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凌波不过横塘路(第1/1页)大宋私家侦探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第544章 凌波不过横塘路.

    太子这一番话了.提笔在纸上写出一首词來.太子写完轻吟.众人听完之后纷纷叫好.

    而这个时候.花郎和温梦他们刚好來的.花郎听了太子段素兴的词之后.也觉得好.只是离词作大家的距离还是有一些的.

    在太子段素兴写了一首词之后.其他人书生才子纷纷施展自己平生所学.争取写出一首好的爱情词來.

    众人纷纷表现.让太子段素兴很是兴奋.他平时就是个爱好诗词的人.如今有人当场作词.他就更加的不能错过了.

    在这些人当中.有人作的词表现了一种对爱情的美好.有些则纯粹是艳词.而且是那种露骨的艳词.有的则表现爱情求之不得的苦闷.如此等等.也的确算得上是一场盛事.

    众人如此洋洋洒洒.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太子段素兴已经收集了七八篇好的词作.他将那些词作仔细品吟之后.当即谱曲.然后让惠琼姑娘吟唱出來.惠琼姑娘也是才女.对于此事更是得心应手.所以就算她是第一次唱.也能够表达出词中意思來.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一时间连叫好声都给忘记了.

    如此吟唱完之后.亭阁之中便再沒有多少人能作词了.毕竟词作是要讲究灵感的.不是说有多少就有多少.

    沒人作词.场面顿时沉寂了不少.可段素兴好像还沉浸在刚才的热闹之中.所以他起身望着众人问道:“可还有人作得好词.”

    周围虽然有人嚷嚷.可却无人能够站出來.温梦拉了拉花郎的衣袖.问道:“你上去作首呗.”

    花郎笑了笑:“这种场合.何必抢他人光彩呢.我若上去只会招惹他们的讨厌罢了.”

    这话说的有些自负.不过温梦就是喜欢听这样的话.因为这话若是别人说.那就是真的自负了.可花郎说.却不会有一个人认为他是自负.

    不过就算花郎不想凑这个热闹.太子段素兴却也不好放过他.因为在段素兴说完那些话之后.他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的花郎.段素兴看到花郎之后.立马喊道:“花公子.今天如此盛会.來作一首爱情词吧.”

    花郎本想推脱.可段素兴这句话刚说完.那些亭外的书生便把花郎给推了上去.花郎无奈.只得拿起笔在纸上写着.待他写完.段素兴顿时呆在了那里.好像连念都不会念了.

    许久后的许久.段素兴这才吟道: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所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題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太子段素兴这番吟完.又将彩笔新題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几句吟了数遍.数遍之后.这才停下.而此时整个亭阁周围.都是深深的沉寂.因为他们被花郎的这首词给惊艳到了.

    这首词是贺铸所写.虚写情.实际情况则是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不过花郎吟來.却并无怀才不遇之感.毕竟了解词的意境要更词作者的身份环境相比较.贺铸怀才不遇.众人吟來自然觉得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词.不过花郎并无这些情况.所以他吟來则全是情.

    对美好感情的追求.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

    在爱情方面.谁都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也都会有追求不到的惆怅.所以读來能够让人有深刻体会.

    就算真的有人沒有遇到过追求不得.但读了这首词之后.仍旧能够感觉到那种追求不得的惆怅.

    好词本來就有这种魅力.

    花郎这首词一出.就更沒人敢再上前去作了.而太子段素兴拿着那首词喜欢得不得了.就是作曲的时候.也是几番更改.一直到他觉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让惠琼來唱.

    惠琼姑娘唱的时候.声音很美.隐隐中能够让人听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唱到彩笔新題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则又表现出了一种无奈.

    如此一番热闹.到中午的时候大家才散去.那些跟太子段素兴來的书生因为花郎抢了他们风头的原因.都向太子段素兴告辞了.太子段素兴对他们的告辞也并未在意.他來到花郎跟前.笑道:“花公子的那首词果真是好.就算不看其意境.就只最后那几句惊艳的辞藻.也足以流传下去.”

    花郎不想在词方面多做讨论.于是笑道:“如今已然正午.我们去吃饭可好.”

    太子段素兴点点头:“当然当然.走吧.”

    很多的人都涌进了羊角村.花郎和太子段素兴自然也跟着去了.羊角村大街两旁的店铺生意很是红火.他们找了一家客栈坐下.然后让店小二把店里所有好吃的都给端上來.

    客栈有些嘈杂.太子段素兴好像不怎么喜欢在这种地方吃饭.不过花郎他们倒是无所谓的.而且他们觉得在这种热闹的地方吃饭很有意思.因为他们能够听到平时听不到的事情.

    此时在花郎他们桌子附近的一个餐桌旁.就坐着几名书生摸样的人.其中一名书生样貌端正.神情稳重.他夹了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嚼着.然后又端起桌子上的酒一饮而尽.随后拿出一本地理志來看.这个时候.坐他旁边的人问道:“徐云兄.你在我们这些人中间学问最为广博.你说这蝴蝶泉的传说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那雯姑霞郎两人真的投进了蝴蝶泉然后变成蝴蝶飞出來了.”

    那个被称作徐云的书生将手中的地理志放下.端起一杯酒道:“雯姑和霞郎两人是极其有可能存在的.只是这传说却不像是真的.可能是被后人经过了加工才成为这样的.你我都是读书之人.化蝶之事又岂能相信嘛.”

    问这句事情的书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道:“徐云兄说的沒错.说的沒错啊.來來.我们再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