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始知伶俐不如痴(下)(第1/1页)始知伶俐不如痴

    第五文学

    一进來院中情景儿悉入人目.从脚下蜿蜒而去的一条鹅肠甬道直达房门檐下.两侧是几近沒踝的杂草.空旷旷院内的那棵冠幅广展的菩提树便尤为的打眼.树冠亭亭如盖.下垂如须.枝叶扶疏.浓荫覆地.

    树下有枯井一口.旁有桔槔(gao)辘轳①一类的物什闲置着.只是颜色枯黄晕渍.不知被风吹雨打了多少个年头.这一番与世隔绝.洗尽尘世繁华的悠然僻静.让我日日担惊惶然的心.莫名的流露出一些羡慕和倦意.

    “小姐.快别看的这样专注入神了.这山腰子的秋风最是伤人.逛了一上午.别再是受凉闪了汗.还是快些进去要紧”.纤云或是被我的默然惊到.攥在我小臂上的手指微微的紧了紧.亦不忘对跟于身后的闻松道:“你去把那些歇息的婆子喊回來.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沒歇够别仗着主子好性子就这样不知分寸的”.

    “她们毕竟上了岁数.比不得咱们年轻人脚力足.不用对他们过于苛刻”.我幽幽的收回了打量的视线.瞄一眼闻松远去的背影.不免借机转移话題的指着院子笑道:“怎么说來也是一祠住持.住在这样简陋的院子内.是不是平日里太过于怠慢了.”

    “那是小姐想的多了.这娘娘庙的掌门住持李居祥道长.传说为天师府大真人第13代传人.属正一派分支周祖灵宝派.与居住院中的祠主陈恪道长乃是一门师兄弟.九年前万岁爷下令重修元君祠.又御赐了“敷锡广生”匾额.來此游赏的人才日渐多起來”.纤云顿了顿.低头细想了片刻.继续道:“听说那陈道长.一心专于修行.意在归隐.故这祠中烦杂琐事便一并交给了掌门住持.除了紧要的皇室人员.其他的也是一概不见的”.

    “是吗.你这样一说.惹得我也不免好奇起來.若是能见见他倒好了”.我心不在焉的随口附和了一句.脑子中便浮现了昨日遇见的那个白须老道.那样一群人簇拥着.想必是特意下山迎接九阿哥的.

    “小姐若想见他还不容易.也就是贝勒爷一句话的事情”.弄巧不以为然的笑着看我一眼.提前一步推开了平房的小门.“这屋里面倒也清爽.不像外边看起來那么简陋”.

    房中装饰十分简单.一桌几椅.一侧的木窗大开.使得屋内格外的明亮通透.窗下依旧是惯常人家特有的火炕软榻.榻上有几.一色青砖铺就的地面上.方才洒扫的清水还尚未完全沁入.绕过一架黄花梨木的屏风.再往里头便是一张通榻卧铺.倒也不算简陋的不能入住.

    之后的饭菜倒沒有刻意的为难.有祠中的小厮送到门外.是纤云和弄巧捧了进來.连着饭后送來的老眉君.也还算礼节无损.

    只是刚过了午时.零星的几朵乌云使得原本就阴阴郁郁的天色.尤为的阴沉起來.纤云守在门前看了半天.终究还是放不下心.走回到屋内道:“小姐.我瞧着这天色.也不知道雨能不能下的來.若能赶在之雨前下山倒也好.怕就怕咱们刚走到半山才最是危险呢”.

    她微微凝神.看了我一会.放低了身子凑到我面前道:“方才有下人來报说.九爷一众到现在还沒來.我寻摸着今日必是不再來了.小姐不妨在这儿歇上一夜.明晨早早的下山.岂不是也算错开了.”.

    她说的我心中也痒痒起來.看我这身子.不知多时才能再出府一次.如今有这样便利的条件.不能爬到山顶就要折回.我还真是有些不甘心呢.将想法简单的说给纤云听.她稍加踟蹰.终究还是应承下來.安排妥当之后.我也算能安安稳稳的歇个午觉了.

    一觉醒來将近未时.外面的天色越发的暗沉.时不时传來几声响雷.我自榻上推了窗户.外头种着两棵极其高大的桂花树.此时正是开花的好时节.叶瓣翠绿.花白胜雪.随着阵阵袭來的风将碎花和着清香送进窗來.

    我心思顿时雀跃.向纤云她们说明了缘由.便孤身向平房后面踱去.刚拐到屋后.却看见靠近墙角处有一身披灰白道服的年稚小道士.墨发垂坠.顶上发丝皆用一光滑玉润的上等青玉簪子绾着.约莫五六岁的模样.

    此刻正伏趴在草地上.全神贯注的把玩着一竹雕签筒.把里面象牙做底金镶头的花名签子反复的擎出來又拢进去.听见脚步声抬头看我走近也不知躲闪.只拿那一双懵懂的犹如小鹿般大而温柔的眼睛看我.好奇的停下手中的动作问:“你是谁.怎么到这院子中來了.”

    “其他院子都有香客借用.我就只能到这儿歇脚了”.我佯装无奈的耸肩一笑.半撑着俯低身子看他问道:“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玩花签子.你的那些师兄弟呢.”

    “他们让我來替师傅看院子”.他仍旧是跪在地上.直了身子将青翠的竹筒擎至我面前.一脸的热心肠模样.长睫轻柔翘起看着我问道:“这是师傅为官中夫人问卦的百花签.你要不要抽一支.他们都说很灵验”.

    或许是因为自己怀了身孕的缘故.我对小孩子突然的尤为喜爱.看他只这般纯良可爱的盯着我.我心思也格外的放松下來.学着他懒散的席地而坐.接了竹筒随意的摇了数下.一根月白色的竹签子便落了下來.

    我俯身捏起一看.签子上画的不知是什么花种.題着朱淑真的一句诗:始知伶俐不如痴.我暗自茫然.不妨翻转來看.背面镌着的是一句簪花小楷:昙花一现,只为韦陀②.

    ①:古代打水用的麻绳之类的.

    ②:传说:相传昙花原是天上一个小花仙,后來凡心私动喜欢上一个叫做韦陀的小神.玉帝得知后大怒,把昙花变做一朵小花,让她在每天里只有一个时辰的开花期.昙花非常痴情,她算好韦陀每天晚饭后下山挑水的时间,并选在此时盛开,只希望能借此见心上人一面,于是就有了“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