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1/1页)东北鬼事之折腾

    第一章(3943字) 

    这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许多人写出自己的经历或故事,闲来无事,我也来记述下这十年来,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事,欢迎各位看客驻足小歇。

     我生长在北方的一座二线城市,儿时家境还好,渐渐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家里也日渐拮据起来,父母勉强供我读完高中,再无力支付我每年五位数的学费,所以,我就这样早早的接触了社会。

     妈让我考虑下去大姨那帮工,大姨家在辽宁鞍山经营酱菜厂,我去那里至少还能有人照顾下。我答应了,于是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大姨全家热情的接待我,只是全家人都很忙,所以姨夫直接把我接到了厂里。

     正在我好奇的打量厂房时,大表哥出事了,他中指夹在了封装机里,折了一段,大姨急的直掉眼泪,伤在儿身,疼在娘心啊!

     大伙急忙拥着大表哥,带着那节断指赶往医院,我本想跟去,可又觉得这是碍事,于是只好安静的呆在厂里。厂里的一位老阿姨叹了口气,不住的摇头,无端的使我更感到压抑起来。

     在我到厂的第三个月,大姨宣布破产,遣散员工,变卖机器与产品。其实厂里效益一直不错,只是怪事接连不断的发生。谈好的生意无端的就没了,停在厂院里的汽车半夜自燃,厂房二楼近百立方的淋油池里,满满的酱油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更有工人不断报工伤,大姨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实在无法再继续操持下去这个烂摊子。

     大姨让我在她家安心的住着,趁着这段时间让二表哥陪我到处玩玩,我点头说好。

     二表哥是个大帅哥,人又能说会道,所以自然很受女孩子欢迎,三两天就带回个女孩让我叫嫂子,这些嫂子们都很阔绰,经常拿钱让我去买啤酒,挑最远的店买,能多晚回来就多晚回来。很明显,我成了这个家里多余的人,上千瓦的大灯泡。

     记得那是周末的一个清晨,大姨叫二表哥起床听电话,二表哥嚎叫般诅咒着来电话的人,五分钟后二表哥回房间把我也叫了起来,说跟他出去办事,我也正闲的发慌,随口问他干嘛去,二表哥只回我两个字——哭丧。

     我当时就蒙了,三两下穿好衣服跟着二表哥下了楼,心里还纳闷怎么大姨和姨夫不去呢?

     二表哥把我领进一家寿衣店,店中一个年轻人正在里外忙碌着,看到二表哥后上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笑说关键的时候还得是哥们好使。二表哥十分鄙夷的推开他,径自去后屋找吃的东西。年轻人爽朗的对我笑,说他跟我二表哥是同学、哥们,来他这就跟来自己家一样,别外道。我也只是微笑点头回应,心想算了吧!谁要拿这当家。二表哥递给我一盘包子和一瓶可乐,让我快点吃,一会有车来接我们。

     果然,包子还没吃完,一辆中巴车就停在店门口,我们三人急匆匆的上了车,在车上二表哥跟我讲,一会下了车就开始哭,能哭多大声就哭多大声,哭不出来就用袖子遮脸,嚎!

     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开始了职业哭丧人的第一天,看着二表哥那哭天喊地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样子,我也渐渐的放开了,身上的孝袍明显是这哭丧的道具,不知经历几载这般场面,袖子上全是斑斑鼻涕印。哭到念过祭词,算是告一段落,二表哥拉我出去抽烟,说是一会还要表演节目,问我会唱歌不,我说嗓子都哭哑了怎么唱啊!二表哥说三十块一首呢,你不唱我可自己包了,我说——我唱。

     就这么连哭带唱的一天下来,表哥给了我80块钱,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够我激动个几天了。回去的路上二表哥跟我说他那哥们叫徐良,从祖上就开始赚死人钱,大学没毕业就开始接手他爹的生意,搞的是风风火火。今天是临时缺人,不过他那也是时常缺人,从大学起人家到大公司学习实践,咱们到殡仪馆学习实践。二表哥说你没事就找你徐良哥混饭吃去,等咱家缓缓买了车,我教你开车。

     就这样隔三差五的跟着徐良哥“演出”,日子一过就是大半年。但好景不长,徐良哥出事了。

     一股黑势力参与进市场垄断,徐家的寿衣店被砸了,当时只有徐良哥和两个老伙计在店里,三人均被打进医院,徐良哥伤的最重,后半生都做不了体力劳动。店也草草的卖了,徐家老爷子气的差点归西,二表哥和我轮流在医院照顾徐良哥,我的经济来源也是时断时续,以前的“同事”偶尔介绍丧家给我,偶然的一次“演出”中,我遇到一故人,也就是这人,改变了我的人生。

     此人名叫曹城,是我儿时玩伴,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砸过人家玻璃,抠过人家刚磨到窗上的腻子,偷摘怪老头家后院的李子,一切顽劣之事都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可是突然之间这个好朋友不见了,妈说他家欠了亲戚邻居家好多钱,跑了。

     那天“演出”结束,我正拿完钱准备走人,忽听身后有人叫我外号——砖头。我寻声望去,身后站着一个瘦高青年,一身得体的黑西装,长圆脸,大眼睛,笔直的鼻梁下是那永远挂着坏笑的嘴角。

     我靠!你死哪去了?就算走你也跟我说一声啊!我吼出了多少年前就一只闷在心里的话。曹城只是笑,让我稍等他一会,半个小时后我俩到了他家。进屋他让我自便,自己进了一间卧室上香磕头去了。那“砰砰”的磕头声不免让我感到一丝怪异。

     曹城出来后笑的更是灿烂,一把搂过我指着自己额头上的疤“你看,谁打的?!”一提起这个我俩更是哈哈大笑,那疤是我的杰作,当年我俩挣一个小姑娘的“冠名权”,我说我是她男朋友,他说他是,那时的“男朋友”,恐怕也真的是男的朋友。于是我抓起块砖头就要砸他,这小子梗着脖子指着脑袋说你往这砸,我想都没想就砸了下去。想想那时候可真虎啊!从那以后我多了个外号,叫砖头。他额角也多了条疤,更多了个玩伴,乃至是多了个换命的兄弟。

     原来当年曹城的爷爷与母亲分别患有重病,爸爸是国有企业职工,每月只有那么一点工资,全家靠举债维持两个病人的病情,可是到最后一个也没留住,相继送走两位亲人后债主天天上门来闹,从早到晚闹的爷俩不得安宁,更有闹到曹叔叔单位去的,曹叔在丧父丧妻之后又连遭打击,整个人颓废的不像样。

     曹城劝爸爸带着自己离开,曹叔抽了一整夜的烟,第二天一早带着曹城离开了。爷俩身上没有半件值钱的东西,车票都没钱买,一路逃票,后来在这个城市被赶下了列车。

     曹叔带着儿子四处打工,木工、瓦匠、什么都做,硬是咬牙挺过来,在这座城市有了个立足之地,租了间小房住下。

     虽然累但爷俩还算开心,每月也积攒些钱寄给老家的姐姐,拖她帮着还债。我听着不免唏嘘,又环视了这房子一圈,气派的很,古色古香的,看来曹叔这几年发迹的不错。

     我也脱口而出,曹叔是不是开始包上工程了?曹城摇头,我爸给人看病。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说的我有点蒙,曹叔什么时候学医了?曹城冲我直摇头,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我。

     曹城接着给我讲,前几年有家当地很有名望的人家做装修,曹叔是施工人员之一,还没进大门曹叔就觉得这户人家很别扭,门前正对一个大斜坡,门口有四级台阶。

     这都是犯了风水大忌,想必这户人家虽是大户,但光景必然也过的不顺畅。曹叔一行人进了宅院后眉头又是一皱,整洁宽敞的院落里不当不正搭了个大锅灶,直对着大门,这又是一忌讳。

     雇主家宅不小,但显得很是冷清,只有一位老者招呼施工队。老者话不多,却十分热情,时不时的给工人们递条毛巾,送壶热水。午饭时更是让保姆做了两大桌的好菜,亲自来把脏兮兮的工人叫到室内吃饭、休息。

     工人们都夸老人心眼好使,老人笑的很真诚,让大家多吃点,吃饱休息好等晌午的太阳过了劲再干活。工人们自是欢乐。

     吃过饭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拍着肚皮睡起觉来。曹叔的心头被老人捂的暖暖的,出来打工这么多年了,到哪家哪户干活不是摧着你快点干,毕竟这都是按天结算的,耽误了功夫主家就得多掏钱,说是提供伙食,多半也都是菜汤馒头,再或清汤面条。

     曹叔又把眼目所及的屋内环境看了一下,问题还真不少,不是漏财气就是遭恶疾的迹象。曹叔正打量着,老人从后院进来了,笑盈盈的递给曹叔一个烟卷,说要进屋眯瞪会(睡一会)。曹叔叫住老人,问家里是否不太平,遭灾损丁顽疾可曾发生。老人闻听脸色骤然一变,手里的收音机也关了,拉着曹叔进了里屋,把家里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知曹叔。

     老人有三个儿子,并且这三个儿子都很有出息,也孝顺。

     大儿子在英国教书,二儿子在省厅任职,小儿子在本地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食品加工厂,可以说这一家日子过的相当不错。可这人一上岁数,就想抱孙子,无奈只有远在英国的大儿子给他生了个混血长孙。

     二儿子那始终没信,小儿子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媳妇没过上三年就离了,说是性格不合,第二个媳妇年纪小,成天到晚花枝招展的根本就不提生养之事,老头也是干着急,这一天天都去各忙各的了,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以前还有老伴陪他解解闷,不曾想去年查出食道癌,没挺上三个月就去了。

     老头说着说着眼圈就开始红了。这不听说大孙子要从英国回来看他,老头喜上眉梢,听说孙子喜欢滑旱冰,老头就盘算着把前院都铺上大理石,让孙子在家玩,免得出去玩有危险,顺便把老房子收拾得亮堂些,说不定大孙子住的舒服就能多住些日子,还能经常从英国回来看看他这把老骨头。

     曹叔问这房子以前是谁给装修的,老头说是小儿子的大媳妇找她娘家舅给装的,可刚装修完没多久他俩就离了。

     曹叔一琢磨,看来这女人还真毒啊!曹叔把从进大门,到现在所坐这茶桌顶的房梁位置的种种不妥告知老头,老头听后气的脸都红了,苍老的双手抖个不停,这女人是想让这家破了不成。曹叔稳住老人,叫来工头开始跟老人一起商量,破了这恶风水,重新修改着设计图。

     至此以后,曹叔的大名在当地不胫而走,曾有段时间前来看病看风水的人从早排到晚,曹叔也犹豫过,到底要不要吃这碗饭,思量再三,还是顺了这天意吧!

     老天给了能力,他也想不出什么招能还回去。况且儿子长这么大,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当爹的也心疼。

     那户人家每年都会差专人来拜访曹叔,据说老人两年内相继又有了三个孙子,当真是乐不可支,二儿子的仕途也日渐平坦,小儿子也越发懂事。来人转述完一切后交给曹叔一串钥匙,也就是他们现在这处居所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