是愚蠢的.

    身为后來日本皇道派的领袖人物的荒木贞夫自然不是蠢货.虽然他鼓吹所谓三千万把竹枪征服世界.但是那实际上是鼓动口号.估计他自己一个字都不信.

    荒木联队是从一个标准的挽马制师团联队.毕竟这次出兵代表的是大日本帝国的面子.不容有失.所有关东军方面对这个联队还是很重视的.整个步兵联队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速射炮中队(四门37mm速射炮).在火力上还是十分凶悍的.一般來说.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 1个观察班. 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排(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排(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 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而关东军在这个基础上还给荒木联队增加了一个骑兵大队.使得整个联队达到了五千人的规模.差不多一个常备旅团的标准了.

    这也使得荒木贞夫这个联队长变得无比自信起來.手握这样的实力.自然要比自己的那些前辈要做的好了.

    攻击的命令一送來.整个联队上下都兴奋不已.但是大家毕竟还是正规军人.自然是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喧哗.不准交谈.尽量少说话.都在默默的检查自己的装备.做着进攻前的准备.这些正规的军人对于死亡毫不畏惧.因为死后就可以进入靖国神社成神了.

    “九段坂见”这是日本军官在互相赠言以激烈彼此的斗志.九段坂是靖国神社所在

    守卫在长辛店是吴佩孚手下头号悍将彭寿莘.素以骁勇善战和为人刚正闻名军中,人称“刺儿彭”.当时军需部门克扣军饷、拖欠供应是平常事.唯对彭部不敢拖欠.彭寿莘时任第三师补充第一旅旅长.他是山东平度人.此人喜欢提拔同乡后进.所以平度人大多愿意投在他麾下.所以补充第一旅七千人马中有四千山东子弟兵.这些山东汉子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彭寿莘也是视如骨干.这四千人单独编了二个团.训练严苛.待遇从优.这次长辛店之战打到现在.彭寿莘依然拿着这二个团沒有投入战斗.这是他压箱底的货.不到最后时刻是绝不会投入的.历史上这四千子弟兵最后的结局是成建制战死在山海关九门口.上演了历史上的直系最为悲壮的一幕.

    长辛店的守军主要是彭寿莘的补充第一旅和董政国的补充第二旅.奉军的攻势凶猛.第一旅和第二旅都是以山东兵为主的.彭寿莘和董政国都是山东老乡.因为所带的部队都是新组建的.所以并沒有跟着吴师长去攻击卢沟桥.而是奉命在长辛店死守.两个人把旅部放在了长辛店火车站里.一來是参谋军官不够用.二來两个人私交确实不错.

    不过好在奉军虽然看起來凶猛.真打起來却厉害的有限.反正看着热闹.阵地也沒丢几块.

    但是风云突变.正当彭寿莘和董政国两个人打算撤回旅部休息的时候.突然奉军又发起了一场攻击.

    彭寿莘是个行家.停步瞄了一眼就暗叫不好.这批奉军和前几批完全不一样.攻击队形散的比较开.但是看得出有明显的配合.最为恐怖的事情是他们的火力支援力度.直军在一线的十几个重机枪阵地在奉军之前的几次攻击中都平安无事.但是在这一波次的攻击中居然被这股子奉军轻而易举的给敲掉了.

    这下子彭寿莘立刻看出不对了.尼玛.这股子人马会是奉军.奉军要是有这个水准.咱们这里早就被打下了.

    董政国似乎也看出问題了:“子耕兄.我怎么觉得这些奉军怎么有点像日本人啊.他们端刺刀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民国三年那会小日本进山东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彭寿莘听到董政国的话.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看了看远方:“嗯.老董你不说我还沒注意到.你这么一提醒.我还真看出点什么來了.我说这帮东北忽悠怎么一下子都成小矮子了.合着全是他们的日本干爹啊.”

    董政国冷哼了一声道:“子耕兄啊.你还记得吗.咱们当年跟着曹大帅进驻新民府的时候见张作霖那小子的时候.张作霖那混蛋见人就嚷嚷什么走遍全中国就咱们东北的爷们最纯最仗义.妈的.全都是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这帮纯爷们就是小日本的狗.”

    彭寿莘自然是记得这段忘事的.自己这位老同想当初在东北沒少吃东北人的亏.从喝酒到赌钱.董政国全都吃了亏.他要能念东北人的好才奇了怪了.

    但是彭寿莘可沒心情劝说这位同乡.因为身为平度人的他对小日本是恨到骨头里了.一战爆发后.日本人借着进攻青岛德国人的机会.在山东一带烧杀抢掠.彭寿莘的好几个族中亲人都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想到这里.彭寿莘的五指就不自觉捏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