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飞机史话(第1/2页)奋斗之第三帝国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罗森海姆以西五公里处是德国空军风洞研究室.掩盖在这个无恶意而难懂的名称之下的是第三帝国的最高机密.

    “蝉噪林愈静.鸟鸣林更幽”.大轿车穿行在蜿蜒的林间公路上.不时有空军的大型工程车从对面经过.道路只容两辆车经过.每当这时.大轿车只得给那些牛逼哄哄的专用车让路.

    有一辆拖挂车上拉着满满的电线杆子.有意把大轿车逼进路边的水沟里.制造这场恶作剧的士兵们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大轿车七拐八转.经过好几处检查哨.最终在一排灰色二层小楼前面停下來.值班军官向里面打了个手势.十几个军官和科学家一窝蜂从楼里涌出來.在楼前站成一排.

    空军司令米尔契走到轿车前.车门开了.贝洛跳下车站立在车门旁边.元首矜持地跳下车.环视四周.一个指头一个指头上脱下手套.扔给后面的冉妮亚.

    冉妮亚正好遇到一个熟人.惊喜地与她打招呼.一只手套打在她的脸上.另一只越过肩膀.恰好飞进咧嘴大笑的施佩尔嘴里.

    戈林从楼里走出來.他比元首仅仅早到了半个小时.戈林走向元首.向紧跟在元首后面的约德尔瞅了一眼.后者知趣地后退一步.脚后跟踩到施佩尔的脚尖上.施佩尔本能地后退一大步.正在环顾左右的鲍曼一头撞到施佩尔的大脑袋上.

    元首与米尔契热烈握手.米尔契引领元首到列队欢迎的队伍前面.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人乐呵呵地走出队列.元首向他伸出手.对方却与元首拥抱:“您好.我的元首.我日夜盼望您的到來.”

    “您好.梅塞施米特先生.见到你非常高兴.”两人嘴和手都互吹互拍着.

    梅塞施米特是赫赫有名的德国战斗机开发和生产商.梅塞施密特的前身为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1927年.威利梅塞施密特以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身分加入了公司.改名为梅塞施密特公司.

    梅塞施密特公司成为德国空军最主要的飞机供应商.提供的飞机包括著名的Bf 109战斗机和Bf 110战斗机.这些飞机都成为了德国空中力量的主力军.

    梅塞施密特精力充沛.敢作敢为.思想超前.这造成两个极端:一方面.他成功研发了德国主力战斗机.同时也有几个较为失败的作品.比如Me 210重型战斗机.这架本來要取代Bf 110战斗机的飞机.却因为本身的缺陷差点导致公司解散.

    梅塞施密特转而研发喷射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在亨克尔主导下研发用火箭驱动的飞机-Me 163战斗机和史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Me 262.进入1942年.随着美国越來越露骨地支持德国的敌人.他雄心勃勃地着手研发名为“轰炸美利坚”的Me 264轰炸机.

    接下來的一位让李德心情沉重.德国发动闪电战的法宝是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斯图卡伴随着尖利刺耳的警报声的黑色身影.给西班牙、波兰、法国、比利时、荷兰、北欧、巴尔干和苏联地面上成群结队后撤的军队和难民带來了数不尽的恐惧.

    眼前站着的就是容克斯公司设计师赫尔曼鲍曼.德国发展俯冲轰炸机.离不开容克斯和乌尔德.前者在1935年去世.后者在去年自杀.但他们给德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容克俯冲轰炸机和运输机.

    相对于传统的大型“水平轰炸机”而言.小型的“俯冲轰炸机”的攻击精度和成本有明显的优势.俯冲轰炸方式能够利用俯冲减小或消除投掷的炸弹向前的惯性.从而有效提高炸弹命中率.当然.这要求飞行员技术精湛.

    为了调节气氛.李德指着戈林和鲍曼拍着赫尔曼鲍曼的肩膀打趣道:“你的父母真会给你取名字.帝国的两位政治局委员的姓名你各占了一个.”

    在一阵轻笑中.赫尔曼鲍曼脸红得像煮熟了的虾米.这个最有才华的设计师显然不善于人际关系.对这么个浅显的玩笑竟然找不到应对的话.

    接下來是留着斯大林式大胡子的道尔尼.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航空工业企业家.道尔尼为德国纳粹研制水上飞机和轰炸机.道尼尔公司研制出Do-17型轻型轰炸机.它呈上单翼结构.机身细长.因此被称为“飞行铅笔”.

    李德关切地问道:“你研制的Do-335“箭”式快速战斗机进展如何.”

    道尔尼的秃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喃喃道:“我沒有完成元首交给我的任务.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題.每次加速时.飞机抖动得非常厉害.发出爆裂声.快要散架了.”

    李德轻声告诉他:“那是音障.”说完走向研制德国He111中型轰炸机的古尔特兄弟.

    元首简短的一句话.仿佛平静的湖水里投进了一颗石头.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万万沒有想到元首竟然知道这个超前而深奥的专业术语.对元首由于非常敬佩而愕然.像一尊尊石雕一般.

    李德也在发愣.不知道怎么从脑海深处蹦出來这个高深答案.好似有神启一般.

    道尔尼的脸上的五官扭曲成一团.最先反应过來:“什么是音障.”

    李德手准备伸向瓦尔特古尔特.这时扭头回答:“音障是指飞行器速度接近音速时.会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造成震波.进而对加速产生障碍的现象.进入超音速后.航空器前端起会产生一股圆锥形的音锥.在旁观者听來有如爆炸一般.称为音爆或声爆.”

    李德与齐格弗里德古尔特握手.戈林轻声提醒他忘记了瓦尔特古尔特.李德醒悟过來.一手抓着一个.反正是弟兄俩.古尔特兄弟俩都向他伸出双手.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李德与亨克尔热烈拥抱.德国111中型轰炸机就出自他的手.除此之外他从1935年起与火箭专家布劳恩合作研制火箭飞机.1937年研制成的He-112火箭飞机 .单独使用火箭发动 机试飞成功 .1939年研制的He-176.飞行时速达880千米.

    后來亨克尔又与奥海因合作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涡轮喷气发动机.于1939年8月27日成功试飞.飞出了500米的距离.元首对他、也面向飞机厂和空军高级军官许以如下期许:

    “德国的城市每天都在遭到轰炸.你们的亲人在遭受煎熬.我们需要新式飞机.喷气式战斗机.你们要通力配合.在三个月内研制成功.你们有沒有信心.”

    “有.”参差不齐的声音.“大声点.”“有”不仅航空企业家们.连对飞机制造一窍不通的军官们都高声回答.

    李德期待的目光扫视过他们.淳淳教导:“战争的胜利.德意志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都在你们的肩膀.你们要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就得必须研究和突破音障.如果有谁能解开这个禁区.他就在航空史上建立了一座丰碑.将会永远载入史册.像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一样.”

    戈林盯着他们威胁道:“我们已经将海军和陆军科研机构纳入战时体制.这也适用于空军.成绩卓著的重奖励.成绩平平将受到惩罚.如果有人出工不出力.海军的那个博士就是下场.”

    元首一行进入大楼.一楼左手大厅是航空博物馆.李德谢绝了大家的陪同.只领着鲍曼、副官、冉妮亚与丽达参观.

    自古以來人类就怀有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愿望.但是由于科技水平低下.人们也只能将对于飞行的向往寄托于梦想和神话之中.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坐飞毯遨游天空无不体现着人们对飞行的憧憬.

    为了像鸟儿一样翱翔天空.无数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巴黎埃菲尔铁塔修出來后.又成了无数高空探险者者的乐园.最著名的是一个裁缝制造了一对大翅膀.站在二层平台上振臂一呼后跳入蓝天.在空中打了个转后径直冲向地面.在地上砸出一个深坑.

    蒸气机的内燃机发动成功后.人们对飞行的设想和探索日益高涨.每过一天.报纸就会登出牺牲者的姓名.

    1896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报纸看到一条消息:德国的李林塔尔因驾驶滑翔机失事身亡.这个消息对他们震动很大.弟兄俩决定研究空中飞行.

    莱特兄弟开着一家自行车商店.他们一边干活挣钱.一边研究飞行的资料.三年后.他们掌握了大量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决定仿制一架滑翔机.

    他们首先观察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动作.然后一张又一张地画下來.之后才着手设计滑翔机.1900年10月.莱特兄弟终于制成了他们第一架滑翔机.并把它带到离代顿很远的吉蒂霍克海边.这里十分偏僻.周围既沒有树木也沒有民房.而且这里风力很大.非常适宜放飞滑翔机.

    兄弟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滑翔机装好.先把它系上绳索.像风筝那样放飞.结果成功了.然后由威尔伯坐上去进行试验.虽然飞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來到吉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弟兄俩非常高兴.但并不满足.他们想能否制造一种不用风力也能飞行的机器.

    兄弟俩反复思考.把有关飞行的资料集中起來.反复研究.始终想不到用什么动力.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有一天.车行门前停了一辆汽车.司机向他们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车的发动机.弟兄俩灵机一动.能不能用汽车的发动机來推动飞行.

    从这以后.弟兄俩围绕发动机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测出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是90公斤.于是.他们向工厂订制一个不超过90公斤的发动机.但当时最轻的发动机是190公斤.工厂无法制出这么轻的发动机.

    后來.一名制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知道了这件事情.答应帮助莱特兄弟.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工程师果然造出一部12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发动机.

    弟兄俩非常高兴.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样利用发动机來推动滑翔机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们终于把发动机安装在滑翔机上.不过是在滑翔机上安上螺旋桨.由发动机來推动螺旋桨旋转.带动滑翔机飞行.

    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 经过无数次失败.兄弟俩偏不信邪.越挫越勇.

    “咬住青山不松口.立根原在破岩处.千磨万击不松口.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是这们的写照.

    这天下午.兄弟俩先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在木头上的铁轨.并有一定的斜度.好让飞机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们制造的飞机.放在铁轨上面.

    最后是由谁先飞的问題.兄弟俩争执不下.只好用抛硬币的方法.由威尔伯先飞.

    威尔伯上机后.伏卧在飞机正中.一会儿便发动飞机.发动机传出轰鸣的声音.螺旋桨也慢慢地转了起來.

    飞机在斜坡上刚滑行3米.就挣脱了结在后面的铁丝.呼啸着升到空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