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战事胶着(文字)(第1/1页)我是贾似道

    不算太过宽阔的汉江江面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排列成长达数里的纵队,正在逆流而上。

    百余艘桨船的船头无一例外都迎风飘舞的硕大宋字告诉所有人这是一支大宋朝的船队。而船队首尾那数十艘船头带有的硕大撞角以及船只上行走的那些死额披坚执锐的甲士,清楚的告诉两岸的百姓,这不是一支商船,而是大宋朝的水师舰队。

    在这支不算太庞大却绝对也不能算小的水师舰队最中间是一艘远比普通水师船只要大上不少的战舰,长足足有二十余丈、高也同样近乎十丈的船身,让其余的舰船在这艘舰船面前就仿佛巨人和小孩。

    这艘战舰的顶端除了挂着“宋”字旌旗外,还有一面写着“贾”字的大旗,在“贾”字大旗两边,两列写着“钦命犒军大使”“金紫光禄大夫”的竖幅格外引人注目。

    战舰顶部的舱室不算太过奢华,不过舱室内却摆放不了不少字画和其他一些在临安城中极为少见的小玩意儿,甚至还有一副蒙人铠甲,显然布置这座舱室的人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不大的舱室中两个人正在对弈,赫然正是贾似道和莫夜两个老对手。不过这一局似乎贾似道占了上风,此刻莫夜正捏着手中的白子愁眉不展好久了。

    “咚咚咚!”

    舱室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

    赵毅闪身而进,看见愁眉不展的莫夜嘴角浮现一抹笑意,最近这些天大人过了刚刚上船那股劲之后,见到莫夜大人这样面容的次数那是越来越多了。

    “大人,江都统刚刚命人前来禀告,前面舰队就要到荆门地界了,江都统询问大人如何安排,是否要在荆门歇息一晚解解乏气。还有荆门知府游通游大人已经设宴恭迎大人,此计已经侯在荆门码头了。”

    贾似道看了一眼还在苦思冥想的莫夜道:“告诉江将军,大军在荆门停留一个时辰补充给养后就直接赶往襄阳。至于游知府那边,你命人传话给他,等本官回程的时候再来叨扰吧。这宴就不必了。”

    “末将遵命!”赵毅躬身应道。

    贾似道是从鄂州(后世湖北武汉)就直接从陆路改为水道了。

    口温不花的五万蒙古游骑兵肆虐在黄州、鄂州、荆州一直到襄阳长江北岸沿线,贾似道如果继续走陆路,很难保证不会被这些嗅觉灵敏的蒙古骑兵给盯上,长江水面上虽然还是大宋朝水师的天下,可是蒙古人并不是没有一点儿水师,即便蒙古人的水师目前给大宋朝水师填牙缝都不够,可是却绝对不是一点儿力量也没有。

    漫长的长江成为大宋朝一道天然的阻碍,可是大宋朝的水师毕竟也有限,大多水师都是驻防在沿江的关口要塞之地,巡防之下也难免有疏忽的地方,孟珙担心口温不花会对前来犒军的贾似道下手,所以特意遣了襄阳水师提前出发到鄂州来接贾似道。

    陆路上蒙古骑兵称雄,水道上至少目前还是大宋朝的天下。走水路要比陆路上安全的太多,速度么,也会快上不少。

    江都统江海就是孟珙这一次派来接贾似道前往襄阳城的水师都统了,也是孟珙手下的嫡系。

    从在鄂州上传到如今,贾似道已经在船上呆了快七天了。最初的时候还有兴趣看看辽阔壮丽的长江之景,随着舰队由长江转入汉江,江面上来往的商船越来越少,贾似道也就淡了观景的心思,每天里不是拉着莫夜互相找虐对弈,就是琢磨着如今正在襄阳杀的如火如荼的战事。

    也不知道孟珙是怎么想的,自从贾似道进入汉江,每日里都会有孟珙命人送来的来自襄阳的战报,双方战损还有大战的经过,事无巨细,所以贾似道对襄阳战事的了解可以说是极为的详尽。

    从孟珙的战报来看,口温不花这一次显然是铁了心要将襄阳城再次拿下了,每天都是催动大军对着襄阳城猛攻不停。

    作为攻城的一方,不用计算贾似道也知道,口温不花大军的损失必然会超过守城的宋军。而据孟珙的战报上所言,开站到如今,已经足足半个月之久,半个月以来,口温不花投入攻城的兵力统共达到了四十万之众,而每天的攻城战蒙古大军的战损都在万人以上,也就说,半个月的时间,口温不花的大军的战损最起码也超过了十五万人,而口温不花的总兵力也不过是三十五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口温不花的战损已经超过他兵力的一半了。任何一个正常的将领,在战损超过兵力三分之一的时候都会难以接受的,更不要说像口温不花这样战损几乎过半的了。

    可是这一切口温不花就似乎没有看到一般,对襄阳城的攻势依然没有丝毫的减弱。至少在孟珙最后一封战报来的时候,口温不花依然没有减弱对襄阳城的攻势,而且还有更多的蒙古军队被口温不花从中原各地抽调而来,加入对襄阳城的进攻。

    在这些战报中,孟珙虽然没有明说,不过贾似道能够看出来了,如今襄阳城上下对守住襄阳城实则已经没有多大的信心了。

    口温不花的蒙古大军伤亡如此之多,而襄阳城内的宋军伤亡虽说要比口温不花要少,可是却也差不多有近乎十万人的伤亡了。

    十万人的伤亡,而且还是在半个月内,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这数年的对蒙之战任何一次的宋军战损,即便是端平入洛之战,宋军的战损也不过是这个数字的一半而已。

    贾似道能够体会此刻襄阳城内恐慌的氛围。要知道,襄阳城内的京湖军统共不过二十五万多人而已。

    蒙古人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一旦拿下襄阳城,那么等待襄阳城内军民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似乎根本不难想像。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贾似道对蒙古大军这一次的动作尤其是口温不花的行为,总感觉有那么一丝的蹊跷。

    如果蒙古人真的想要同大宋朝来一个硬磕的话,那么,在过去三年内,有好几次蒙古人都有比这一次更好的机会,能够以更少的代价突破任何一个城池乃至大宋朝最后的屏障,长江。可是蒙古人没有。这一次,仅仅为了一座襄阳城,蒙古人就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从哪看,都是得不偿失之举吧?

    可惜,历史已经改变,可用的资料和信息又太少,贾似道也不知道口温不花心中到底是做着什么样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