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送口粮来啦 ...(第1/2页)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76、送口粮来啦

    夏天和秋天是老百姓辛苦也喜欢季节。刚忙活完第一茬庄稼,很就又是秋收。秋收季节很美,田间地头一片绚丽,火一般高粱穗,沉甸甸玉米棒子,金灿灿稻谷。风调雨顺又一年,看着地里马上就要成熟庄稼,乡亲们饱经风吹日晒脸庞上,露出诚挚美笑容。

    天公作美,收获日子一直是太阳公公高高挂好天气。经过半个多月辛苦,地里庄稼全部收进了村子里粮仓。见下半年肚皮有了着落,放松下来村民们这时才感觉到满身疲惫。

    芽儿家,除了杜奶奶和芽儿外,家里其他人个个都跟扒了一层皮似,又黑又瘦。农忙后那几天,皓轩也跟着一起去地里抢收庄稼。这一番忙活下来,这小子终于明白过来,干家务活虽然有点丢人,有点琐碎,但真好轻松,还是妹妹疼自己啊。连张泽远经过这大半年劳动,也比刚来时候壮实了很多,手掌上早就磨出了厚厚老茧。如果他不开口,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个知识分子,活脱脱一个地道庄稼汉。

    看着杜爷爷他们个个又黑又瘦,杜奶奶和芽儿心疼不得了,每天变着法子给家人做点好吃。可是这个年代物资毕竟贫乏很,一时半会他们是胖不了了。芽儿每天起床梳小辫子时候,透过那面小小镜子,见到自己白白嫩嫩小脸依旧有着婴儿肥,不知道怎么,就心虚不得了。

    芽儿想法大人们不知道,他们现可是累并乐着,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按照杜爷爷说法就是,“如果老天爷年年这么给面子,能风调雨顺让老百姓能有个好收获,我做梦都能乐醒”。

    地里庄稼都收回家,村民们松了一口气,但并不代表着就可以休息了。他们要忙事情还有很多,要把地里庄稼杆子全弄回来,要一遍又一遍细细耕地,要给贫瘠了不少田地施肥,还要准备播种。不过,这些事情倒是没有那么急了,有些农活还要看节气,可以慢慢来。

    村子里小学,从夏收一直放假到现,中间也没有开过课。现庄稼也收回家了,村长又开始张罗着让孩子们开始上课事情来了。他把自己想法跟村民们一说,出乎他意料,村民们都十分同意村长提议。

    以前还有不少村民会说说闲话,说让孩子上学是白费功夫,孩子有那上学时间还不如去山上摘俩野果子让家人尝尝呢。可是,过了这大半年,尤其是这忙几个月,这些家长们可是真实感受到,这孩子一上学,可是真懂事了。去年时候,这群孩子一到农忙时候,又是撒泼,又是耍赖想着少干一点。可是今年不一样,都争着干抢着干,压根不用大人吩咐。回到家里还会给累了一天长辈们捏捏胳膊捶捶背什么,说是听张老师说了,这样能让长辈们舒服点。

    孩子们这一番变化,可是让这些朴实乡亲们乐坏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家里孩子们个个听话孝顺,可不是他们大福气。想通了村民们可是个个支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再说了,就是上学也只是上半天,也耽误不了家里活。

    既然村民们都同意这个时候开学,村长也很干脆。得,听说按照城里人说法,今天是星期六。上学一般都得按照这个星期几算,他也跟着流行一回,后天,也就是星期一正式开学。

    杜爷爷一听村子里学校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开始担心起几个外孙来。几个外孙好不容易上了大半年学,杜爷爷可不愿意他们给耽误了。

    这天中午吃饭时候,杜爷爷正跟杜爹他们唠叨这事,想着要不就让杜爹再去把几个外孙给接过来。结果,这人果真是经不住念叨,说曹操,曹操到,杜爷爷话音还没落下,院子里就有人喊,“外公,外婆,你们吃饭了没有,俺们又都回来上学啦”。

    皓宇、皓轩俩人反应,跑出去一看,大小江、大小海,四个表兄弟齐刷刷从大姑父赶牛车上跳下来,身上还背着王奶奶送给他们书包。

    杜爷爷对停好牛车大姑爷问,“你们来可正是时候。村子里学校马上就要开课了,俺们正商量着明天就去接他们几个过来呢”。

    老实大姑父憨厚一笑,跟着杜爷爷进了屋子,边走边说,“其实,俺们家也琢磨着呢。这地里活都忙差不多了,剩下孩子们也干不好,想着学校也该开课了,就送他们过来看看”。

    姑爷带着孩子们上了门,杜奶奶和杜妈忙着去厨房再弄点饭菜,杜爷爷和杜爹他们就跟大姑父寒暄。杜爷爷听大姑父这么一说,“就是,让孩子多认几个字没有坏处。跟书上学学做人道理,将来也能明理、孝顺”。

    “可不是,上次孩子们回家,变得可勤了。孩子他娘高兴不得了,说还是把他们送过来,让你老帮着给□□。他们也能多认几个字,将来肯定亏不了”,大姑父说起孩子们变化高兴不行,这老丈人就是会□孩子,这才大半年工夫,孩子们懂事了、勤了,跟换了个人似。

    “俺送大江他们过来时候,顺道还拐到小松他们家里一趟。小松和二妹想法跟俺们一样,也想着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几天学,认俩字。这不,就让俺把几个孩子一起给送过来了。以后这几个孩子还劳你老费心了”,大姑父郑重说道。其实说实话,这话刚开始他还真有点不大好说出口,这不是让老丈人给自己养孩子吗。可是为了孩子们好,他还是硬着头皮说出来了。

    “这有啥麻烦,他们几个可不得叫我外公,叫芽儿她爹舅舅,这里可是他们外公家”,杜爷爷对两个姑爷如此明白事理,十分高兴。

    这边姑爷老丈人,妹夫大舅子寒暄着,那边杜奶奶她们手脚麻利又添了俩菜给端了上来。

    吃过饭,杜奶奶也知道了姑爷来意,看了看旁边又玩到一块去几个皮小子,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来,“你把大江、小江他们都送过来了,家里那个小咋办?孩子他奶奶给看着?”。

    大姑父听丈母娘这么说,黝黑脸庞竟然能看出来突然变红了,“那个啥,嗯,俺娘那里也不太方便。反正孩子现还小,也动不了,平时就放家里,中间让孩子他娘回家两趟喂喂孩子,换换尿布什么就行。大伙不都是这么过来么”。王大友觉得自己实是不好意思说自家老娘不愿意帮忙。他知道自家老娘不大喜欢自己,也不太愿意帮自己家看孩子。这老丈母娘可是整整照顾了孩子他娘一个月,家里两个大也这里住了大半年。

    听大姑父这么说,除了芽儿外,别人反应到都不大。这年头家家户户都这样,大人都整天忙着多挣点口粮呢,可没有那个闲情专门家看孩子,孩子们都是放养长大。家里有老人还好一些,家里要是没个长辈可不就是把孩子放炕上,锁家里,中间回家看两趟就行。

    见爷爷他们都一副习以为常样子,芽儿也知道这可能是普遍现象。相比较而言,自己小时候可以算得上这个时代幸福孩子了,那时候奶奶可是整天抱着自己呢。

    不过,大家习以为常归习以为常,杜奶奶到底是不放心那个自己照顾了一个月孩子。自己孙女能干很,现又有几个外孙子帮着,家里也不用自己操心,杜奶奶想到这里,对大姑父说道,“干脆下午我跟你一起回去算了,我给你们看孩子去”。

    “啊,娘,你要去给俺看孩子!那这里咋办?这一大家子老老少少,要是只靠着嫂子,可不得耽误嫂子挣工分”,大姑父很是感激杜奶奶,可也不能让丈母娘把这里一丢,跟自己回去啊。

    杜爷爷他们倒是很赞同杜奶奶这个提议,虽说大伙都那样养孩子,但有人专门照看着,到底是能放心不是。再说了,家里还有个小当家呢,乱不了。

    见大姑父还要推辞,杜爷爷拍板了,“行了,大友。这事就这么定了,咱家小芽儿能干着呢,你娘不家,家里也乱不了。前些日子你娘你们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家里还不照样好好”。

    “就是,爹,你就答应吧,俺也不放心弟弟一个人家呢。俺跟你说,芽儿妹妹可能干了,不过她都是支使俺们团团转,她只负责动口,动手都是俺们”,大江接着杜爷爷话头劝道。

    王大友见老丈人都拍板了,大舅哥他们也都不反对,也就不再推辞,他也不放心把小儿子扔家里呢,可是又不想耽误两个大上学。

    事定了下来,吃过午饭大姑父就要拉着杜奶奶往家里赶,家里还忙着呢。不过,这时候大姑父才想起来牛车上那几袋子粮食还没有卸下来呢。

    准备送女婿出门杜爷爷,见自家姑爷从牛车上卸下来几袋子粮食,不由问到,“大友,你这是干啥呢,咋还拉粮食过来啦”。

    “爹,这是俺跟孩子他娘商量好。这几个皮小子能吃很,他们都这里白吃白住大半年了,俺们送点口粮补贴补贴算啥。粮食也不多,等有空俺再送过来,这两袋子是俺家,那两袋是二妹家”,大姑父笑了笑,孩子们这里白吃白住,他都不好意思了。

    杜爷爷见大姑父都这么说了,也不再推辞,那几个小子确实能吃很呢。要不是有小孙女偷偷贴补着,家里粮食压根就不够吃。再说了,自己要是推辞话,估计这个实诚大姑爷下次就不敢送孩子们过来了。

    杜奶奶一走,家里有芽儿这个小当家,再加上有几个好帮手,一家人日子也过顺顺当当。杜奶奶不家里,所以平时家里也没有个大人,几个皮小子突然生出一种老虎不家,猴子称霸王冲动。不过,没等他们过一过霸王瘾,芽儿就给他们上紧箍咒了。

    这芽儿紧箍咒一上,他们一个个都老老实实,该干啥干啥,上午上学,下午干活,不敢随便捣蛋。不老实不行啊,芽儿上面可有杜爷爷这个如来佛祖帮她压着呢。他们这几个皮猴子,怎么也翻不出杜爷爷五指山。兄弟几个只好任命继续被芽儿压榨日子,距离他们翻身做主遥遥无期。

    9月份,清河湾这个小山村李,村民们还沉浸丰收喜悦中。但远千里之外京城,京城上空却弥漫着一种紧张压抑气氛,全城到处戒严,上层人士讳莫如深,平民老百姓人人自危。

    不过,很,京城老百姓就通过门后面安装小喇叭知道了事情原委,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阴谋暴漏了。9月13日以后,京城政治格局越发隐晦复杂。普通老百姓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行一步。

    翟家,翟耀辉这大半年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爷爷他们下落。可自从上次从发小那里得知了一些关于爷爷他们消息外,再也没有任何关于他们消息。随着时间推移,翟耀辉越来越担心,虽然他不停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可是现政治形势越来越紧张,爷爷他们大半年了仍旧音讯全无,翟明辉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去想那个坏结果。

    这天,从外面回来翟耀辉,刚进了院子,竟听见屋子里是一片欢声笑语。因为爷爷和父亲事情,家里这大半年一直是气氛压抑,好长时间没听见过笑声了,难道是?

    想到这里,翟耀辉步走进屋子,客厅正中端坐,脊背笔挺两鬓灰白老人不是自己爷爷又是哪个?爷爷旁边那位笑温文尔雅不正是父亲。

    翟明山刚安慰完老伴,正听老伴夸孙子长大了呢,就见老伴口中长大了孙子大跨步进了屋子。见跟他身边时间长小孙子,短短大半年时间,脸上青涩已经消失无影无踪,取而代之是满脸坚毅。果真是玉不琢不成器,孙子长大了、成才了,翟明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