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卧虎藏龙(第1/1页)逆天之红妆劫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媚与太子李弘率文武百官去泰山封禅.随行仪仗数百里不绝.甚至还有來朝拜的外国使节.其声势浩大.前所未见.
此去果然应了李淳风那句山长水远.唐影身着胡服.作男子装扮跟在武媚身边.还真沒人知道她便是宫里深受帝后倚重的“影姑娘”.不过随行的官员里有不少生面孔.一方面是因为朝中老一辈官员都被武媚清理的差不多了.补充了新鲜血液的缘故;另一方面.随行的有不少是地方政绩卓越的官员.并不局限于长安和洛阳.
太子弘性格腼腆.光芒完全被帝后掩盖着.一路上闷声不吭.像是个若有似无的角色.唐影见他寂寞.正好装成是他侍从的身份.常聊些所经之处的趣闻也算有趣.
当然.李治也少不了她这味“治病良药”.每当在武媚身边呆的喘不过气來的时候.就喜欢找她玩一会儿.越简单的玩意晚儿的越高兴.
漫长的两个月.让唐影与李弘的朋友情谊逐渐加深.他们闲聊之时.也会对随行官员评头论足.也许只有在她面前.年轻的太子才敢说一些自己的政见.
唐影发现天官的队列里多了一些气场不俗的道术高手.似乎禁卫也多了一些功夫高手.难道是武媚在暗中集结自己的力量.她沒有把自己的猜测告诉皇上或李弘.怕引起这些人只见的猜疑.不过.正因为像李淳风所以预测的.这支队伍里卧虎藏龙.她渐渐地也不担心黑袍人会追到泰山來了.
同时她也每日祈祷李淳风安全的找到朋友.在她认知里.李淳风在关键时刻还是可以召唤四神术的.她觉得到关键时刻.他一定所向披靡.因此也沒有刚离开时那样担心了.
随行人员中.也有一些年轻的官吏.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方名族的子孙.标准的“官几代”.唐影起初常劝李弘结交一些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做自己的储备力量.却因他腼腆几乎沒主动去结识什么人而失败.唐影后來想起.他根本就沒活到做皇帝的那一天.就不再强求了.
旅程的末端.寒冬已经降临.圣驾到东岳泰山的时候.已经到了十二月末.眼看麟德时代就要结束了.
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禅于社首山.武后为亚献.进一步昭显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初五.礼毕.高宗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
在历史上.恐怕沒有人能像高宗和武媚这两口子这么频繁改年号的了.甭管是为了
“上天的启示”.还是图个吉利.唐影当初对应年与年号关系的时候.别提废了多大功夫.
日子排的满满当当.帝后二人从准备封禅开始到初六结束一刻也不得闲.武媚是个神奇的精力充沛的女人.她一直处于越战越勇的状态.把所有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李治明显就差远了.初六.离开宴席后.他就开始嚷嚷着说头疼.
武媚只当是又犯了受累就头疼的老毛病.便叫宫女太监们伺候着好好休息了两日.谁知病情沒有丝毫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他整夜整夜的喊头疼.竟然一刻不得入眠.起初.武媚见是老毛病.也沒太注意.等到第三天.看见李治双目充血以后.便再也坐不住了.抓了随行的御医一个个的盘问.
这些老御医竟然也十分不争气.竟然沒一人有办法.唐影起先是怀疑他又遭了什么邪术.但现在李治的症状与前一年有所不同.她也不好做什么判断.武媚跟她一商量.只得召集所有随行官员共同商量对策.
几乎是全国的重臣都汇集于此.自然有不少人知道些偏方、土方.但病患不是一般人.而是当今圣上.一个不对就是掉脑袋的罪.故而.沒有什么人敢说话.都把想法憋在心里.
武媚怒了、急了.呵斥这帮臣子百无一用.白吃皇粮.
且说.人群中有一个洛阳的重臣.在这个时候突然小声开口:“臣……倒知道一名奇士.兴许能为陛下解忧.”
武媚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忙问:“是谁.现在何处.你因何推举此人.”
这大臣忙上前两步回道:“此人名唤明崇俨.是豫州刺史明恪之子.与下官有些交情.先前小女换了怪病.所有洛阳名医都束手无策之时.赶上他前來拜访.竟然将小女怪病给治好了.故而.臣想推荐他为陛下解忧.”
明崇俨.唐影只觉得这个名字听起來十分耳熟.对他的事迹却记得不甚清楚.这也难怪.唐朝历史上名人何其多.唐影当初背唐史也是为了做游戏.大多数记得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有些比较偏僻的都忽略了.
这人到底能不能治好皇上.她懊恼的捏捏手指.早知道这人在这关口出现.她就好好查查他的生平了.
武媚是唐代的人.对此前的历史比较熟悉.她听了这个名字以后.倒是有些印象.“你说的这人.是先前南朝氏族明氏中的一员吧.”那官员立刻躬身道:“皇后明鉴.就是这一家族.”
武媚想着既然是氏族子弟.家中又有人在朝廷任职.便不算什么來历不明的人物.便急切的问:“此人现在何处.”
那官员回答:“正巧就在随行的官员中.”
武媚当场拍板.“还等什么.快给我叫來.”
那官员连声诺诺.挤出官员队列.去最后面找这无名小卒明崇俨.唐影站在武媚身边的台子上.远远便看见有一穿白衣的少年随那官吏朝屋内走來.
少年低着头.小心翼翼的盯着自己的鞋尖.小跑着來到近前.待他站定跪拜的时候.在场群臣无不心中赞叹.只见他清秀的面容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行为举止又无不带着大家风范;眉毛浓黑.眸如点墨.鼻子秀挺.唇红齿白.再配上一身白衣胜雪和腰间“铃叮”作响的玉佩.端得是一位翩翩美少年.
唐影也忍不住赞了几声.她见过不少美少年.比如年轻时候的李治.现在的太子弘.甚至连令人憎恶的贺兰敏之也算一号.每个人都各有千秋.只是这少年纤尘不染.有别于其他.反而有些修道之人的感觉.不过.在她心里.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老爷爷.
她与李淳风相处十多年.对他的容貌了解至极.细细品鉴.这少年从外貌到气质.确实比李淳风差了一些.
不过.在武媚的眼里.这少年带着的这种纤尘不染的气质.却让她恍惚间像是见到了曾经來救她的李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