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离间之计(第1/1页)权倾天下:千古一后
这拓跋丕也是鲜卑皇族.可因为是远亲.又无过人才干.故一直担任一个小小的宿卫御林统领而不得升迁.
乙浑专权.暗中收买宿卫之士.那些宿卫之士虽都是鲜卑皇族.可大都家境清贫.见乙浑慷慨好施.俱都满心欢喜.他们虽然遵从乙浑之命.可他们却想不到乙浑会有谋反之心.对皇帝和太后却仍是忠心耿耿.只是收受乙浑的好处而已.
贾秀自知其中厉害.曾经数次告诫过乙浑.可乙浑见那些宿卫之士.见到他无不恭敬笑脸相迎.哪肯相信贾秀之言.
见献文帝不升李奕李职.乙浑虽然心中不快.可想到毕竟献文帝退了一步.把掌管禁军的殿中尚书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拓跋丕.心中还是大慰.
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之面.皇帝能折中一下听从大臣的意见.这已经是天大的皇恩浩荡了.乙浑也明白.如果自己再要求献文帝.这会惹怒百官.自己的反相也尽现.这个时候.他还沒作好充分的准备.不敢公开与皇帝对抗.
乙浑想到皇帝寝宫前那些侍卫.平时对他恭敬有加.心中顿时有了底.他认为那个拓跋丕.必也能甘心为他所用.故乙浑跪拜.奉皇帝旨.
当皇帝旨意传到殿中尚书贾秀那里时.贾秀心中大为不快.虽然乙浑保他为吏部尚书.可离他的梦想太尉一职相去甚远.乙浑仍是以丞相之名兼任太尉一职.这让贾秀不得不疑心乙浑不肯放权.并不真心对待自己.
献文帝这招极妙.他本欲以乙浑已为丞相.不宜再兼任太尉为由.准备提拨对皇帝和太后忠心耿耿的中书令高允为太尉.但冯太后即时阻止了献文帝的想法.
冯太后以为.如果此时免去乙浑丞相一职而任用高允.因高允与乙浑素不相合.故乙浑必以为皇帝欲夺其权而架空他.如乙浑生疑.他极有可能提前谋反.虽然不一定能夺得天下.但皇帝和太后肯定不保.
献文帝从太后之言.不削减乙浑太尉一职.更是出人意料地驳斥了乙浑提出的以贾秀代其太尉一职的奏章.
这也是献文帝急中生智而走出的一步妙棋.乙浑虽然欲提贾秀.可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得太后指点.献文帝看出了乙浑的权欲心极大.虽然矫诏已自封丞相.可仍舍不得太尉一职让给他人.
献文帝以贾秀相貌丑陋为由.拒绝了乙浑提出的由贾秀代其太尉一职的提议.乙浑事后心中反而变得高兴起來.他认为这是皇帝信任他.仍令他兼任太尉.由于是皇帝亲口所说.他也对贾秀可有所交待.免得贾秀对已不满.
献文帝的以貌取人.显得他仍是孩童般地稚气任性.这让乙浑越发不把献文帝放在眼中.更增加了他的骄狂傲慢之心.
他哪知道.献文帝这看似孩童般的一招.其实是献文帝得太后指点而急中生智想出的一步妙招.他巧妙地在乙浑和贾秀之间.安插下了一棵仇恨和种子.
冯太后教诲献文帝.眼前因为情况特殊.决不能杀贾秀.以防乙浑起疑.直接逼反了乙浑.但贾秀多谋.乙浑之策常出于贾秀.故贾秀又不得不得.
献文帝左右为难.冯太后意味深长地告诉献文帝.如贾秀杀不得.不妨引为已用.若贾秀背叛乙浑.则双方实力此长彼消.皇帝的胜算又多了一筹.
献文帝对太后之言将信将疑.他认为贾秀和乙浑沆瀣一气.怎么可能把贾秀收为皇帝所用呢.
冯太后告诉献文帝.言贾秀依附乙浑.只不过是看乙浑势大.欲借助乙浑來达到自己高升的目的.乙浑欲反.贾秀助之.也只是为了一已权欲之私.若乙浑谋反成功.依贾秀之功必为丞相之职.
然乙浑即使为帝.他必疑贾秀也因权大而惧怕贾秀仿效他.反过來对他也构成威胁.故乙浑必然也会防着贾秀一手.
冯太后看出了贾秀和乙浑间虽然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但各有所需.只是因为皇帝和太后在.所以在同一个目标下.各自的防范之心才沒表露出來.冯太后要小皇帝好好想想.如何利用贾秀和乙浑内心的矛盾.來离间两人.收买贾秀.对付乙浑.
乙浑哪有冯太后这么睿智的眼光.他见献文帝如此安排.虽然金殿之上心中有所不快.可退朝回府之后.细思之下.却不禁大为高兴.
贾秀则大不一样.他已经认定.以乙浑之权势.太后又懿旨言小皇帝虽然亲政.可并无治国经验.凡事皆由乙浑作主.小皇帝根本不可能拒绝乙浑的奏章.
贾秀本也认定.乙浑已为丞相之职.自古以來.凡任丞相事者.皆不可兼任三公.他认为.就算乙浑不保荐自己为太尉.皇帝和太后也可能要按祖制.夺其太尉之职.最有可能由皇帝和太后信任的中书令高允担任.
若高允担任太尉.则太尉、司徒、司空皆为忠于太后与皇帝之人.按汉、晋制.丞相虽然位高于三公.然三公却分管天下之事.三公齐心.权力不输丞相.故贾秀才向乙浑提议.由自己來提任太尉之职.以防对手实力增加.
他沒料到.非但自己沒能当上太尉.中书令高允也沒当上太尉.故贾秀心疑.皇帝既然亲政.虽然大事俱决于乙浑.但乙浑既任丞相又任太尉.这不合礼制之事.必定要改.而今居然毫无变化.太尉之职.竟然仍是由乙浑担任.
贾秀想到.这必是乙浑以势欺压小皇帝.而小皇帝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当着百官面宣布.太尉之职仍由乙浑兼任.贾秀认定.这必是乙浑不肯放权.故而假借皇帝之口搪塞自己.
贾秀心中郁闷.虽然自己被提为吏部尚书.可掌实权的殿中尚书之职却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拓跋丕.而李奕竟然仍居其位.
贾秀疑这是乙浑怕自己尽掌禁卫兵权.日后难以驾驭.故意而为之.故而心中对乙浑渐生不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