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孟兰盆会(第1/1页)致我们终将相忘的江湖
七月十五.秋高气爽.孟兰节.戒杀.善语.行孝.
盂兰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鬼节”.
一大清早寺内的钟声便响起.诸僧众沐浴受戒.然后有条不絮地前往大殿. 就是我这个打酱油的和尚.也被道凡提着耳朵叫到了大殿來.
除了寺内的僧众.还有各地來的虔诚信众.他们中不乏官绅世家.也有贫苦百姓.大殿内外.一时间挤满了不下五百余人.
上午的内容主要是净坛绕经.延寿一身大红袈裟.手持宋太祖赠的禅杖.站在大殿中央.朗声念道:“目连启教.世尊宣扬.钵利罗饭利存亡.脱苦往天堂.妙乐无疆.孝行永流芳.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如此反复朗诵三遍之后.延寿又念:“南坞大悲观世音菩萨.”同样是三遍.之后又是各种坛偈.咒词.延寿不疾不徐.缓缓唱诵.在深厚的内力帮助下.他洪亮地声音传至大殿内外每一个角落.比扩音器的效果还要出色得多.
完全听不懂延寿所念经文的我.傻里吧唧地站在大殿外的人群中.腿都站麻了.延寿的开篇词还沒有结束.这情况.让我不禁会想起了上小学时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亲爱的校长大人总是不愿其烦地把旧稿子念了又念.反反复复.听得人昏昏欲睡.
“我等同孝志.修行净土因.忏除三障罪.报答二亲恩.存者获福寿.亡者得超升.同生安养国.度尽众冤亲.”
咒文念完之后.延寿又念了一遍祝词.然后就到了磕头的时间.众人跟着延寿的节奏.朝释迦摩尼.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十方诸佛.十方菩萨.兰盆启教大目犍连尊者.也不知道是多少菩萨佛爷.一拜就是几十个头.膝盖都弯不过來.
感觉这辈子的头都磕完了.我头有点晕.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着大殿内的延寿.慈目善目的模样.有那么点神圣不可侵犯的味道.
孟兰会启.普度门开.恭迎三宝降临來坐花台.唯愿慈哀.受我妙香斋.
如此这般算是孟兰盆会正是开启.和尚僧侣们念着经文.虔诚信众们默念佛号.排成长队.一一朝大殿内走.
众人手持特制的符纸和祭品.走进大殿.把殿内供奉的诸佛再次跪拜一遍.如此这般.花了大概两个多时辰才算完事.
我一直纳闷.延寿请來的那些江湖人士.到此时一个都还沒有出现.也不知那些打着黄巢遗物主意而來的豪杰们现在在做什么.
净坛绕经完毕之后.还來不及歇口气.重头戏就开始了:上兰盆供.在延寿唱赞完毕之后.诸众向殿外广场中央吴越国主送來的兰盆献上供奉.然后又是各种供法唱赞.仪式十分繁琐.
不知道念了多少唱词和佛偈.在我口干舌燥.只能口中胡乱念着随声附和的时候.我亲爱的师傅延寿终于宣布了最后一个程序:众生受食.
待整个孟兰盆会结束.时间都已经快要至黄昏时分.所以仪式结束之后.众人纷纷散去.延寿招待了一番几个吴越皇室成员之后.便与带着我和道凡去了西院禅房.
西院禅房内安排的人.皆是延寿请來的各国江湖人士的代表.我跟在道凡后面走进西院的时候.里面站着大概二十余人.除了玉貔貅.萧凛.李神谕三人.其他的我都不认识.
“诸位.贫僧受友人所托.于今日公开黄巢遗物.老友有言在先.需寻一有缘之人.方可再现遗物.”延寿扫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
“大师.何谓有缘人.”好几日不见.萧凛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说话的时候都带着浅浅的笑容.这老家伙什么时候那么好说话了.
“对.大师所说的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大师.我等受大师邀请.辗转千里而來.难道还不算是有缘之人.”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显然对延寿所说的“有缘人”很不满意.延寿也不急.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诸位且随我至六和塔.一切便见分晓.”
六和塔前.延寿站在塔门口.看着一众豪杰.此时六和塔前.已不止是永明寺西院内的那二十余人.而是有接近百余人之多.其中居然还有一小队吴越军队.
“大师.此事为江湖之事.为何有官军介入其中.”一个高个大汉站了出來.高声问道.
延寿回道:“官军所來.并无碍于此事.诸位且自行上塔而去.至顶层便能见到黄巢遗物.”
延寿说完.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这六和塔该不该上.
我也很疑惑地看着延寿.不知道老和尚为什么会这么安排.把人人眼红的黄巢遗物放在塔顶.也不说塔内是个什么情况.这分明就是在拉众人仇恨么.
我看看眼前各怀鬼胎的江湖侠士们.又转头看了眼六和塔.心里越琢磨这事越奇怪.延寿的安排太怪异了.有一种请君入瓮的感觉.难道所谓的寻找有缘之人.便是让大家在塔内厮杀一场.
不过想想这是草莽江湖.大家干的就是争强斗狠.打打杀杀的活.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唯一的方式也就只有是大干一场.胜者王侯败者寇.自古皆然.
“大哥.你说咱巴蜀双雄进还是不进.”一个矮个子看着高个子问道.
“进什么.”高个子不明所以地反问道.
“当然是进六和塔啊.”
“进六和塔干啥.”
“拿黄巢遗物啊.”
“拿黄巢遗物干啥.”
“大哥……”那矮个子欲哭无泪一把搂住高个子.“你不会又犯病了吧.皇帝老儿出了一万两金子让我们來帮他拿黄巢遗物啊.”
“哦.”高个子若有所思地想了想.“金子在哪.”
“…………”
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萧凛一言不发.大步朝六和塔内走了进去.
“师傅.小心有诈.”玉貔貅警惕地看了眼延寿.然后小心向萧凛提醒道.
“哼.”萧凛走到塔门前.笑道:“延寿大师向來言行如一.某又有何惧.”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众人也不再犹豫.纷纷朝塔内走去.那蜀地双雄的老二矮个子拽着大哥的胳膊.也兴冲冲地走了过去.
“二弟.我们这是要去哪.”
“进塔.”
“塔内有什么好玩的.你自个去就好.拽我做啥.”
老二懒得理他.不松手地拉着他进了塔.我看着这对奇葩兄弟.一阵无语.这就是延寿请來的有名气的江湖人士.怎么那么不靠谱啊.
大部分人基本都已经进了塔.但李神谕一直迟迟未动.我不解地看着她.问道:“李姑娘.为何你不进塔.”
“进去作甚.”
我压低声音.“你不是冲着玉玺來的吗.难道你不怕萧凛捷足先登.”
“萧左.萧左.你给我过來.”
远远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來.我扭头看过去.只见尹阿媵.还有慕楚站在塔林前.另外.秦落离一直很幽怨地看着站在他旁边的蓝子姝主仆二人.
“慕楚.大哥.你们來了啊.”看到他们.我欢喜地朝他们跑了过去.
“三弟.你怎么出家了.”尹阿媵诧异地看着我的光头.而慕楚则一脸不高兴.把脸撇向了别处.
自从那日在寺门口见到慕楚之后.我便一直在思索为何我当和尚这事.会引起她这么大反应.可我迟钝的脑子怎么想也想不出个缘由來.
“那啥.大哥.这事说來话长.待回到寺中.再做定论.不过大哥为何会來这里.蜀地的事了结了.”
尹阿媵面色沉重.指了指六和塔说道:“待我去取得那塔内之物.再跟三弟叙旧.”
不待我问清缘由.尹阿媵便大步流星地朝六和塔走了过去.
大哥为何也对那黄巢遗物感兴趣了.我总感觉六和塔内的事不简单.本想把尹阿媵叫住.让他小心一些.可被那蓝子姝给拦住了:“道夕小和尚.我们又见面了.”
“女施主有礼.”我客套地还了一礼.“小僧还有事.先告辞了.”
不对头.为何塔内进去了那么多人.居然还那么安静.难道他们沒打起來.不行.我得去问问延寿.还有.为何今日一直不见药隐的影踪.
“萧左.你个混蛋.你给我站住.”我匆匆走过來.却也沒來得及跟慕楚打个招呼便又折返回去.她显然是对我的态度很是生气.跺着脚朝我喊道.
“慕楚.你等会过來再跟你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