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一百四十一章背信弃义上(第1/1页)三国之黄巾再起
(2010-03-06.星期六.第二更)
潘凤來央求朱铉.期望能救出麴义.朱铉有心无力.便将此事推给刘晔.刘晔琢磨良久.想出一计可救麴义.向朱铉、潘凤言道:“若想救麴义.唯有找郭图帮忙.”
郭图.对啊.郭图是袁绍近臣.贪婪狡诈唯利是图.潘凤多有耳闻.只是平日里瞧不起他.行事之际多有得罪.现在去求他.一者抹不开面子.二者谁知那郭图会不会挟私报复.
见潘凤迟疑.刘晔略微一猜.便已知其意.劝道:“将军不可犹豫.郭图深得袁绍信任.能救麴义将军的人只有他了.多准备金银财宝.向他说些好话.此人还是不难对付的.”
潘凤情知刘晔所言有理.军中诸将多有不服麴义者.指望他们出手搭救根本沒指望.沮授倒是一直与麴义交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袁绍现在不待见沮授.甚至连田丰都不似原來那般受宠.唯有郭图却是在袁绍面前恩荣日隆.几乎言听计从.
朱铉在一旁见潘凤为难.误以为他财资不足.便慷慨言道:“将军若缺乏贿赂之资尽管开口.我愿倾全部所有相助.”
潘凤听闻.方才红了脸说道:“我与麴义争战数十年.钱财倒是积攒了不少.只是鄙恶郭图为人.平日里多有得罪.现在有危难才去求他.只怕郭图不肯帮忙.反而自取其辱.再者.依麴义脾气.若知道我去求郭图那厮.也必然不会答应.”
朱铉见潘凤此时还矫情.顾及面子事.不由得着急起來.说:“都什么时候了.麴义已身陷囹圄.哪里还用担心他愿不愿意.先救人要紧.”
刘晔却不似朱铉那般性急.微微笑道:“潘江军所虑极是.若你单独去求郭图必然不成.我可与你同去.”
朱铉、潘凤听闻此言.同时吃了一惊.潘凤继而欣喜不已.赶忙说道:“若是先生能与我同去最好.我笨嘴笨舌的.去贿赂郭图那厮还真是沒底.若先生从旁相助.胆气能足不少.”原來这‘勇侯’不怕冲锋陷阵.倒是对官场往來应付之事甚为恐惧.朱铉却是吃惊不小.刘晔不让我出面.却为何自家亲身去求郭图.又在打什么主意.反正也猜不透.索性看他如何作为.
果然潘凤回去后.准备妥当.便急匆匆的來找刘晔.催促快些去拜访郭图.此时已是黄昏.星空依旧雾蒙蒙的.暴雨过后的空气湿热难耐.泥泞的地面被人踩过后脏乱不堪.
潘凤心事重重的跟随刘晔來到郭图帐外.到得门口.腿便如灌了铅一般举不动.神色犹豫的问刘晔:“我说刘先生.此事到底有几分把握.若是沒什么指望.不去找求他也罢.钱财事小.栽了面子今后还如何做人.”
刘晔捂了嘴小声笑道:“有一丝希望也要试试.你不想救麴义了吗.”
“····当然想救.唉.也只能如此了.”
潘凤跺跺脚.才不情不愿的跟着刘晔进去.
郭图的帐内灯光昏暗.羊皮榻垫散发出潮湿的霉味.沒有摆放任何奢侈的物品.仅有几张桌案横竖地摆着.令刘晔、潘凤吃惊不小.难道传闻有误.
常人确实难以理解郭图此举.正是要迷惑世人.使人误以为他郭图明洁高雅.奸邪之辈往往摆出一副清廉公正的君子姿态.而正人君子又往往不拘小节被人误解.世间之事确实难料.
既然來了.而且只有郭图、刘晔、潘凤在场.便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潘凤将随身所带红匣打开.内中立时射出精华宝气.璀璨流光将原本昏暗的军帐照得通明.吓得郭图甚至未看清内中都是些什么.便‘啪’的一声一把将匣盒盖上.
“两位.这是要做什么.折杀我郭图了.”郭图的嘴都哆嗦起來了.虽未看清都是些什么奇珍异宝.但可确定内中件件宝物价值连城.几辈子风流快活都够了.
刘晔开口说道:“郭大人.你是个明白人.如此厚重的礼物.自然是有大事相求.在下与潘凤前來.有两件事请您帮忙.”
潘凤愣了一下.怎么成两件事了.感情刘晔陪我前來.还有别的事要办.正想着.又听刘晔说道:“这其一嘛.我与镇南将军朱铉想结交您.”
“结交我.此事值得这般隆重嘛.其实.我也正想去拜望朱将军和先生您呢.”郭图不愧精明之人.回答得甚是乖滑.
呵呵.有钱能使鬼推磨.这鬼便是郭图.所料不差.
“这其二.便是受潘凤将军所请.來求您救麴义.”刘晔终于说出了今日前來的主要目的.
其实郭图自打看见潘凤的第一眼.就知必是为麴义之事而來.刚要顺口推脱一番.刘晔却沒有给他机会.径直又说:“谁都知道袁公对郭先生倍加推崇.此事若推脱.便是不肯相助.只要您肯帮忙.必然马到成功.”
这么高的帽子都给带上了.郭图想反驳也沒有机会.更何况还有如此贵重的礼物摆在面前.一并推出去实在太可惜了.郭图装清高那是做给人看的.对方出手够大方.自然要好好掂量.
“那····好吧.我勉力去做.成与不成.可怪不得我.”郭图索性先将此事先揽下來.顺势将装有珍宝的红匣捧了起來.算是收下礼物答应办事了.
“呵呵.我就说嘛.郭公若肯出面.此事必成.我和朱将军以后也要多多仰仗.”刘晔极潇洒的起身作个揖.而后带着潘凤飘然离去.
出得帐外.潘凤一脸迷惑的问道:“先生.这郭图说话模棱两可.到底能不能救出我家大人啊.”
“能不能.就要看天意了.我猜郭图必然尽力去做.钱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
“·····”
其实麴义之事.郭图是不想管的.但这些奇珍异宝的光华实在太过勾魂夺魄.若是不取之.岂不是辜负了自己.待刘晔、潘凤走后.郭图急不可耐的打开红匣.内中的宝物瞬间放出异彩.碧澄澄、红艳艳、蓝蒙蒙.五光十色宝气袭人.映耀着郭图那鬼魅般的眼神似乎都有了些人气.
观摩了数个时辰.几次合上又几次打开.实在爱不释手.郭图索性闭了眼.长吐出一口气.将激动的心情强自按捺住.才把宝盒收藏起來.开始琢磨刘晔所托之事.
古语有云.取人钱财.为人消灾.但麴义之事确实不好办.袁绍之所以如此生气.绝不仅仅是厌恶麴义侍功自傲.酒后轻狂这么简单.
郭图跟随袁绍日久.对袁绍的脾气心思了解的很透彻.加之郭图深谙人情世故.才知袁绍必要杀麴义.麴义庆功宴上抢夺令箭.本是酒后失态.只需稍加斥责大事化小.但袁绍执意要拘拿麴义.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麴义起先效命韩馥.在冀州军中威望极高.正是他振臂一呼.首先率军投靠袁绍.才使韩馥势力瓦解.世人竟说旬湛等人说服韩馥让出冀州.真是迂腐透顶.大争之世靠的是军队兵马.几个磨嘴皮的儒生能起什么大用.袁绍虽然感激麴义.但更要提防他故技重施.若是再被他出卖一次.岂不是落得韩馥一样下场.此乃其一.
其二.麴义任侠豪情.向來目中无人.得罪了许多人.所以无人愿意救他.反而盼其速死者不在少数.袁绍要顾及大部分人的情绪.更要安抚军中诸将.只有杀了麴义才能令内部安稳下來.
至于第三嘛.袁绍是绝对不能讲出來的.那就是.“飞鸟已尽.良弓当藏.”公孙瓒在界桥一战损失了数万兵马.幽州境内还有刘和、阎柔几股势力.铲除公孙瓒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还留着麴义何用.不如趁早除之.
这些.都是袁绍的心思.被郭图揣摩的一清二楚.既然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便不会拂逆得罪他.也才好为刘晔、潘凤办事.总要尽点去试一试.不然也对不起这份厚礼.
郭图思虑明白.便熄了灯瞧着帐外.惨淡月光之下.一草一木反而清晰可辨.若想看得清楚.就一定是安静着呆在黑暗角落里.这个道理太多人不懂.自以为光明正大.实则愚蠢可笑.一阵冷冷的笑意随之而起.郭图的面庞闪过一丝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