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039章:(第2/2页)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林睿都是十分惊喜,林睿道:“妹妹会说话了?”
黛玉虽已会蹒跚着走几步路,但是毕竟年幼,亦未开口,满周岁孩子大约都会说几个字了,林如海常说她聪明,奈何怎么逗她都不肯说话,幸而他们都不急,再没料到如今没了林如海,她亲近和林如海形貌相似哥哥,见他要走,立时不肯,反吐出一字之话来。
林睿上前抱着她,对俞恒道:“这是我妹妹,小名叫黛玉。”
俞恒生来便无兄弟姐妹相伴了,见黛玉双手环着林睿,眼睛似睁非睁,神情似睡非睡,许是因为已沐浴过了,腮边红晕丝丝缕缕,几成霞色,愈发显得可*,想了想,摘下系于锦带上一块玉佩,递黛玉手里,开口道:“给妹妹顽。”
黛玉懵懂无知,但凡别人递了什么来当即攥手心里,今日亦如是,哪管递东西人是谁,倒是贾敏一眼看出这玉佩玉色晶莹,宝光流动,绝非凡品,忙道:“这可当不得。”
俞老太太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一块儿玉罢了,给小丫头顽。”
俞恒想了想,对贾敏严肃地道:“初见妹妹,给妹妹顽。”
贾敏听了,只得作罢。
林睿见惯了珠宝玉翠,玉佩虽好,终究并非罕见,单他自己就有一匣子,因此反倒不如贾敏这般意,听他们说完,遂抱着黛玉同俞恒进去了,里面早有丫鬟预备了茶果,才一落座,低头再看,黛玉已经合眼安睡了,手里却依旧攥着玉佩不放。
俞恒便坐他旁边,低头认真地看了看黛玉,疑惑道:“怎么睡着了?不喜欢?”
林睿莞尔一笑,放轻了声音,道:“我妹妹还小呢。我听父母说过,妹妹这个年纪孩子都是这样,吃了睡,睡了吃,才能好好长大。”
俞恒忍不住伸手碰了碰黛玉小脸,羡慕地道:“我没有妹妹,弟弟也没有。”
林睿闻言一怔,笑道:“蟠香寺出家妹妹也不是我们林家,她俗家姓苏,可是还是我妹妹,甄家妹妹也是如此。”
俞恒眼睛一亮,望向黛玉眼神十分炙热。
从俞家居处回来,贾敏安置黛玉歇息,只听林睿细细说着今日和俞恒内堂事情,道:“俞兄弟喜欢妹妹呢,他说自己没有兄弟姐妹,不过我已经跟他说了,可以把我妹妹当作他妹妹,就像我把苏妹妹甄妹妹当妹妹一样,但是不准从我们家抢走,否则我就揍他。”
贾敏失笑不已,道:“你才多大,非得学你父亲。”
说着,忍不住叹息几声,道:“俞家公子倒是个可怜孩子,有叔叔跟没有似,叔叔家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十来个,竟是都不亲近。”
林睿皱眉道:“只因俞兄弟祖父、父母、兄嫂一家都没了才如此?说他是天煞孤星?”
贾敏点了点头,又是一阵叹息。
林睿摇头,心里不以为然,林如海不信这些,自己和贾敏一样,亦不如何相信,相信父亲知道后亦是嗤之以鼻,因此倒是越发和俞恒交好了起来,次日启程进扬州城时,和俞恒一同骑马于车外,谈笑风生,十分自,当然,都是他说,俞恒听。
俞老太太车内从窗口见了,益发欢喜不,高看了林家三分。
黛玉却坐贾敏脚下锦毯上,跟前放着两个锦盒,其中一个都是她近日得了玉环金佩明珠宝石等物,约有三五十件,绚丽夺目,另一个却是空,她便从前一个盒子里把东西抓出来,丢到空盒子里,听着这些东西清脆撞击声,乐不可支。
林家祖宅早得了消息打扫安置妥当,贾敏将俞老太太祖孙请到客院,俞老太太见小小巧巧十来间房舍,前厅后舍一应俱全,又有做粗活丫头婆子等,心里十分满意。
俞老太太急着见灵台师太,贾敏也得先看妙玉,遂稍作休整,便去蟠香寺拜见。
因林如海素来不信什么和尚道士,他们林家虽偶也上香,却是极少,宁可省下那几笔香火银子去救济灾民。林如海常说和尚道士个个清修,要银子何用?既说普渡众生,偏生是用来粉寺庙,饰金像,可见只敬神佛,却忘记了受苦受难众生。
蟠香寺处于山坳之中,梅林之间,此时梅花开满山间,色吐胭脂,香欺兰蕙,俞老太太不禁赞道:“好俊梅花,也唯有这里,方不见烟尘之气。”
贾敏笑道:“也因不染红尘才如此。”
说笑间到了蟠香寺门口,只见气象庄严,肃穆非常,因已先打发人前来下了帖子,如今各处都收拾过了,早有一众尼姑带人迎他们进山门。
俞老太太轻笑一声,低声对贾敏道:“都说众生平等,不曾想佛家也讲究高低贵贱。京城里佛寺也好,道观也罢,但凡有各家女眷打平安醮,早早使人打扫干净,撵所有香客,免得冲撞到贵人。我只道蟠香寺能免俗,原来竟不是。”
话音未落,便听得有人念了一声佛,一个中年女尼站殿阁门口,身边带着一个带发修行小女尼,约有七八岁年纪,年纪虽稚,却眉清目秀,竟是个绝色美人胚子。
中年女尼身形瘦削,面容清淡,虽是缁衣芒鞋,却另有一种飘飘欲仙气度,她目光一行人脸上掠过,竟不见丝毫怒色,笑道:“老夫人言之有理,奈何神佛虽大,终究敌不过世俗权贵,一时不仔细,被毁寺砸像时候好多着呢,宁可对之敬着些罢。”
俞老太太闻言,不觉笑了起来,道:“惭愧,倒不如师父说得明白。”
中年女尼道:“老夫人不远千里而至,贫尼早已设下素斋,等候多时了。”
俞老太太和贾敏俱是一愣,贾敏笑道:“怪道都说师父神机妙算,果然不错。”贾敏见一众尼姑皆对此尼神态恭敬,又见身边小女尼眉目婉然,虽有些年头不见,但仍旧认出来是妙玉了,便猜测此尼便是蟠香寺住持,灵台师太。
灵台点头微笑,望向贾敏神色忽然一怔,充满了惊异之色,半日,开口道:“贫尼灵台,闻林夫人久矣,惜今日方见,请进来罢!”
一时进了殿中,径自去了灵台禅房,各自坐下面蒲团上。
灵台一面命妙玉亲自给各位烹茶,一面静静看了俞恒一回,对俞老太太开门见山道:“贫尼已知老夫人来意,老夫人放心罢,令孙命格贵重,乃是必进凌烟阁人才,并非所谓天煞孤星,只是世间巧合,世人一说,便成了真了,与他有什么相干。”
多年以来,世人皆说俞恒命硬,暗地里不肯和俞恒亲近,连儿孙亦如此,俞老太太心中虽然不服,奈何人人都这么说,俞恒因此性子愈发孤僻,不然她不会为了孙子千里奔波至此,只为了让灵台一见,想得些好话,或者化解,不曾想,灵台竟有此语,当真大喜过望,颤声道:“师太所言可是真?我这孙儿并非什么劳什子天煞孤星?”
灵台微笑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俞老太太喜得浑身颤抖起来,一时之间,竟泪落如雨,拉着俞恒手,哽咽道:“我就说,我孙儿这样聪明伶俐,哪里就是他们说那样?可知我前言不谬。”
贾敏等人忙劝道:“有了师太这话,老夫人该当欢喜才是,如何反哭了?”
俞老太太转头看向贾敏,道:“我是高兴。你远江南,尚且能听到一些,何况京城?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这么说恒儿,连带恒儿两个叔叔几个兄姊侄儿,无不为了这个远着他,怕沾了晦气,若不是我这老婆子还,日日都得过来请安,怕连府门都不肯进呢!”
贾敏笑道:“如今好了,灵台师父如此说,明儿老夫人回去,活打他们嘴巴子。”
俞老太太面上犹有泪光,听了这话却笑着点头,道:“极是。我已打算好了,明日就回去,也管不得什么黄道吉日了,非得让他们都知道灵台师父批语不可。”
灵台旁边喝了一口茶,瞅着林睿问妙玉话,又抱着黛玉给她看,听完与老夫人话,淡淡一笑,又道:“人活于世,唯心而已,太过意外物,反落了下乘,谁能为谁一句话活一辈子呢?正如今日老夫人进门所言,佛家说众生平等,偏生非要对香客分个高低贵贱,这便是空门不空,净地不净了。至于今日所批,若是一年之前老夫人来此,贫尼尚不敢如此言语,如今过来,贫尼却已然确定矣。牵一发而动全身,根由已改,何况全局乎?”
众人听得半知半解,一脸疑惑。
灵台转而看向贾敏,忽而轻轻一叹,道:“怪道贫尼观弟子妙玉命运似已不同,原来根由这里。命运二字说来简单,却又玄奥,用了心,改了命,生机既现,运势也就随之变了,并非一成不变。夫人命中当无子送终,然而如今儿女双全,这便是改了命,变了运。”
贾敏顿时吃了一惊,忙道:“师父这话从何说起?恕我愚笨,竟是不懂。”
俞老太太欣喜于灵台给孙子批语,却未曾失于冷静,闻言亦觉大奇,怔怔地看着灵台,不知她何出此言,难道是有人给贾敏改了命?
灵台数着手里念珠,缓缓地道:“夫人身边自有人明白。天机不可泄露,贫尼今日此语,已是泄了天机,夫人莫要多问了,于夫人而言,今生平安喜乐便已足够了。不过,贫尼自觉见识浅薄,终究所知甚少,倒想会一会这明白之人。”
贾敏不禁笑道:“哪有什么明白人?便是有,也不知道。”
灵台点点头,道:“这话倒也不错。”
黛玉彼时得林睿、俞恒、妙玉等人相围,笑靥如花,扯着灵台赐给妙玉念珠不放,妙玉脸上浮现一抹焦急,低声道:“好妹妹,念珠儿不好顽,你松开可好?一会子送你别顽。”说着便命小丫鬟拿了一挂圆润匀净大小如一南珠串子来换念珠。
瞧了瞧南珠串子,黛玉笑嘻嘻地松了手,却只听得几声叮咚,只见那念珠竟断了,珠儿一颗一颗地坠落到地上,铮铮有声。
妙玉见状,登时面色惨白。
贾敏也吓了一跳,忙轻轻拍打了黛玉一下,道:“好好儿,扯你姐姐珠子做什么?”
黛玉扁扁嘴,将头一扭,埋林睿怀里不理了,竟未碰南珠串子。
灵台却看了妙玉一眼,道:“不过是一串念珠罢了,贫尼还有好些呢,夫人不必意,妙玉你也别恼。贫尼原说,你命中注定当入此门,如今看来,却是不准了。也是,这女孩儿来历不凡,虽是草木之人,但是今生不必受风雨摧之,何况你呢?”
众人听了,不觉怔怔出神,愈发不解了。
灵台端祥了黛玉半日,转头稽首合十,对贾敏道:“此女来历不凡,世间不独她一人,既到了这样地步,便是天道,不必回顾前尘了。”
说着,长叹一声,道:“三生石畔绛珠愿,哪敌尘世金玉缘?”
一语未了,竟而起身离去,步履缓慢,却未曾回首。
作者有话要说:接个人还晚点,凌晨一二点才回来,先一部分,中午再补几千字,嗯,到时候不会重复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