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沙咒之 鄱阳湖美色(第1/2页)尸经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谣是话中有话。

    張半瞎告诉我,江西蜡尸馆按照尸体贵贱程度将尸体分为金银铜三种级别,不过有能力送尸体来蜡尸的都是财大气粗的富商大官地主,所以级别最低的铜尸也比平常百姓家的木棺土葬“高贵”。他的意思是找到传谣的地方,顺藤摸瓜找到蜡尸馆。

    我说:“你人缘广得很,找人打听打听,比这样不快?”

    張半瞎说:“我以前在天津混,后来搬到安徽,在这结识的朋友不多,有好多都下海捞钱去了。”

    我笑着说:“你看你看,一到关键时候就不行了。在广东你能遇到做书贩的朋友,江西,离这么近,你会没些社会上的朋友?”

    張半瞎说:“长江边上有个捞沙的,我认识,不过,好长时间不联系了。”

    长江边上摆渡载人的,漕帮拖沙的,他们每天接触的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客人,见识广,我说:“或许这些人还真晓得蜡尸馆在哪。”

    張半瞎又说蜡尸馆本就是一个隐蔽的地方,这种敏感忌讳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别人不好的看法。他是要面子的!我倒无所谓,我认为面子不过是人脸一张皮,别人还能撕破脸?

    清末民初的蜡尸馆是坐落在景德镇的,我们打算先向些船家打听蜡尸馆和金银棺材的民谣,如果得不到结果,再去景德镇打听也不迟。我们约定了时间,等四月半出发。

    这期间,蒋刚和小强来找过我。

    上次蒋刚走私银棺材被警察查扣后被神龙公司开除,我当时在南京住院,他就去找过我,商量要跟我后面干。后来我和張半瞎去了广东,他没跟成我,在全椒街心花园附近给一家赌场看场子,这回来找我“哭死哭活”一定要我带他做事。我把去江西的事和他说了,他以为我找借口,一直缠着我,找他妈来说情。

    我说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带蒋刚混?他妈撂话说:“反正他交给你了,天天看场子,总有天要出事。”

    我没办法只好答应,不过跟他提前打了招呼:“你小子胆子要是不够大,现在赶紧趁早歇!”

    蒋刚头直摇,手直摆,拍着胸口跟我保证说:“大哥!你放心!去年,白酒那屌伢子拿刀砍我,我眼可眨的?蹿上去,抓着塞裤裆打!只要你一句话,搞哪个,我上去就干!”蒋刚人不错,就是太操,讲到干架,一身劲!

    我按捺按捺他激动的情绪道:“哎哎!我讲的不是这个。我要你胆子大,是不要怕鬼。”

    蒋刚没想到我说的是鬼,犯了下愣,戏言笑道:“大哥,你真是迷信,哪有鬼?!瞎讲!”

    我说:“没见过不代表没有。”

    ……

    小强来我家是特地看我的,带了四样礼,得知我和張半瞎要下江西,一定要跟我们一起。我说他吃了没事做,他却说他是想趁年轻多跑跑路。我从脑后搓下一把僵皮,说:“你现在要是还长这个,那你保证没心情到处跑了。”

    小强嘿嘿直笑,说了实话:“其实我想和九哥后面长点见识,怕他不带我。”

    我说:“你讲得好玩!他不带你是他的事,你,你找我干嘛?”

    小强说:“九哥不好沟通,你答应带我一起去江西,我自然也能跟着他学些东西。”

    我觉得他真是无趣,好好一个公务员,不坐在办公室安安分分地干自己该做的事,净没事找事。

    下桃集离我这不远,小强要去張半瞎家里拜访拜访他,我只好领着他去了次下桃。下桃地处小集南边,沿着公路后面一条路照直走,过了蛇庄,小烟就到了。由于村子离柏油路远,空气清新,环境好,下桃村前面的大沟,是从小高集前面小集后面一直蜿蜒下来的,最终流入县里南屏河,再北上进襄河,平日里大沟溪水慢流,站在石桥居高临下,人整个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等到四月中,天气开始转热。

    十六号那天上午,張半瞎坐车经过我家门口。他戴着黑色的墨镜,手上提着一个大包,穿着蓝色的运动鞋,牛仔裤,休闲卫衣,搞得像出去旅游一样。

    我笑着问他:“怎么想起来带墨镜了?挺时尚的啊!”

    他摘下墨镜,露出左边的重瞳眼,和我说:“其实我以前一直戴墨镜的,后来搬到全椒,一个人呆的时间久了,慢慢不在意这只眼了。”

    他凝视人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仿佛有两个人在盯着你看,我慌忙转移视线,对他说:“哎哎!你还是戴上眼镜吧!”自那以后,他除了必要时刻,再没拿下过眼镜,性格也……

    我告别他们老两时,我妈和我说:“别戳三捣四的,早点回来。”这话听着耳熟,念书的时候,外婆喜欢说这句话。

    90年代和80年代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人口流动的自由。80年代,在吃粮票(当然90年代初期还是一样),人外出要开证明,不然被视为盲流会被遣送回家,住旅馆接待所要介绍信,不然冻死小龟孙子也没你地方睡的;90年代,不一样,从93年开始,粮票制度取消,随之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由经济越发活跃,出去打工的人逐渐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我们当时赶上国家政策改变的好时光,出省的次数没有限制。

    那时候,马厂车站在全柴对面的一个巷子里(现在改到花园桥旁边,不叫马厂车站,叫花园桥车站)。我们下车后,看到小强一个人在上面加油站旁站着伸头张望。張半瞎不知道小强要和我们一起,看到我朝小强招手,他质问我:“怎么?他也去?”

    小强兴奋地抓起两只大包,冲我们跑过来,一边跑一边笑,说:“我早到了,你们这么迟呀!”

    張半瞎冷冷地问他:“谁让你跟来的?”

    小强很不好意思,憋了半天说不出来话。我只好打圆场,说:“赵小强是想跟着你学点东西,长长见识,像他这种书呆子,一定要多出去走走,正好他喜欢搞鬼呀怪的,说不定以后能借鉴平时累积的素材写篇志怪小说赶超《聊斋志异》呢!”

    張半瞎依然不高兴,可能他觉得蒋刚已经是一个累赘了,还另外拖个鼻涕虫。

    和上次行程一样。汽车到长江边时,天已经黑了一会。我们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当晚在附近找家宾馆住下。第二天,我们把东西全撂在宾馆,空身去江边打听蜡尸馆,结果问了大半船家,没人知道,而且那些人果然是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用河南话说就是:“他们好像不太待见我!”

    长江边漕帮有四种人,一种是渔家,专门从事渔业养殖捞捕活动,在江里有暖流的地方,划块地,丈几丈长网,开春后放鱼放虾,夏至冬至一年能起两回收成;一种是摆渡人,他们主要负责接送过江客人,附带载运货物;第三种是货船船商,那种绿色的铁皮船,体积大,耗油大,常常载着高过船房的货物穿行在江面上;第四种是捞沙人,常常靠在码头江边,将从江底抽出的泥沙往岸上卸。

    我们沿着岸走,捞沙人光着膀子,在江边盛装一包包浊黄色的沙土。这碗饭估计从各拉丹东雪山融化冲刷泥沙带到长江中下游时就开始有人吃了,经过漫长的岁月,应该已经定格成为一种文化的指印了吧!

    我好奇張半瞎怎么从老板娘的嘴里听到的金银棺材传说,觉得这种过于玄虚的传说,十有**是大家讹传出来的。我问張半瞎这事,他和我说:“老板娘为了证明她父亲是灵医赶尸匠,特地拿出73年政府颁的除魔英雄奖状给我们看。”

    我吃惊道:“那时候国家严重反对牛鬼蛇神吧?!还颁奖状?”

    張半瞎说:“事实摆在面前,上头不信,亲眼所见的下头你要相信吧!73年,湖南湘潭闹僵尸,是那女人父亲一手解决的,政府私下里为了表扬她父亲,发了奖状和奖金。”

    我暗暗惊讶,问他:“后来呢?”

    “当时,几个警察不相信,那女人一着急,说了好多闹僵尸的事情,就有金银棺材的事。”張半瞎说。

    我说:“那不直接问她吗?”

    張半瞎说:“问了,不知道,她父亲又去世多年,当时警察案子查得紧,急着要她协警调查,哪有功夫考究?”

    在水上活动的多是以船为家,一天24小时位置不定,吃喝撒拉皆在船上,看到他们在船上起煤炉升一席白茫茫的浓烟我特别羡慕,幻想着要是自己在船上站着多好,于是,我提议坐船在江上跑一圈玩。張半瞎很无语,说:“就我们两个人,玩什么玩?”

    我四周瞟瞟,看到几个女学生围坐在草地上谈笑风生,看模样不比我小多少,大都穿着牛仔裤,屁股翘翘的。我坏笑一下,过去挑逗她们说:“同学们,今天不上课吗?”我相信我有着24K纯男人的成熟味道以及不凡的外貌和健全的审美,一定会深深迷住这些小姑娘。

    她们朝着我笑,我看到有人指着我身后的張半瞎偷笑,張半瞎赶紧转过脸看着南边的江面。

    “今天是星期六,不上课!”看着六个小姑娘笑得可爱,我靠过去和她们胡侃。張半瞎几次往我们这边看,却一直站在那里不动。

    六个姑娘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我凭着我对陶瓷的一点了解和她们聊开。景德镇陶瓷是有名,但在现代中国,要恢复明清时的那种辉煌是很难的,毕竟一个是在封建社会,一个在民主主义国家。不过,再“粗制滥造”的陶瓷外形和色泽都是赏心悦目的,所以景德镇人喜欢逮不识货的外国人,我记得一尊瓷佛像给国人是20块,交到外国人手里价格立马翻上十倍。

    我邀请几个姑娘一起游长江,她们很乐意。張半瞎见我和女学生打成一片,竟然变得十分腼腆,说话结结巴巴的,步子很快,在前面领路。有姑娘悄悄问我:“他是干什么的?看起来好神秘啊!”我怎么说,说他是风水师?说他是祝由师?

    我随便编了话说:“他是名警察。”

    一个叫李燕的姑娘,个子高挑性感,说:“我看他像个军人。”

    另一个就说:“这样的人背后都有好多不为人知的往事,教我历史的老师和他特别像。”

    我怔怔地看着張半瞎的背影,双肩似乎抹了两团无形的白雾,渐渐雾气将他覆盖完全,模糊中,我看见前面站着两个人,皆背对着我,直到一个女学生推我,我才清醒过来。張半瞎已经走到江边,在和一个船家谈价钱。我尾随着女学生们一起上了船,站在甲板上,吹着江风,感觉妙极了。

    張半瞎不忘正事,向船老板打听金银棺材的传说,船家竟然知道,而且还能说出名堂。老板跟我们说,金银棺材的传闻他小时候就听过了,不懂事的小孩淘气,大人喜欢拿棺材里的老妖怪吓人,听说妖怪长着十六只手,头上布满鸡蛋大的疙瘩,常常在雨天出现。老板模样有四十多岁,照他说的推算,金银棺材传闻的流传最迟也是出现在50年代,不过实际应该是比这个时间要早很多。

    天明晃晃的,太阳刺在头顶。有两个女学生认可老板说的话,因为她们也听父母老人说过。她们俩是本地的,一个家住浮梁县,一个家在湖口县,都靠近景德镇。張半瞎继续追问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