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冷风过境意难平(下)(第1/1页)邪妃倾心
第五文学
语柔一怔,还未回答,就听君骆白继续说道:“他自请带兵前往前线立誓要大破浩越之军,如今,已驻扎在风陵渡外二十里。”
风陵渡,黄河的要津,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可谓是两国的咽喉。
古来有多少战役发生在这处,均是成败在此一举之役。
这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处在浩越与苍泽之间的边关重镇,前一朝,恰好被浩越争了去。
就拿浩越与苍泽为例,若是苍泽去攻风陵渡,胜了自可长驱直入浩越腹地,拿下浩越国都也是指日可待。
但若是败了,那则是浩越一路再无险阻一举击败苍泽。
是以如此关键之地若无十足的把握,战争之时向来是避过它的。
况且,镇远大将军死守的一条战线已节节败退,若是风陵渡再不保,只怕浩越再用兵如神都无力回天了。
素问轩王精通御兵之术,可他这一带兵就直奔风陵渡去,难道是他已经有了法子,将浩越之军一举击溃么?
难怪一连数日都不曾见到尹书凡来找她,而书韵宫的正殿也是夜夜灯火通明几乎到天亮,她素来对政事之类并无多大兴趣,可见他日日夜夜操劳也禁不住前去正殿探一探他。可每次随口提到是否出了什么事云云,他总是摇摇头给她一个安心的微笑说没事。
她也知道许是出了什么棘手的事,但或许因她是一介女流是以不愿告知她。却当真是未想到竟出了这样一桩事,与她有关的事。
他这样瞒着她,是因不想在大婚之前再出什么差错吧。
由此,倒是也能理解或许是因着她曾是他的王妃而不愿告知她,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此番前线战事吃紧,皇帝大婚又着实铺张浪费还耗费时日人力良多,将大婚如期举行,对他而言真的是一个好决定么?
她不想让尹书凡因为她而冠上一个昏庸无度的名号。
而且,轩王此时又出现在风陵渡,这样的消息,或许也是天意。他既主动前来,那就别怪她无情了!
君骆白见她面上隐有愁色,斟酌道:“如今,你作何打算?”
语柔撑腮思索,良久,才道:“行军打仗之类我一个女子又能有何看法。不过,他既来了,就省的我再寻上门去。”
尹书凡皱眉道:“那你是打算去找他了?”
掐丝珐琅的三足熏笼中红罗炭燃的正旺,语柔注目一阵,才摇摇头,展颜一笑:“不,我要让他来找我。”
但尹书凡既有意瞒她,那她若要再做谋划,也不是简单之事。现下,还需得去探一探他究竟是何意。
虽然这几日天气冷的让她根本不愿踏出殿门一步,但此时却裹了一件狐裘大氅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还之意毅然决然跨出门槛。
冬季日头落得早些,才刚过酉时天幕就已昏黄一片,偏殿距正殿不过几百步,语柔到正殿后面时已见窗棂映出光亮,显然是已掌起了灯。
果不其然尹书凡还在议论前线的军情。
转过翘起的飞檐,语柔走了两步就停在原地。殿前的李立海见到她前来躬身请安,仍旧是一副如面具般的笑意,却在末了似笑非笑的补了一句:“这位是德妃娘娘。”
面前这个如她一般一身素色的女子也是语柔驻足的原因,那女子闻言略略抬眸,在触到语柔面上时怔了怔,又极快的垂下眼,随着李立海问安道:“皇后娘娘。”
这个称呼让语柔微微蹙眉,身子不着痕迹的向右侧开并没有受她这个礼:“未大婚前语柔当不起娘娘这个礼,若论起来,如今也该语柔给娘娘行礼才是。”
话是这样说,她却是站的好整以暇纹丝不动。
一旁的李立海倒是甚有眼色,看似体贴的上前打破了僵局:“德妃娘娘来给皇上送参汤,但皇上吩咐了不论谁前来都不准打扰。不过穆姑娘若有事来寻皇上,想必皇上是乐意见得。需要奴才通传一声么?”
语柔见尹白竹面色兀的惨白,冷冷一笑,很好。先是淑妃,再是德妃,还差点连太后都得罪了。不知这李立海要给她竖多少敌才满意?
神色愈加冷淡,还未开口,这厢尹白竹却接过他的话头,语气带着几丝恳请:“能否邀姑娘去御花园走走?”
语柔一怔,若有所思的扫过她手中的食盒,点了点头,回头对东莲嘱咐了一句:“你且候在这里,若是皇上出来就告诉她说我随德妃娘娘去散步,一会儿再回来寻他。”
言毕越过闻言身形有些僵硬的李立海,朝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