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迷局(第2/2页)新驻京办主任:对手
这家伙居然临死的时候还给这些人做了一个局,这个死局把他的一切犯罪行为都给掩饰了,保全了他的家人,还让金达跟着他背上了黑锅,真是有够狡猾的。
金达苦笑了一下,他不知道自己该作何解释,只能老实的说,对不起啊,吕书记,是我考虑不周。
吕纪说,你是有点欠考虑,我记得事先提醒过你了,问过你跟李天良的关系,你怎么还是处理的这么失败呢?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却因为你顾及情面,搞得现在这么复杂,金达啊,你这一次真的是很失策啊。
金达低下了头,不敢面对吕纪的眼神了。
吕纪接着说道,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现在马艮山交代出来的泰河市涉案的买官卖官的人上百人,这个小小的县级市整个班子算是从根上烂了,这在我们东海省几十年的历史上都是没出现过的,问题之严重,性质之恶劣都是令人震惊的。本来东海省委都已经灰头土脸了,你又给我闹出个自杀事件来,这不是添乱是什么啊?
金达的头更低了,他真是很懊悔放李天良自行离开的。如果他把李天良直接交给省调查组,今天吕纪这一切的责难都不会有的。
吕纪看了他一眼,说,金达啊,你现在是海川市的一把手了,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你就要有一把手的思维,做什么事情你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对海川市全体人民负责,而不仅仅是你跟那个李天良的友谊。好在这一次你自身还过得硬,马艮山的口供中没有涉及到你,要不然的话,我真要考虑一下你适不适合再担任海川市市委书记了。
金达被说得满脸通红,一个劲的道歉。吕纪说,你也不用道歉了,还是赶紧想办法解决问题吧。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你这个市委书记要掌控住海川市的局面,对下面的同志要重申一下组织纪律,确保他们不传谣不信谣,不要给我搞的满城风雨的。知道吗?
金达赶忙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吕书记,回去我就按照您的指示布置下去。
吕纪说,我已经跟省调查组的同志交代了,案子该办办,还要从严办,但是嘴要给我闭紧一点,不要随便的对媒体讲话。你回去也要跟海川市的相关部门交代下去,要注意保密纪律。如果谁不注意保密,影响了办案,查出来的话,严惩不贷。
金达说,好的,吕书记,我会责令相关部门的同志严守办案纪律的。
吕纪说,再是,你有没有考虑过泰河市的班子问题啊?
金达说,这一次经审查泰河市的市长并没有什么问题,现在由他暂时主持工作,我想是不是就由他出任泰河市的市委书记。
吕纪摇了摇头,说,这个人不行,我看了一下他的工作履历,他因为新到泰河市出任市长,这次并没有涉案,但是他的资历有点浅,泰河市现在正处于情况大乱的阶段,他压不住阵。
金达看了看吕纪,说,吕书记,那您的意思是?
吕纪说,目前这个状况,必须去一个级别高,在海川市有点威望的干部过去兼一段时间市委书记,先稳定一下局面才行的。你看在海川市现任的副市级领导当中,由谁去比较合适?
金达想了一下,现任的副市级领导当中,在海川市有点影响的,又熟悉情况的,也就是市委副书记于捷了。但是金达不太愿意让于捷插手这件事情,于捷本来就跟他和孙守义关系不睦,让于捷去泰河市,这家伙会不会趁机兴风作浪啊?这个家伙会不会趁机把泰河市变成他的势力范围啊?
但是除了于捷之外,也没别的人能够去兼这个市委书记的。海川市政府方面这一下子少了一个副市长,人手肯定就不够,曲志霞虽然有这个能力,但对泰河市的情况不熟,也不适合去做这个市委书记的。
金达看到,吕纪正看着他等着答复呢,虽然明知道于捷去泰河市对他和孙守义都不是一件好事,却也只好把这个人选提供给吕纪了。在这个时候,他是需要放下其他的一切,先把合适的人选提供给吕纪才行的。
金达说,吕书记,我想了一下,海川市市委副书记于捷同志兼任这个职务是比较合适的。
吕纪看了金达一眼,笑了笑说,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于捷这个同志也许有他的缺点,但在目前这个情况下,他确实是唯一合适的人选。至于其他干部的配备,你先从海川市考虑,如果确实需要,可以跟省里说一声,我会让省组织部考虑安排一批干部去泰河市任职的。
金达点了点头,说,好的吕书记,我们回去在常委会上马上就研究泰河市的干部问题,等常委会确定下来干部配备的方案,我再跟您汇报。
吕纪点了点头,说,行啊,你们先拿出方案再说吧。金达啊,这次对你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经验。前面做的不好的地方,赶紧纠正,后面可不要再给我出什么麻烦了,否则省委恐怕真的要处分你们这些海川的领导干部了。
金达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吕纪这是给他很严厉的警告了,他应道,好好,吕书记,我一定严格按照您的指示办理。
金达就赶回了海川,马上就把于捷和孙守义召集起来开书记会,他先要跟于捷孙守义取得意见上的一致。金达首先转达了吕纪书记的几点指示,于捷对吕纪想让他临时兼任泰河市市委书记的意思,有点无可无不可,表示说他会遵照吕纪书记的指示,稳定好泰河市的局面的。
至于泰河市班子的其他人员安排,金达说让于捷先酝酿一下,然后拿出人选名单,交由常委会讨论通过。金达之所以最终把确定泰河市班子的权利交给于捷,是他在回海川的路上做了通盘考虑才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