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兄嫂上门(第5/6页)儿女成双福满堂

饭炒制接近尾声时,浇上蛋液,均匀翻炒,让每一粒米的表面都挂上一层金黄的蛋液,然后点入香油,放入青翠的蒜苗沫儿,一锅色彩丰富,香味浓郁的炒饭就大功告成了。

    把炒饭盛入一只大陶盆。邱晨借着油锅加入水,打了个蛋花儿汤,一饭一汤,再加个两个小咸菜碟儿,简单却美味的早饭就可以上桌了。

    这边饭菜做好,杨树勇和林旭却还没见人影儿。邱晨到屋门口去张望了一回,也没看到,再回头阿福阿满正像两只小馋猫,凑在盛炒饭的盆子上吸着小鼻子闻香味儿呐。

    这副样子,简直让邱晨有些哭笑不得。好在她现在是他们的亲妈,要不然,还以为怎么虐待他们了。

    周氏也在旁边看的呵呵地笑,拿了两只碗,给两个孩子一人盛了小半下,让他们先吃。邱晨也只是笑笑,却并没阻拦。

    还好,没多大会儿,杨树勇和林旭就回来了,一家人团坐吃饭,邱晨的蛋炒饭自然受到了全家的一致好评。杨树勇一人吃了三大碗,连林旭都吃了两碗。

    杨树勇第三碗米饭吃完,一放饭碗哈哈笑道:“没想到海棠做饭的手艺这么好了,这饭炒的太香了,比你大嫂强多了。她还从没做过一回这么香的饭呢!”

    这话一落,周氏就狠狠地剜了自己丈夫一眼。

    邱晨也笑起来,道:“大哥这话说得,我可不敢承认。我大嫂做的饭菜才叫真好吃,我到现在还经常想起来呢!”

    村里人的饭食常年不见肉星儿,大米也极少吃,黑面馒头腌菜疙瘩和肉末蛋炒饭怎么比?根本没有可比性,这根本不是厨艺好坏的问题嘛!还好,听邱晨这么一说,杨树勇也醒悟过来,也嘿嘿笑道:“也是,你大嫂擀饼擀面条都是一绝,在咱们杨家铺子都没人比得上她。”

    周氏刚刚的不虞在小姑和丈夫同声赞扬下早就不见了,反而露出一脸的羞赧之色来,再次瞪了瞪杨树勇,快手快脚地收拾了空碗筷出了屋。剩下邱晨和杨树勇兄妹相视而笑。

    邱晨从杨树勇口中得知,那座砖窑在清水镇东南,距离刘家岙差不多有二十里路。吃罢早饭去,正好能够中午返回来,下午还可以再拉一趟。杨树勇还说,早起些,一天能运三趟……不过,这话一提就被邱晨否了。自家工程不等砖急用,没必要那么赶活儿,人累马乏的,累出个好歹来,不值当!

    略一沉吟,邱晨拍板道:“装上药,咱们顺便给镇上的药铺送了去,接着去砖窑拉砖。”

    装药材的麻袋包体大质轻,两辆马车同时装十多个麻袋包还是很轻松地。邱晨去叫了二魁过来,由他赶一辆车。很快,马车装好,邱晨将家里的事务都交给兰英照管,就和周氏一起,带了阿福阿满,一起上了马车,马蹄哒哒,出发了。

    栗红马儿脚力极好,拉着几麻袋药材和几口人,速度仍旧快而平稳。杨树勇带来的马儿虽然血统不够名贵,却是调理的极听话乖顺,拉起车来同样很快,两辆马车想跟着,不到半个时辰,就进了清水镇。

    农家饭早,这会儿也不过辰初时分,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七点。一路走过来,街道两旁的铺子大都刚刚卸门板准备开门营业。

    回春堂自然也不例外。陈掌柜还未到,两个提前一步开门的小伙计看都邱晨都是一脸惊讶。那个曾经蒙邱晨相助过一次的小伙计,名字唤作蔡二牛的,很快反应过来,笑呵呵地迎上来。

    “林娘子早,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这还拉了药来……昨儿还听陈掌柜安排,过了晌午就去你家运货呢!”蔡二牛笑着接过邱晨怀里的阿满,亲亲热热领着邱晨母子往里走。

    “我要去砖窑运砖,正好路过,就把药捎过来,省的你们再派车马的去,再者我们家里人都出来了,大半天的家里也没人交货。”

    邱晨暗道庆幸,也招呼杨树勇夫妇和二魁停好车进来稍坐。她送货过来可是为了能拿到现银的,不等陈掌柜来,这俩小伙计可没办法给她付账!

    好在,邱晨几人进门之后,没用多久赵先生、陈掌柜和蒋正就先后来了,看到邱晨送货上门,陈掌柜略有意外,却也很高兴。毕竟他这边人手有限,去刘家岙运药材要派人派车的,他这边还是挺紧张的。

    因为邱晨送的罗布麻都是分装好的,核对数量快捷方便,不过盏茶功夫,四百多斤罗布麻就验收入了库。陈掌柜也爽快地拿了银子付账,一共一百四十五两八钱银子。这次邱晨仍旧只要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剩下的则全部要的现银,以备买东西用着方便。

    辞过回春堂众人,邱晨一行离了回春堂,邱晨就拿了两锭十两的银子交给杨树勇。

    杨树勇却道:“妹子,原本爹娘让我给你送来五两银子,遇上拉砖的事儿,我也就不给你现银了。拉砖大概需要十两左右,我就把那五两添上,你再给我五两就够了。”

    五两对于杨家来说,绝对是不小的一笔钱了,能够拿来给她这个出嫁女,别说哥哥,连大嫂周氏都没表现出什么不虞之色,可见老杨家对海棠是真心疼。

    这么真挚的血缘亲情生硬拒绝肯定是不行的,邱晨略一沉吟,笑道:“大哥,虽说价格算计不错,但出门在外的多有不便,还是多带些银钱妥当。万一有什么变故,比如涨价什么的,也能从容应对。”

    说着,就把两锭银子塞进杨树勇的手里,转而笑道:“刚刚从家里走得匆忙,也忘了带些干粮。若是晌午赶不回来,你和二魁可别饿着肚子,找个干净的饭铺子吃饭哈!”

    “行啦,我知道了!”杨树勇愉快地答应着。在一个街口把邱晨、周氏和两个孩子放下,鞭子一甩,极潇洒地玩了个鞭花儿,发出一声脆响,马蹄哒哒,两辆马车就相跟着穿过清水镇,直奔砖窑而去。

    他们这一行是计议好的,邱晨和周氏带着两个孩子在清水镇下车,然后购买工程开工后所需之物。主要是管工饭所需的各种食材。

    邱晨则盘算着,除了各种食材外,还要买一只沐浴用的浴桶,还要买两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以后家里来个人也好有处坐,不至于男女老少都得往炕上挤。还有碗筷盘子之类的餐具也要添加一些……盘算下来,竟是不老少东西。

    出门早,逛街的时间比较充裕,邱晨和周氏就带着两个孩子慢慢地逛过来。

    周氏是个标准的农村妇人,别看自家就是赶大车的,却也极少出门,像这样悠闲地逛街购物更是生平第一次。继而看着邱晨一样样眼睛都不眨地购买那些在她看来都算得上是奢侈品的东西,也暗暗咋舌。果然,小姑子是真的过有了。

    清水镇的店铺都集中在一条主街上,东西也远没有现代那么丰富,任你有多强烈的购物欲望,也没有多少东西让你花钱,所以,一趟子下来,也就花了一个时辰,就差不多买全了。无非就是米面素油、猪肉、蔬菜,两套桌椅,都是方桌搭配四只高背椅,还有六条长凳。

    让邱晨比较高兴地是,因为来得早,卖肉的摊子刚刚摆开,猪头猪下水的特别全,邱晨就把两套猪头、猪蹄、猪下水的都包了。肉贩见她买的多,很高兴地搭了两套猪骨和两盆猪血,倒也算是个小小的意外之喜。有了这些猪血猪骨,邱晨又能做出不少好菜来。

    这一通买下来,也不过一个时辰,看看天色,到杨树勇两人拉砖回来,至少也得一个时辰。于是,将这些粮米肉菜桌椅板凳让卖家帮忙送到回春堂后院暂存,邱晨就和周氏领着两个孩子,开始了真正悠闲地逛街。

    需要采买的都妥当了,一行人也没了压力,逛起街来自然犹如闲庭信步,两个孩子也活泛起来,四下里寻摸着新奇的事物,每每看到孩子们对某事某物感兴趣,邱晨也就任他们拉着自己去看一会儿。经过大盛魁点心铺的时候,邱晨给孩子们买了一包蜜三刀,美味的甜点一放进嘴巴里,两个孩子也就安稳了。

    一手领了阿满,一手拎了几包点心。邱晨和周氏聊着天,慢悠悠地走着。经过布庄的时候,拐进去买了五匹青色细棉布,秋香色的细棉布一匹,檀色的细棉布两匹,让布庄伙计包了,同样送到回春堂去。

    然后,只拎了那几包点心,慢悠悠地逛荡过去,最后停在曾经吃过一次面的面馆。

    逛了一个半时辰,两个孩子明显蔫了,周氏也露出了疲惫之色,邱晨带着三人跨了进去。这个时间,早饭过了,午饭还稍早,面馆里很清静,只有一个小伙计在打扫桌椅板凳。

    看到邱晨一行进门,小伙计赶忙笑着迎了上来,将四人引到一张桌子上。邱晨要了四份馄饨,周氏一路走过来虽看到了邱晨花钱如流水,这会儿听到一碗馄饨十文钱,还是不舍得,连连阻止,却被邱晨忽略了。

    很快四只大大的碗盛了一颗颗皮薄馅儿大的馄饨端上,这里没有紫菜虾皮儿,只放了零星的青蒜末儿和几滴香油,倒也清爽。

    邱晨舀了馄饨吹冷了喂给阿满,一边儿和周氏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大嫂,俊文也十六岁了,你们打算让他还跟着大哥赶车么?”杨俊文是海棠大哥的大儿子,下边还有两个儿子俊书俊言,分别是十一岁和七岁。

    搞运输不是不挣钱,现代搞货运可是很来钱的行当。可像杨家这样仅仅是挂靠在大车店里,给人家拉趟货拉趟人的,充其量也就赚个辛苦钱了。若是仍旧愿意守着赶车的手艺,那也的想办法自己开拓运货的路子,单独接单子,开自己的物流公司才成。

    提起自己的大儿子,周氏也不无忧心,轻轻叹了口气道:“咱们家就两辆车,你大哥二哥一人一辆。俊文虽说从小摆弄车马的,但也不能让他去赶车,让你大哥闲下来吧!这不,前些日子,我和你大哥商议着,想把他送到县城里去做个学徒,学点儿手艺,也能谋口饭吃。”

    学徒?邱晨微微皱了皱眉,她可不觉得学徒是个好出路。别说跟了刻薄狠毒的东家会饱受欺凌,就是心肠慈悲的东家,也至少要白干三年,才能转为小伙计。小伙计想要出头,唯有做掌柜,不然,每个月不过几百文工钱。可那么多小伙计,能够升任掌柜的毕竟是极少数。更何况杨俊文已经十六岁了,这个年龄在村里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才开始当学徒,实在是有些晚了。

    默然琢磨了好一会儿,邱晨还是没提让侄子过来帮她。不是她养不起一个孩子,只不过,她对杨家、对那个未谋面的孩子了解太少,万一性格乖戾,不服管教,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思忖过后,邱晨开口道:“大嫂,你看我这边又是搭马棚又是拉院墙的,得忙乎十来天。又不能把你和我哥留在我这里,不若,你们回去后和俊文商议一下,让他过来给我帮几天忙,跑跑镇上,买个菜什么的。”

    周氏这回没有迟疑,笑着立刻答应下来:“还商量啥,回去一说,他一准儿愿意。我和你哥来的时候,那几个淘小子,连你二哥那屋的小俊礼,还没离了地皮儿,就跳哒着要跟来,幸好是夜里起来赶路,不然还不知怎么闹腾呢!”

    想想一大群淘小子嚷嚷的热闹劲儿,邱晨也笑:“俊礼太小,我这会儿照顾不来,难免疏忽。其他的几个,只要家里没活儿,都让他们来。”

    俊文已经十六岁了,也就罢了,大哥家的次子俊书十一岁,幼子七岁,还有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