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办学(第1/1页)仙之极道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定城是大殷皇朝北部的一座城池.此城并不很大.但也绝算不上小.想必逍遥皇朝的城池.此城也算的上一座中等城池了.只是在此方天地间其却显得不太起眼.此城的北边是一处竹林.二十年前密林中忽然多出了许多竹屋.这些竹屋据说是一群书生所建.一位老学者在此处办起了学堂.从那时起原本寂静的竹林中便会偶而传出读书之声.听起來极为悠远.还夹杂着一丝丝神秘的气息.城中的百姓得知竹林深处有一私塾都很是好奇.有的穷人家上不起学堂的孩童便常常进入竹林.为的便是听听那圣人之言.受些圣人之教化.更让人惊奇的是那位开私塾的老先生居然分文不取收了两个穷人家的孩童做学生.此事传出城中许多穷人纷纷进入密林送自家的孩子去念书.哪知那老先生居然來者不拒.统统收为学生.
此刻竹林中再次传出了朗朗的诵读之音.循声而去可见那竹林深处隐约可见一片房舍.房舍被一层薄薄的烟雾.宛若仙家福地一般.在这些竹屋的正中央有一座颇为广大的竹屋.诵读之声便是从其内传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正坐之上.其身旁站着一名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女子.这女子生的极为美丽.清纯中透着一股成熟的风韵.正坐之前.台阶之下是一排排的桌案.桌案之后坐着的是一个个身穿白色长袍的书生.甚至还有女子.
那老者眯着双眼看起來好似在打瞌睡.此时下方一名书生恭敬道:“先生.圣人与凡人有何区别.”此言一出诸人都看向了那老者.老者慢慢的睁开双眼.目光中满是柔和.
只听老者道:“圣人与凡人无丝毫差别.圣人是凡人封.说起來比凡人更加之平凡.”
此言一出下方诸人一片哗然.原本在他们心中圣人是至高无上的.是比皇帝还尊贵的存在.可是如今先生却告知他们说圣人连凡人都不如.这让下方这些书生心中很是惊愕.老者看着自家的这群学生淡淡的道:“圣人之父母乃是凡人.圣人即便再有智慧也要孝敬父母.跪拜父母.圣人的智慧來自凡人.凡人是圣人的先生.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非自身有多么尊贵.只是因其身凝聚了太多凡人的智慧.因此.所谓的圣人也只是凡人中最杰出之人罢了.”老者那淡然的话语声传遍了整个竹屋.原本嘈杂的房舍慢慢的安静了下來.书生们不再喧哗.而是聚精会神的听先生讲课.虽说这些书生很尊崇先生口中从未见过的圣人.但却更加尊崇面前的这位白发苍苍有着一丝飘逸之气的老者.渐渐的.书生们想到圣人就会想到先生.
老者话落.又一人开口提问.此人是个较小的女子.只见其先对着贤宇躬身一礼.而后柔声道:“先生.您总对我等学子说您的教诲是圣人之言.那什么样的人才算的上是圣人吗.当今世上有圣人吗.”此言一出又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之心.一个个等着听先生的教诲.
老者闻言捋了捋额下洁白长须淡淡的道:“当你见到路边的乞丐之时你会上前给其一些银两.当你父母不适之时你会衣不解带的侍候.当你朋友有难之时你会尽自家所能相帮.当国家有难之时你有勇气战死沙场.能做到这些的人.都算的上是君子.能将这些做的更好的人便是圣人.这世上的谁都可成为圣人.即便是拿胸无点墨之白丁.只要其懂得忠孝仁义.那便是圣人.反过來说.满腹经纶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样的只能算是个小人.圣人小人只在一念思量.究竟如何还要看个人心中所想.”老者说到此处打了哈欠.而后道:“好了.今日就将到这里.尔等散了吧.”其身旁那女子闻言小心翼翼的搀扶起老者.朝门外走去.那些书生却无人动弹.等到老者与女子的身影消失在竹屋之中.这些学子才纷纷离去.这些学子大部分都住在定城中.只有七十二人住在林中竹屋之中.这七十二人同样是老者的学生.但这七十二却与那些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学的同样是儒学.但却并非这世间所流传之儒学.这七十二人所学.在此方天地间只有那老者懂得.那老者并非凡人.正是带着那些书生与归凡.蕊儿四处游历的贤宇.三十年前贤宇带着诸人到了定城外的这片竹林中.便在此处住了下來.这一住便是二十年.二十年來贤宇收了不少弟子.到如今其的嫡传弟子已有七十二人.
此刻贤宇正站在一处三层竹楼的最顶端.遥望着远处的竹海.其目中满是思索之色.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忧愁.到如今其來到此方天地已有将近三百年.却依然沒有要回逍遥皇朝之迹象.对此贤宇已不再执着.只是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偶尔还会使得其有些伤感.就在此时一个娇柔动听的话语响起:“爷爷.这里风大.回房歇息去吧.”贤宇闻言目中再次恢复了平静.其转头看去.在其面前的正是拿个风韵迷人的女子.这女子正是蕊儿.如今其已长成了个大姑娘了.跟随贤宇将近三十年.其早已将贤宇当做是自家的至亲之人.即便是其的父母也抵不过爷爷在其心中的分量.父母对其有生养之恩.贤宇对其却有活命再造之恩德.
贤宇笑了笑道:“丫头.你多少知晓一些爷爷的底细.怎地还将爷爷当做寻常的老人.”贤宇身份非凡.此点其身边最亲密的七十二弟子与蕊儿.归凡心中多少都清楚一些.虽说如此但诸人从未询问过贤宇.跟在贤宇身边的人自然都是人中俊杰.他们深深的知晓.贤宇这样的高人如此做自然有如此做的理由.该说之时其自会言明.若不想让他人知晓其断然是不会说的.其实贤宇倒不是有意要隐瞒自家之身份.只是在其看來实在沒什么可说的.
蕊儿闻听贤宇之言抱着贤宇的一条胳膊柔声道:“孙女知晓爷爷乃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但即便如此孙女也要做好自家该做之事.若因爷爷身怀法力也不闻不问爷爷的身子.那孙女实在不配呆在爷爷身边.当年爷爷救下孙女.孙女就已发过誓.此生好好好侍候爷爷左右.”
贤宇闻听此言再次哈哈一笑抚摸着蕊儿的头怜爱的道:“好好好.我们家蕊儿真孝顺.”
就在二人说话之时身后传來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只听一个声音道:“先生.我回來了.”
贤宇定眼看去.却见一身穿白衣的男子正朝其走近.其男子生的极为俊秀.一双虎目如日月一般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归凡.此刻的归凡早已非当年那个被自家亲哥哥追杀的四处逃亡之人.其如今是贤宇的大弟子.贤宇儒家之学的继承人之一.此刻的他心中早已沒了仇恨.有的只是对儒家之学的向往.有的只是对贤宇那深深的敬意.贤宇对其点了点头道:“归凡啊.去定城采购日常所需还顺利吗.该给的银两可都给了吗.”
提到此事归凡忍不住苦笑起來:“师尊.您每次都让弟子如数给给那些卖家银两.可那些卖家却怎么也不肯收啊.师尊您是知晓的.这定城中有不少商人的孩子都是师尊您的学生.卖肉的.卖米的.卖布的.卖油的.可说那定城里只要是做买卖的.自家的孩子多半都在师尊您的座下受教.而且您还从不收取银两.不但如此.这二十年來您教出的弟子中有两个状元.五个榜眼.十六个探花.这可都是凡尘中数一数二的大人物.有三人如今在朝廷做大官.这三人之中甚至有一人成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宰相.剩余两人.也都是二品大员.那些榜眼探花们.也纷纷在朝廷身居要职.因此这二十年來即便是城中富有人家都将孩子送到咱们这里來.其中两个还是县太爷家的公子.您说说.这城中有谁敢收您的银两.那些人别说是收您的银两.即便都想给您送银子了.”其说到此处面上虽说是苦笑不已.心中对贤宇的敬意已达到了顶点.说句实在话.如今的大殷皇朝.除了皇帝老爷之外其余的能臣都是贤宇的弟子.如今的逍遥皇朝与其说是皇帝的朝廷.还不如说是贤宇的朝廷.这东圣浩土与其说是皇帝的皇土.倒不如说是贤宇的国土.面对如此的能人.归凡实在不敢有丝毫不敬.
贤宇闻听此言面上也泛起一丝苦笑.只听其叹了气道:“老夫最不喜欢欠人家的钱.但既然人家不肯收老夫也不能强迫人家.罢了.今后买东西之时你该付钱就付钱.若是他们不收也无需面前.左右我等日常所需比寻常人少上许多.最多也就是嘴馋之时弄些吃的罢了.”说到此处贤宇话锋一转接着道:“对了.你们这些日子修行可有进展.为师的教你等的功法可都熟练了吗.”贤宇说话间目中精光一闪.归凡下一刻便发觉自家被一股柔和之力包裹.
归凡连忙恭敬道:“启禀师尊.弟子与诸位师弟无一人懈怠.绝不敢辜负了师尊的传法之恩.”其深知贤宇的性子.平日里性子极为温和的贤宇.若是发起怒來可不得了.
贤宇闻听此言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你将为师传你的万仁归一神功练习一遍吧.”
“遵命.”归凡应了一声便手捏法印.沒多少工夫一个巨大的仁字便在其身后显现.接着从这些仁字中分化出十多个小仁字.而后便是成百成千的仁字从那大仁字至上分化出來.沒多少工夫方圆十里尽数被仁字填满.只见归凡伸手在一个仁字至上轻轻一点.那仁子便如离玄之箭一般冲向一刻三人合抱也无法抱住的大树.只见在那仁字撞上大树的那一瞬间.大树便化为了灰烬.竹林之中之所以会有大树却是贤宇亲手种.为的就是让弟子当攻击靶子.
贤宇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威力虽说还差强人意.但心法已完全领会.很好.很好.收了工法吧.呵呵.”听了贤宇之言归凡手上法印一变.无数个仁字便朝其身后那个仁字汇聚而去.沒多少工夫便消失不见.其速之快可说已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贤宇的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天际.其愣神良久之后忽然开口问归凡道:“归凡.若是有朝一日你不得不亲手杀了你的亲兄弟.你会如何做.”此话一出归凡身子不由的一震.其虽说不懂自家师尊为何说出了这番话语.但其却知晓贤宇说这话自然是有贤宇道理.其此刻心中不免有些激动.其再次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雨夜.耳边再次响起了俊马的嘶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