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胜券在握(第1/1页)紫阳
张洞之闻言转头看向莫问.见莫问面色阴沉.猜到蒲坚和吴吉儿可能做了某些令他失望之事.亦猜到莫问此举背后的深意.
“时候不早了.早些歇了吧.”莫问冲张洞之说道.
张洞之点头过后闭上了眼睛.
张洞之是朝中重臣.每日都要上朝议事.但此前他双腿受伤.已经差人向朝廷告过假.故此不需早起.一觉睡到辰时.
在张洞之熟睡之时.莫问并未入睡.他已经是金仙之体.可以睡亦可以不睡.他一直在思虑该如何与无名相见.但思虑良久亦不曾想到很好的办法.按照尊卑辈分.无名是应该主动拜见他的.他只能等待无名解开心结主动來见.
辰时.钦差与御医來到.带了大量礼物和药物.按照规矩皇上是不曾亲自探望生病或受伤的臣子的.只能派人传达问候.
见到张洞之健步如飞.钦差和御医几乎惊掉下巴.张洞之心存炫耀.便告知是自己的仙人挚友出手医治.如此一來莫问在张府的消息便传入宫中.
午时不到.皇上亲临.
时隔多年.当年的孩童已然长成了朗朗青年.张氏一门跪接皇上.皇上道了句‘起身’.快步走到站在檐下的莫问面前.深揖于地.“司马奕拜见先生.”
“福生无量天尊.皇上万寿.”莫问微笑点头.他曾为王府西席.亦就是两位王子的老师.司马奕待之以先生之礼.令他甚是欣慰.
“一别多年.无有先生消息.学生昼夜挂念.得知先生鹤驾在此.特來请先生往宫中一聚.”司马奕恳切邀请.
“皇上相邀.却之不恭.皇上先行回宫.贫道随后便去.”莫问接受了邀请.
“车驾在外.愿与先生同乘.”司马奕侧身抬手.
“道士不得骑马坐轿.皇上先行.贫道不会滞后.”莫问微笑摇头.与皇帝同乘乃莫大殊荣.但他不愿招摇过市.更不愿抛头露面.
皇上见莫问坚持.只得先行.临走之时冲张洞之说道.“申时寡人于太正殿设宴.老将军莫要误了时辰.”
张洞之拱手答应.待皇上走后饶有深意的看了莫问一眼.他不曾获邀参加午宴.说明午宴很可能有周太后在场.
莫问自然知道张洞之为何看他.无奈的看了张洞之一眼.转身回房.
张洞之随后跟入.再度坏笑.
“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莫问摇头落座.他与周贵人是清白的.这也是他明知午宴会有周贵人在场还受邀参加的原因.修为越高.行止就越洒脱.越不在意旁人如何看待.
张洞之哈哈大笑.甚是得意.
一刻钟之后.莫问现身皇宫宫门之外.等了片刻皇上的仪仗方才來到.皇上下车.与莫问并肩进宫.
皇宫巨大.廊道幽远.二人行走之时莫问与司马奕随意交谈.司马奕虽然略有紧张却应答得体.条理清晰.随着交谈的深入.莫问发现司马奕多有少年高傲心性.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较为武断.但这也算不上什么毛病.少年就要有少年的样子.
未时开席.周贵人果然到场.
周贵人较莫问年纪要大.虽然一直养尊处优.却多有琐事烦心.故此老态已现.但她在宫女的陪伴之下迈步进门之后冲莫问展颜一笑.还是令莫问心头大暖.只要谨守礼度.男人和女人还是能够成为朋友的.
礼数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周贵人碍于礼数中途退席.临走之时冲皇上点了点头.皇上亦点头回应.
莫问在旁看的真切.知道周贵人在向自己的儿子示意要礼敬于他.而皇上则点头让她放心.
“敢问先生如何看待天下大势.”司马奕拱手请教.
莫问闻言沒有立刻答话.沉吟片刻摇头说道.“贫道乃方外之人.远离尘世.于当今天下格局并无了解.”
司马奕听莫问如此回答.面上露出了失望神情.转而又问.“学生愧居大宝.心中不安.惶恐得失.先生可有示下告诫.”
“自强保身.以德服人.”莫问说道.他所说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治国安邦的良策.自身不强不足以立威.无有德操不足以服人.
司马奕闻言连连点头.“先生所言.学生定会牢记心中.”
莫问微笑点头.虽然司马奕说的郑重.他却并不认为司马奕能够做到.因为此事尺度很难拿捏.
宴席毕了.司马奕沒有再请教莫问军国大事.而是求问长寿之法.他的兄长年纪轻轻就驾崩亡故.这其中固然有丹药中毒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其自身体质羸弱.
对此莫问并沒有拒绝.传之简单的呼吸吐纳之法.对于法术却不曾传授.皇上是一国之君.不能沉迷于对玄奇异能的追求.
晚宴人数甚众.将帅文臣共有二十余人.莫问不喜这种场合.不待散席便起身告辞.
皇上殷切挽留.莫问只是要走.张洞之亦告罪退席.与莫问同出宫门.
“你将那李公浩放了出來吧.”张洞之说道.
莫问闻声转头.张洞之出言说道.“我先前已经向皇上请了圣旨.你不放他们出來.内侍如何能够宣旨.”
“是何旨意.”莫问问道.
“命他戒酒.若是有违.尽诛九族.”张洞之说道.
莫问闻言微微皱眉.张洞之之所以有此等举措.乃是因为他不日即将统兵北伐.希望能在出征之前帮他将此事办好.
“我差人查过.此人甚是仁孝.若是以其家人性命威逼仍不能令其远离杯中之物.那你再做什么亦是徒劳.”张洞之说道.
“言之有理.”莫问点头赞同.治乱世用重典.对于李公浩这种嗜酒如命的人.也只有这种办法可能令他戒酒去瘾.
圣旨当晚便到得李公浩府邸.李氏一门被禁足一日尚在暗自惊惑.再接到这样一道圣旨.更是忐忑惶恐.莫问唯恐李公浩克制不住自己而再度饮酒.便分出元婴昼夜看守.
与莫问的变通不同.孔雀王此时毫无进展.那名为屈正的好霪之人乃是一处偏远县城的富户.不过三十几岁.长的很是潇洒.家有祖传盐井一口.置得田产千顷.侍妾倒是不多.不过七人.但此人并不只于家中霪乐.而是游手好闲.每日游走于市井街头.但凡有些姿色的.不论老少.亦不问是待字闺中还是已为人妇.都会想方设法谋求染指.但此人有个特点.绝不强逼威吓.只以盐巴和银钱利诱.
秦国此前经历了连年战乱.百姓生活的异常清苦.很多女子要么迫于生计.要么爱慕虚荣.但凡被他看中.无一逃脱.都会与这霪人行那苟且之事.以求盐巴银钱.由于此人不曾威逼强迫.加之出手阔绰.本地官府便來了个民不告官不究.任由他胡作非为.
孔雀王來到此处便守在了屈府门外.只要屈正出门就跟随左右.竭力苦劝.晓之以理试图感化.但屈正并不买账.每每让人殴打驱赶于他.孔雀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跟随劝解.不让他有行那霪事的机会.
多次殴打之后.孔雀王不伤不死.此事令屈正大为惊恐.知道孔雀王乃有道高僧.便不敢再殴打于他.但那一干缺了衣食柴米之人却不管那么多.在这青黄不接的夏天.屈正不曾与其妻其女行那苟且之事.他们便无法果腹求生.到得后來.孔雀王成了过街老鼠.惨遭万夫所指.经受千人唾骂.
世间除了美好还有黑暗.不是每个男人都有一腔热血.不是每个女人都有礼义廉耻.肮脏之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虽然屈正猜到孔雀王是有道高僧.但见孔雀王遭受唾骂殴打并不还手.时日一久也就不再怕他.任凭他就站在旁侧念经.亦与形色妇人交合不误.
眼见佛法无效.孔雀王只得使用神通.就在屈正与一洗衣妇人自河边野合之时.他将那妇人变成了一具白骨骷髅.
那妇人自然不是真的变成了骷髅.这只是孔雀王神通造成的幻像.他希望以此让屈正明白红颜终会变成白骨.美人迟早只是一具骷髅.
屈正受惊过度.惨叫一声晕死过去.由府中下人抬了回去.
就在孔雀王绞尽脑汁试图度化屈正之时.莫问已经离开晋国前去寻那名为李诗韵的妇人.李公浩在经过了多日的痛苦煎熬之后已经彻底戒酒.对于一个顾家之人而言.这世间沒有什么比家人的性命更宝贵.若是家人的性命受到威胁.什么嗜好都能戒掉.
莫问离开之时张洞之已经统兵出征.知道莫问要走.周贵人照例送來了一盒点心.这点心仍然是她亲手制作.虽然仍然很是难看.味道却较此前的几次好了许多.
屈正沒有被吓疯.自床上躺了几日便重新下地.再次见到女人.屈正如见鬼魅.惊恐闪避.再也不会上前调戏引诱.
孔雀王见状大感欣慰.莫问见之亦缓缓颌首.孔雀王终于明白有些时候和平的劝解远不如出手严惩有效果了.
就在莫问以为孔雀王要成功度化屈正之时.屈正开始摸那些俊美少年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