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勤王(第1/1页)大宋私家侦探
城外一万骑兵虎视眈眈.勤王的诏令已经发出.如果那些王爷对于保护这个皇上比较积极.而且离的又近的话.大概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赶來.而若是离的远.亦或者中途有所耽搁.可能半个月都不可能赶來.
这是一件很麻烦.很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勤王诏令发出之后.花郎便想.谋反的人既然在京城搞出了这么多动作.那么他必定离京城很近.而且很有可能.他就身处京城之中.
只是.如何才能将那个人引出來呢.
包拯被放了出來.在他的安抚下.那些百姓渐渐平静了下來.而且有不少百姓自动拿起了棍棒刀枪.准备跟外面的贼寇决一死战.不过有花郎在这里.京城又有几万禁军.倒还不需要这些百姓去上战场.
一万骑兵将京城给围了起來.其实也算不上围城.一万骑兵虽多.可也很难将整个京城给围起來.他们只是围住了京城一面.而看他们的意思.好像是准备聚集所有的力量.攻击一个城门.
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人來到京城脚下之后.却并沒有急着攻城.而是在城外五里安营扎寨.他们的意图.让人很是不能明白.就好像他们大军來袭.不过是吓唬一下京城的百姓和皇上.
当侍卫将这种情况报告给花郎和包拯他们的时候.包拯冷哼一声:“这群贼寇.还以为他们胆子有多大呢.原來也不过如此.既然他们不敢进攻.那我们不如冲杀出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包拯提出这个建议之后.花郎连忙制止道:“包兄.如果我们贸然出击.就中了那群贼寇的奸计了.包兄试想.那一万人皆是骑马而來.他们的优点就是神速.杀起人來让步兵无所适从.可攻城却是他们的弱项.我看他们并非是不敢攻城.而是在示弱.引诱我们出城攻击.可若是出城.我京城禁军.只怕要任由他们宰杀了.这个危险.我们可冒不起.”
包拯微微凝眉.随后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可我们若是不出击.就任由那些贼寇在城外嚣张吗.我怕我们的静待不动.会让城里的百姓惊慌的.”
花郎笑了笑:“无妨.只需静等便行.那些百姓倒也并非像我们想的那般不堪.”
夜已深.双方进入了对峙的阶段.其实只要打开城门.几万禁军绝对可以跟外面的一万骑兵进行对抗.只不过伤亡会很大而已.可花郎觉得.幕后黑手还沒出现.若就这样将那一万骑兵给打发掉了.只怕是要留有后患的.
花郎不喜欢斩草除根这句话.可也不喜欢春风吹又生.
京城之外.一隐秘之所.一男子坐在屋内.神情微凝.一黑衣人跪在地上.道:“主子.皇上勤王的命令已经发出.我们是否行动.”
男子微微沉默.随后开口道:“勤王之命既然已经发出.我们断沒有不去之理.只不过不能去那么早.你速回本王封地.前去调兵遣将.等军队來了之后.在京城十里外安营扎寨.等候时机.杀了赵祯.随本王冲入京城.只要本王坐上王位.天下何人敢不服从.”
黑衣人领命之后.连夜离去.
皇宫之中.赵祯一刻不曾有过安宁.城外已经被贼寇围了好几天了.可却迟迟不见动静.虽然他对花郎还是很信任的.可在他的心里.还是更倾向于将城外敌人消灭之后.再行找出真正的谋反者.
这几天來.已经有不少探子來报.说某某王爷已经动身.某某王爷已经带兵前來剿贼.可那些王爷來的越多.赵祯的心里.就越发的感到一股说不出的不安.
七八天后.城外已经聚集了四五位王爷和他们的军队.他们和京城的禁军.将那一万骑兵给团团围住了.而他们现在所要做的.只是等.等一个机会.以便将城外的那些骑兵全部消灭掉.
每个王爷都沒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花郎见此.颇有些无奈.本來还以为这些王爷会有私心.可如今看來.他们只是來勤王的.
也许.真正的谋反者.还在装.还在隐藏而已.
花郎准备再等一等.可这个时候.皇上赵祯却等不了了.他本來就是一个很容易改变主意的皇上.而如今外面的压力.让他更新尽早结束城外的一切.因此他向城中的禁军下令.即可出击.将外面的贼寇消灭掉.几万禁军加上那些王爷的几万人.难不成还怕那区区一万骑兵.
禁军只听皇上的命令.皇上下令进宫.他们也就只有进宫.这个.连包装和花郎都是一点办法沒有的.不过就算如此.花郎还是想试探一下.他找了一名跟皇上赵祯长的很像的人.然后给他一番易容化妆.让他假扮成皇上统领那几万禁军.看看那些王爷在看到皇上出城迎敌的时候.会不会忍不住这样绝好的机会.而对皇上下手.
找來的那个人已经做好了死亡的打算.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因为他是为皇上而死的.当然.人生在世.总有很多人会为了私人的利益而去争取.假扮皇上的那个人.也是得到了足够多的利益的.不过这些利益是留给他的子孙后代的.当然.若他侥幸不死的话.他也是可以來享受的.
一切都准备好了.花郎派人给外面的那些王爷捅了信.只要信号打响.双方即可进发.那一万骑兵.他们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那天的天气有些阴沉.秋风很是肆虐.花郎站在城墙之上.命人向空中发出了信号.信号升上天空之后.那些王爷立马带兵攻來.而这个时候的禁军.也已打开城门.前去迎敌.在双方厮杀开始之后.假的皇上在几名假扮的大臣的簇拥下.骑马出了京城.而皇上的出现.让那些禁军士气大振.一时间嘶喊之声响彻了整个京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