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江阴徐家!(第2/3页)花都太祖

夕。

    只是,他心中还有许多不解。

    照唐鱼儿所说,这一路劫难重重,原本唐鱼儿以为是暗长老阻止自己回唐门辩驳,但此刻想来,既然信王大军压境,又何须阻止唐鱼儿回来?

    那么,又是谁呢?

    这个人,莫非还是想要保住鱼儿的不成?

    苏白齐苦苦思索,却是不得其解。

    这世上,还有谁像自己和十三公子这般在乎唐鱼儿?

    一身唐鱼儿心中也是无比震惊,一直以来。她只以为暗长老是为了门主之位,此刻看来,原来他竟然是想灭了唐门!当真是狼子野心,其心可诛,场中众位唐门弟子也是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

    唐鱼儿知道现在并不是发泄怒火之时,大军压境,还是先要迎敌,只是己方数千之人,虽然个个身怀武艺,能够高来高去。但是面对数万铁骑,又怎生保得性命?她是舍得放下之人,心中想到唐门一直以来传闻中的密道,暗暗决定趁着数万铁骑上山之际,率众人从密道撤退,也许还来得及。

    只是,想起刚才“姥姥”那个玉石俱焚的想法,唐鱼儿也不知道自己能有几分把握劝动她。

    她先是强忍身上伤痛,上前一步,走到易水寒面前,想起前一刻自己还在怀疑她的虚伪,不由得心中愧疚,款款俯身道:“这次,多谢易姑娘。”

    谁知她尚未行礼,易水寒却抢先一步扶住她,面色冷冷,道:“唐门主不必客气,水寒此来,不是为救唐门,你应该知道的。”

    唐鱼儿自然知道,若不是为了那个公子,易水寒何必身临险境,抛去性命不要也要跑来报信,替自己辩白。

    她心思数转,不知该如何作答,旁边的苏白齐听到这话,却是心中感动,深情道:“水寒,你……”

    他话未说完,又被易水寒打断,“你不必多说,我也只是为了报答你十年前不杀我父亲的恩情!”

    易水寒幽幽叹息,这句话,自己都不敢相信。

    苏白齐刚刚燃起的希望却是又被这句话浇灭,这么多年了,难道自己还不知道这个女子对自己的情谊么?也许,只是知己,不是恋人,自己又何必庸人自扰呢?他看一眼唐鱼儿,也许,这个世上,只有这个女子是真心爱自己的吧。

    苏白齐低头黯然。易水寒仰天叹息。这一刻,两人还是擦肩而过,没有走到一起。十年之后相见再相见。两人却始终在不曾牵手。难道,还要再一个十年?

    唐鱼儿见易水寒的意思,分明是与她撇清关系,不想占她的恩情,她也不勉强,此刻,既然当年那件事证实不是自己做的,那么自己依然是这个唐门当之无愧的门主。在此危难之时,自己也没有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

    她环顾一眼,见众人眼中露出对自己与往日无异的眼神,知道该是下决定的时刻了,此时,唐门总舵所有人都在这里,自己的一句话都能决定他们的生死,而且,她也知道,这些人都会心甘情愿的为了唐门不顾生死。

    只是。作为门主,为以后着想。今日,又怎能硬拼?

    就连“姥姥”眼中也露出无比期待的神情,正如唐鱼儿所想,易水寒替她洗脱冤情,她依然是唐门的门主,这殿中千余人,都要听她的命令,连自己都不例外,她会做什么决定呢?

    是为了唐门百年声誉,玉石俱焚,还是如自己所愿,好汉不吃眼前亏?

    苏白齐此时也意识到场中气氛的严肃,知道该是唐鱼儿做决定的时候了,他抬起头,不去想和易水寒之间的感情纠葛,望着唐鱼儿,看着她脸上也是有些犹豫的神情,心中无比怜惜,他自然知道,这个决定,对她来说,是无比的艰难。若是临阵脱逃,唐门声誉何在?百年唐门以后还如何立足?会有多少人嘲笑唐鱼儿是个胆小的门主?可若是拼死硬抗,唐门何在?这一千多人又有几个能够幸存?九泉之下,她如何向唐门列祖列宗交代?

    这么一份压力,抗在这个弱女子肩头,当真是让人心生叹息。

    唐十三此时的想法却是无比简单,不管如何,不管她做什么决定,自己都会站在她这一边,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能为她死,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一种幸福呢?

    反正这么多年了,自己一直是为了她才活着。

    唐门众弟子眼神中充满这往日的崇敬乃至于膜拜,这个年轻的女子,是我们的门主,虽然才刚年满二五,却是一个出色的门主,这五年来,她带领我们重拾辉煌,笑傲川蜀,比起任何一代门主都是不遑多让,这么一个优秀的门主,在他们心里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即使听说她弑父夺位,还是有不少人对她顶礼膜拜。

    她做的决定,自然都是对的。

    六大主管此时心情各异,唐金南心中自然是无比喜悦,唐鱼儿沉冤得雪,受益最大的无疑是自己,以后,自己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管,大主管,这五个人,还是无法撼动自己分毫,而他自然会一直追随唐鱼儿走下去。

    而另外五个人,凤锥房正副主管却一直以来和暗长老走得非常近,刚才从易水寒口中得知暗长老投靠信王之后,心中就是惊惧万分,此刻,他们深怕唐鱼儿先拿自己开刀,心中无比忐忑。

    莫雄脸上露出冷笑,虽然今日唐鱼儿冤情得雪,半路杀出个易水寒,改变了一些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此时,已是大势已成,主子交代的事情,自己也都已经完成,又何必担忧,唐门灭与不灭,与自己何干?与主子何干?

    这个女子,如此优柔寡断,又有何能耐让自己追随,这个天下,只有主子那种胸怀天下能成大事的人才值得自己追随。

    江阴第一世家,将来,定是这天下第一家!

    信王,也只不过是主子的一个工具罢了。

    这一局,主子已经设了十年,从当初信王登基,主子便开始设计。灭唐门,就当主子再为信王多做一件事好了。

    今日之事,无关大局。

    莫雄这么想着,双眼也紧盯这唐鱼儿,他也很好奇,少主人倾心的女子,让自己一路保护的女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终于,唐鱼儿在所有的人注视下,艰难的张开嘴唇,语速不快,却是字字清晰:“

    唐门弟子听令,全部走密道逃生,我断后!”

    易水寒暗暗赞叹,这个时候,敢于做出这个决定,唐鱼儿是有多大的勇气,当此时,其实逃跑远比迎战更需要勇气去面对。这是一个奇女子,易水寒突然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也许。她比自己更能配得上苏白齐吧。

    苏白齐悠悠叹气。她终究还是把唐门看的比自己都要重要的。

    唐门弟子顿时哗然,他们中很多人觉得此时逃跑未免败坏唐门声誉,只是,唐鱼儿的决定他们还是不敢违背的,当下也默不作声,可是却没有迅速离开,因为他们知道,有人是敢反对的。

    这个人。自然是“姥姥”。

    只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事,“姥姥”向唐鱼儿投出了赞许的目光,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他,她双眼微眯,道:“唐门弟子迅速撤退,鱼儿,你也跟着走,我负责断后!”

    唐鱼儿心中一急,知她心存死意,数万铁骑。不论是谁断后都是九死一生,自己身为唐门门主。理所应当护送唐门弟子撤退,只是“姥姥”,唐鱼儿略一思索便知道她是从小生活在唐门,对于大巴山总舵感情深厚,此刻她虽然同意自己撤退的决定,自己却是想要和这个总舵共存亡,想到这,她也不知道该如何相劝,她眼神望向苏白齐,希望他能有个万全之策。

    苏白齐自然也听出了两人的意思,此时看着唐鱼儿眼神中的祈求之色,自然知道她是想借助自己这个外人的力量来劝一劝“姥姥”,当下他略一思索,便开口道:“前辈,依在下之见,还是由我陪前辈去会会这数万铁骑,咱们只求拖延时间,不和他们硬拼如何?”

    “姥姥”听得此言,心想难得苏白齐有这份心意,也不好拒绝,点点头应了下来。

    唐鱼儿却是心中暗骂,这个呆子,谁让你去的,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活下去,她也顾不得什么组织唐门弟子撤退了,脱口道:“我也去!”

    “我也去!”易水寒异口同声,说完这句话,她脸上一红,又补了一句,“我要去看看到底是何人敢把我易水寒都当成傀儡!”

    苏白齐知道自己是怎么也阻止不了这两个女子,点点头,道:“事不宜迟,那咱们就去前面看看!”

    几人点点头,唐鱼儿暗中交代唐十三阻止唐门弟子先行收拾撤退,唐门总舵典籍众多,因此才有苏白齐拖延时间这一说,否则一千余人密道一退,纵使百万大军又能奈何?

    只是唐十三哪里放心的下唐鱼儿,坚持不允,唐鱼儿无奈之下,只好安排唐金南和其他五位主管一起带领众弟子收拾机密典籍,然后撤向密道,此时大难临头,唐鱼儿虽然知道其他几位主管有几人和暗长老有些不干不净的勾结,但也是来不及算的。

    待唐鱼儿安排妥当,几人刚要离开,苏白齐这才想起地上还躺着个放佛一夜之间变回少女心理的林语轩,他身形一滞,易水寒便已发觉,问道:“怎么了?”

    苏白齐指了指地上躺着的林语轩,自从易水寒出现自己震惊之余便无暇顾及的林语轩。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易水寒这才发现躺在地上的林语轩,她怎么会在这里?易水寒自然不知道林语轩十年前被唐十三所救便一直在唐门,只当她也是今夜刚来,心中满是疑问,以为苏白齐和她还有旧情不了,但此时也不便说出口,她轻声道:“怎么办?”

    苏白齐眉头一皱,既然林语轩在唐门生活十年,自然与唐门众人感情不一般,此时又何必需要自己多说话,想到这,他摇摇头,和易水寒并肩走了出去,也不再理会林语轩。

    他的心里自然是想着唐门子弟总会有人带上林语轩和宁素儿一起走的,只是他并不知道整个唐门只有唐十三和唐鱼儿最为在乎林语轩,而唐鱼儿此时已经知道林语轩是苏白齐多年前一直爱着的人,心里自然有些别扭,也没有多管,唐十三则整颗心都在唐鱼儿身上,哪里还有余暇去顾及“轻寒姐姐”。

    莫雄早已被唐鱼儿安排一起带走了。这个人在唐鱼儿看来还是有些用处的。

    一切安排妥当,众人各自收拾,几人便来到山下,此时数万铁骑已经来到半山腰,若不是唐门机关周密,易守难攻,就凭刚才在殿里一直纠结唐鱼儿弑父问题的时间,朝庭兵马就已踏平唐门了!苏白齐心中多少有些对唐门处事的不屑,堂堂川蜀第一世家。仅仅就因为自己擅闯。便全部来到殿中。若非易水寒报信,不久被瓮中捉鳖了么?

    他其实并不知道,唐门深藏在大巴山之中,平日里纵使数万兵马,也休想找到唐门所在,除了本门弟子,无人知道总舵地址,因此平日里也不必派人在山下警戒。这次,是没有防备暗长老原来早就投向信王,这才形势危急的。

    山下此时已是火把熊熊,亮如白昼,旌旗招展,均是大和旗号,苏白齐心中一痛,谋国逆贼,如今竟然堂而皇之为正统,自己若不灭了信王江山。九泉之下,怎么向父皇和李氏列祖列宗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