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章(第1/2页)三国之征伐天下

    第二百八十三章  招揽名士(4180字) 

    经过数次大战之后,楚王聂泽风已经占据了冀州、幽州、青州、淮南、荆州、司隶校尉等地区,自然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聂泽风占据数州之后,便接受谋士荀彧的意见,在天下广开言路,招揽天下英才。

    而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聂泽风便拜荀彧为师傅。

    这一日,聂泽风和荀彧在邺城大殿之中商谈关于人才的事情。

    聂泽风此时再大殿之中,回复荀彧道:“好吧。那参军,现在本王也要与你谈一件公论,也是君臣谈话,不是平素的师徒谈话。” 

    荀彧一怔,忙回复道:“噢?那……臣听旨了!” 

    聂泽风打趣的说道:“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对吧?” 

    荀彧一楞,因为今天荀彧没预想到聂泽风会说这句话。 

    聂泽风笑了笑继续解释道:“怎么说也是改朝换代了呀,参军?” 

    荀彧依然不懂。 

    聂泽风继续问道:“可如今‘天子’有了,可‘臣’在哪儿呢?” 

    荀彧忙惊诧的问道:“大王的意思,臣不得其解,那满朝的文武都是大王的臣子呀!” 

    聂泽风一挥手,回复道:“我说的是能够真正做事的良将能臣,在哪里呢?本王要做事,不能没有人呀!” 

    荀彧明白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荀彧赞赏道:“大王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呀!” 

    荀彧从怀里掏出几张帛绢,自我打趣道:“可不,老夫也正为此发愁呢。大王看看吧,这是荆州官员保奏的名单;这个是冀州降将送上来的保奏名单;这个是淮南地区送来的;这个是……总共就那几个空缺,臣正不知如何打发各方呢?” 

    聂泽风随手翻着,不满的说道:“都是人家的人呀,参军,本王的人在哪儿呢?”荀彧有点不解,抬头看看楚王试探性的问道:“大王的意思是——” 

    聂泽风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要尚贤,唯才是举!参军,你说可能吗?” 

    荀彧想想,然后问道:“大王真有这样的决心?” 

    聂泽风把手中的书简轻轻的放到案几上面,然后回复道:“本王从不缺少决心,只是缺少办法!” 

    荀彧咬咬牙答道:“办法倒是有。” 

    聂泽风忙问道:“什么办法?” 

    荀彧最终还是慢慢的说道:“可以学习一下西汉高祖的方法!” 

    聂泽风惊诧的问道:“高祖?” 

    荀彧点头说道:“是的,学高祖,诏贤良!有贤良!有成例,就是有人不痛快,也没法与外人道!” 

    聂泽风问道:“诏贤良?能诏着吗?” 

    荀彧的眼睛突然发亮,蛮有信心的回复道:“民间的能人多着呢,三步之处必有芳草!” 

    聂泽风点头道:“那就好。参军立即替本王拟诏,诏举天下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本王要用人!” 

    巍峨的汉代宫殿建筑群。 

    一群燕子从宫殿前飞过,飞向建筑群的上空。 

    也就是在这年,公元200年,`25岁的聂泽风颁诏天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民间为之震动,贫民知识分子们无不奔走相告,纷纷涌往邺城参加应试。诏书也同样刺激了那些世袭的贵族阶层。” 

    而这一次的公开招聘一个时代的巨匠,他便是诸葛亮。

    一名儒生兴冲冲地撞入房间。 

    一身方巾大袖的诸葛亮正在书房里一边看书一边抠脚丫。 

    “诸葛先生,诸葛先生!” 

    儒生兴冲冲地冲入。 

    诸葛亮不解的问道:“怎么啦,怎么啦……” 

    儒生便笑着说道:“先生得请客了!” 

    诸葛亮斥责道:“想吃白食?说!什么事?我得看值不值?” 

    儒生惊喜的说道:“楚王颁诏了,诏天下贤良……” 

    诸葛亮不耐烦的嚷嚷道:“去去去,你小子已经是第四个报信的了,他楚王颁诏跟我有个屁相干!” 

    儒生解释道:“我是看着这里的机会,先生要是去了,楚王准能选上您!” 

    诸葛亮一摔书,然后不满的说道:“楚王选我?我告诉你,不是楚王选择我,是我选择楚王!那么个二十五岁的娃娃,我能跟他说什么?咹!” 

    儒生则是有点惊诧的回复道:“楚王,可不一样,上来三把斧头,真的是施展抱负呢!而且,他们在少年这短短几年中拿下中原各地,荆州、淮南等地区。” 

    诸葛亮更加不耐烦的说道:“得得得,别扯那个淡!” 

    儒生继续好心劝解道:“真的,楚王真的不一样,你就说他身边用得那几个人:荀彧、马良、贾诩……都是咱儒门学派呀!还有……” 

    诸葛亮笑笑道:“噢?有点意思,这几个我倒都是都没有打过交道的。” 

    儒生赞赏道:“可是论学问,这几个又哪里能和先生相提并论呀,一半儿也到不了呢!” 

    诸葛亮重新捡起手中的书,然后饶有兴趣的说道:“楚王要是来找我,我倒是真有话跟他说!” 

    儒生惊讶道:“我的天哪,你是要等着楚王找你?” 

    诸葛亮瞪眼道说道:“怎么?不值?我就问问你,楚王想不想一统天下,想想坐稳天下?想,就来找我!不想,我也不费那个神!” 

    诸葛亮又捧起了书,伸直了两脚丫子,挥挥手道:“去吧,去吧,我就想不通,怎么你比我还要激动!至于吗?” 

    而同样,在庞统家舍中。

    家人捧了碗汤汁,蹑手蹑脚地走入庞统的书房。 

    正不可开交的庞统吼地:“别打扰我!我在给楚王写策书呢!” 

    刚刚进屋里面的家人一吓,想要离开。 

    庞统忙喊道:“别走,我那本书呢——” 

    家人惶恐问道:“哪本书?” 

    庞统大喊道:“就那本——” 

    他说着翻箱倒柜地四处找着。 

    家人赶忙放下碗,然后过来帮忙找。 

    边找便问道;“究竟是哪本呀?” 

    庞统有点神经的说道:“就那本……那本你不知道……” 

    家人也是不耐烦的问道:“哪本,到底是哪本啊?” 

    庞统终于找到了,立刻拿到案几处,手撵着说道:“走走走!快走!多大的事呀,你说你……快走!带上门!” 

    庞统家屋外

    带上家门的家人,摇头叹息:“疯了!疯了!都被楚王的诏书诏疯了!” 

    当然,热闹的不仅仅是这些士人,而且还有那些各地的官府、邺城。

    在邺城城中,聂泽风特地城里公车署接待这些各地的博士、先生、士人。

    热热闹闹的公车署前。 

    有骑马的,有骑驴的,有坐车乘来的,有自己挑着行李口粮地走来的,门前满是各地赶来的贤良。 

    公车署设有客房及接待官员。 

    署内墙上贴着各种告示。 

    相熟的人在相互施礼、打招呼。 

    “哟,庞统先生!” 

    “哟,孔融老弟!” 

    孔融在向庞统施礼。 

    孔融要帮庞统拿行李。 

    庞统慌忙劝解道:“别别别,拿乱了!拿乱了!” 

    孔融赞赏道:“庞统先生随身带了许多书来呢?” 

    庞统忙难为情的回复道:“典籍,典籍,都是圣人的典籍。存以备考,存以备考!”孔融又见几熟人,打着招呼:“哈哈,公孙先生!” 

    公孙衍忙躬身施礼道:“孔融弟。唔,这位是魏人马骏!” 

    孔融叹道:“真是高人如云,群贤必致呀!” 

    公孙衍向四周看了看,然后问道:“怎么没见着诸葛亮呀,荆州南郡可是举荐了他的呀!” 

    孔融忙说道:“兄弟也听说了。兄弟听说,诸葛先生矜持着呢,说是楚王请他,他才来呢!” 

    公孙衍笑了:“人家有这个资本呀!” 

    一片笑声。 

    人丛中着了便装的马良由旁走过,注意地听着。 

    邺城的书房之中。

    男人女人的喘吸声连成了一气。 

    满目置放的典籍,如果有人进屋便会忽见到了随意抛置地上的男女衣物。 

    声响似乎从楚王的书案下发出,天光由窗棂外泻入,书案上随意堆置的简策、刀笔印章文具似乎都在桌子上面摆放着。 

    男女呻吟随女子的一声尖叫骤息。 

    书案后露出汗漓漓的聂泽风。 

    聂泽风叹道:“美妙……美妙至极……” 

    女人害羞的说道:“大王说什么呢?” 

    聂泽风回过神来,然后问道:“噢,本王问你是谁的侍女?” 

    女人撒娇的说道:“大王请将奴婢的亵衣递过来!” 

    聂泽风抓过地上粉红衣物丢过去。 

    传来索索之声,女人滴滴的说道:“奴婢是楚王王妃处的玲儿,是替王妃来天书房采摘丹桂的,东宫那边皆为银桂,不想正撞上了大王,就……” 

    聂泽风不由地怔住了。 

    玲儿一脸嫣红地垂头由内走出,正与进殿的马良摩肩而过。 

    马良心领神会,进门前,有意干咳了几声。 

    已经衣装齐备的聂泽风站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前,做出翻书的模样。 

    马良故作正经的问道:“大王在读书呢?” 

    聂泽风憋住笑,扔掉了手上的书,然后回复道:“是呀,随便翻翻,都说书无禁忌嘛……怎么样,公车署那边?” 

    马良便兴匆匆的报告道:“回大王,各地贤良来了上百人。” 

    聂泽风:“你们看着怎么样呀?有拔兴的吗?” 

    马良便解释道:“看哪里看得出来,得大王亲自试呢!”

    马良想开玩笑的,但见聂泽风端着呢,便赶紧继续说道:“哦,听说荆州南郡有一位贤良,叫诸葛亮,听说学问很大,但是……” 

    聂泽风忙问道:“但是什么——” 

    马良不好意思的回复道:“诸葛亮放言:除非大王请他来,否则……” 

    聂泽风想了想,然后说道:“哦,这人胆子够大的呀。那就派车去请吧,古代的圣人都说吗,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而此时,贾诩的府中高朋满座,各地的汉朝世族、及门客们在议论着最近的朝局。一名名贵的世族率先说道:“……这么搞,祖宗的规矩不都搞乱了吗?谁都有资格做官了?甭管是卖菜的,卖狗肉的,拉棺材的……汉家历来讲究亲亲关系,龙生龙,凤生凤,世亲世尊。现在可倒好,瞧瞧公车署那边,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