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臣去(第1/1页)仙之极道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只见那皇榜之上书:皇帝陛下龙体危急.天下能人异士若有良方可医.朝廷便赏金万两作为酬劳.兴隆五百四十三年六月初一.兴隆是大唐皇帝李国昌的年号.此皇榜贴在此地已有五日.却无人敢揭下.在贤宇想來也不会有什么人敢揭皇榜.李国昌身怀王道之气.王道之气虽远远不如皇道之气.但说起來也是世间少有灵气之精华.可保李国昌无病无灾.凡人百姓见了此事定然不敢鲁莽行事.纵然真有几个妙手郎中想必也不愿与皇家有什么瓜葛.
笑话.给皇帝治病医的好自然万事大吉.医不好那可是要 掉脑袋灭九族的.至于修行之人更不会管这些闲事.并非修行之人无慈悲心肠.只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轮回之道并非修行之人能随意左右的.莫说是修行之人.即便是天上真仙也无那么大的胆子.
贤宇沉默了一阵对诸人道:“看來李国昌是大限到了.本宫要去见其最后一面”
大唐皇朝皇宫内院一座大殿之内.数个身穿官服头发斑白的老者跪在地上.前方是一张宽大的床.床上躺着一位看起來七八十岁的老者.其身旁还跪着一位青年.面上满是悲痛之色.只听跪在地上的那些老者中的一人小心翼翼道:“臣等医术不精.还望陛下恕罪啊.”
床上躺着的老者咳嗽了两声缓缓道:“不怨你们.朕的大限将至.即便是大罗神仙也是回天乏术.尔等都已尽心尽力.无需自责了.咳咳咳……咳咳咳……”
床边的青年悲伤道:“父皇您莫要多言了.多多歇息才是啊.”说罢其转过头去对那些跪在地上的太医沉声道:“皇榜已张贴数日.怎地到此刻还无人揭榜.”其话语中满是焦急.
那躺在床上的正是大唐皇朝的皇帝李国昌.青年却是大唐太子李俊卿.李国昌听了李俊卿之言却是无奈的笑了笑道:“皇儿啊.你何时也学会自欺欺人了.父皇身怀王道之气.原本寿元就比寻常百姓多了数百年.如今大限已到本就药石无灵.至于那皇榜.呵呵……咳咳咳……那皇榜你真以为有什么人会揭吗.皇家之事百姓是不愿碰的.毕竟自家的小命要紧.”
李俊卿闻言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大殿中传來了一个爽朗的声音:“唐皇倒是看的透啊.”
李家父子闻言身子皆是一震.李俊卿转身对那些太医吩咐道:“尔等先退下去吧.本宫与皇上有些话要说.”那些太医闻言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片刻后大殿中就只剩下李家父子.
李国昌吃力的从龙床之上下來.李俊卿却是将大殿的门关上.父子二人齐齐的跪在地上恭敬道:“臣等恭迎太子殿下.”两人话音未落屋子中便多出了两人.一男一女犹若仙人.
这两人自然就是贤宇与东方倾舞了.贤宇见二人跪在地上便笑了笑道:“唐皇如今还在病中无需多礼.李公子也快快请起吧.”说罢其手随意一挥.两人便被一团金光托起.见两人起身贤宇走过去扶住了李国昌将其扶到床边道:“你且安心躺着.本宫只是來看看你.”
李国昌闻言却是一脸惶恐的说道:“这怎么使得.殿下在此臣怎敢造次……”还沒等其说完身子却已躺了下去.贤宇还给李国昌盖好了被子.这让李国昌面上满是受宠若惊之色.
李国昌躺下后贤宇便叹了口气道:“唐皇.本宫今日來此是为你送行的.你自家的身子自家想必清楚的很.虽说王道之气也是世间少有的灵气.但终究不能与天地同存.你已在世将近六百余年.皇道之气也该枯竭了.本宫方才看过.今日便是你羽化之时.你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贤宇的语气很是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李俊卿闻言脸色却变的苍白.
李俊卿扑通一声再次跪在了地上对贤宇道:“殿下.看在我李家忠心耿耿的份上臣恳请殿下救救我爹.殿下.:其说话间面上已流满了泪水.模样颇为悲切.贤宇看了心中又一叹.
只听贤宇道:“本宫是有法子逆天而行保住你爹的性命.但最多也不过一年而已.:其说到此处转头看了看李国昌道:“这要看唐皇的意思.唐皇若是对这世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本宫可替你向天借來一年光阴.在这一年之内你与凡人沒什么两样.不过一年后的今日你还是会羽化.”李国昌闻言面上却显出一丝坦然的笑容对贤宇摇了摇头拒绝了贤宇的好意.
李俊卿见此刚想说些什么李国昌却摆了摆手制止了其开口.而后叹了口气道:“儿啊.你难道还看不透生死吗.为夫已在世六百余年.如今是该去的时候了.即便多活个一年半载又有何用.”其说罢转头看了看贤宇接着道:“殿下今日能到此处怕是天意使然.既然如此臣有一事要对天下说.”其面上忽然多出了几分神采.贤宇看在眼中心中又是一沉.
其知晓李国昌如今的情景便是将要羽化.便点了点头道:“唐皇有事尽管开口.本宫洗耳恭听.”贤宇心中已有了计较.李家对逍遥皇朝忠心耿耿.如今其定然会满足一切所求.
只听李国昌淡淡道:“臣之将死唯一放不下的还是大唐皇朝.臣想请殿下派逍遥皇朝兵马來此.将大唐收回.从此世上再不会有大唐皇朝.臣只这一个心愿.恳请殿下恩准.”
贤宇闻言却笑了笑道:“此事不急.本宫与皇上还未打算此刻收复山河.你去之后可将皇位传给李公子.李公子是个人才.让他管管这一方百姓也是好的.至于其他日后再说.”
李国昌闻言面上却显出一丝焦急之色道:“殿下.臣去之后正好是逍遥皇朝收回疆土的一个大好时机.殿下可悄悄让兵马到此.以殿下的能耐多半不难.若殿下如此做臣死之后其他三国必定心起贪念.到了那时恐怕又免不了一场战火.难道殿下忍心让百姓再入水火.”贤宇闻言眉头却是深深皱了起來.其听了李国昌之言也觉得很有道理.若按李国昌的法子将逍遥皇朝兵马悄悄送到此地.而后派你得力之人到此地管辖.大唐一旦被逍遥皇朝收复.那大周也就成了瓮中之鳖.前后夹击之下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自然.对不对大周发兵那是两说的事情.若大周识趣贤宇自然不会为难他.若是不然那就只好两其一并收拾了.
思索了一阵后贤宇点了点头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本宫就照你的意思去办.”
李国昌闻言面上显出一丝喜色.其转头对李俊卿吩咐道:“你去将四大将近叫來.”李俊卿闻言自然不敢有丝毫违背当即应了一声便快步走出了大殿.沒多少工夫便带着四人返回.
这四人皆是一身铠甲.人人身上都有一股彪悍之气.四人跪下对床榻上的李国昌恭敬道:“臣等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可四人话还未说完就被李国昌拦住了.
李国昌指了指贤宇对四人道:“这才是你们真正的主子.”四人闻言都朝贤宇看了过去.只听李国昌接着道:“还愣着做什么.此乃贤宇太子.还不快快拜见.难不成忘了礼数.”
四人闻听李国昌之言互望了一眼而后齐齐跪向了贤宇恭敬道:“臣等不知太子千岁驾到.还望殿下恕罪.”说罢四人便将头深深的埋在地上不再看贤宇一眼.一副惶恐模样.
只听李国昌接着对贤宇道:“这四人是大唐四方的将军.大唐四方兵马尽数在他四人手中.臣已将圣祖皇帝当年与天帝所说之言原本的告知他四人.故而他四人不敢有什么其他心思.殿下放心.”李国昌显得越发微弱.好似有限喘不过气來.说气话來很是吃力.
贤宇见此连忙道:“李卿家安排的十分周详.本宫替皇上谢过卿家了.”贤宇知晓李国昌此生自认是逍遥皇朝的臣子.故而在其弥留之际以卿家称之.果然.李国昌闻言面上显出一丝笑意來.那丝笑意中有些许的解脱之意.或许这数百年來其活的很累吧.
只听李国昌对贤宇道:“殿下.臣此生忠于逍遥皇朝.昔年受圣上之脱假意叛变.今日终于恢复了臣子之身.如此臣去的也可安心一些.”其又看了李俊卿一眼接着道:“还望殿下看在臣忠心的份上善待臣的两个孩儿.臣……臣便……含笑九泉……”说罢其双目便缓缓闭上了.如此掌管天下五国之一的李国昌.大唐皇朝的一国之君.逍遥皇朝的忠臣去了.
李俊卿见此情景先是一愣.而后便发出一声悲呼來:“父皇”
贤宇深深的吸了口气.而后淡淡的说了一句:“忠臣.百姓不会忘记.皇上与本宫更不会忘记.节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