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无路可逃(第1/1页)明宫晚钟

    想到这里,他对段正茂感叹地说:“高拱知人善任,身边有一群的官员为他效劳;吕调阳为人精明,不足之处是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的建树,白白的做官一场,可是他一生平安。所以说高拱有高拱的长处,吕调阳有吕调阳的可取的地方啊!”

    “唉!”段正茂知道自己的苦口婆心是不会有什么收效的。他尽了作为朋友,作为部下应当尽的义务。既然张居正不听从他的劝告也就无可奈何,只好随他而去,至于事情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只能听从老天爷的安排了。

    段正茂哪里知道张居正的苦衷。他已经无法往后撤,无论身前身荣华富贵,还是身后的羞辱浩劫已无路可逃,只要一路往前冲,冲过去或许还有一片生机,会有一个比好的结局。

    张居正又接着说:“贤弟不要再说了,你的心意我已经知道。不过做为人臣,只要上对的起皇帝,下对得起黎民苍生,无愧与国家社稷,此生足矣!至于身前身后的荣辱功过,不用考虑,听凭老天爷的安排,任由他人评说吧!”

    “再过一两个月,皇帝就要大婚,按照我朝的规矩,皇帝大婚以后就要亲政,先生为什么不可以急流勇退,回家颐养天年。你已经为国家把身体搞垮,也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端正茂还不甘心再试着劝劝他。

    “唉!贤弟不知。恐怕张居正生来就不会享受天伦之乐,没有休息的命,注定要为大明朝呕心沥血,***劳一生,今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张居正有点遗憾地说道。

    听完张居正这番话,他不知道该如何相对,只是一脸苦笑,劝说彻底失败了。

    “等等吧!等清丈土地的事有点眉目,皇帝年龄再大一点儿,再考虑这件事情吧!”张居正幽幽地说。

    段正茂是个很有眼色的人,心眼活泛,见张巨正如此说话,知道多说无益,感情用事,适得其反,知道让他来主要是说推行清丈土地的事情,就不再说话等待丞相发问。

    “贤弟,你到户部已经有些时日,全国的土地数量想必已经摸清了吧?说出来让我听听。”张居正微笑着说。

    “丞相!据下官了解。开国之初,全国的土地数量为8507623倾,以后逐年减少,到了嘉靖41年只有开国初一半的数量,而到了我朝,数量还在减少,已经不足嘉靖41年的五成,实在令人生忧,触目惊心哪!”

    “为什么会减少如此之多?”张居正明知故问,神色中带着浓浓的忧虑。

    段正茂没有言语,里边的原因是显而易见,并不要他回答,只不过要把话题引出来而已。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版图并没有任何改变,为何土地逐年减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土地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而是承载国家税赋的土地逐年减少,致使国家税收无税可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原因在哪里?就在于这些土地被大地主、大官僚给占去了。他们逃避了大量的国家税收,致使千千万万的小民无地可种,而税负不减,加剧了社会不公,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日益加深,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农民起义。这一次在全国推行清丈土地,就是要把他们抢占的土地要回来,实现耕者有其田,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国家财力,这件事做完以后,巨正那怕是遭到世人的唾弃,也在所不惜。”他态度坚定地说。

    见到丞相如此坚定,段正茂有点担心,说:“这件事情利国利民,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运作起来肯定会阻力重重,困难多多。占据土地最多的肯定是王公大臣,***巨贾,他们既想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又不想承担国家的税负,将来清丈起来肯定会麻烦多多,决不会一帆风顺。”

    “我知道这些,只希望趁我现在还当国,手中还有些权力,努力试试吧!此事一了,我将辞职回家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不再为国事***心了!”张居正越说声音越小,最后竟然没了声音,眼里含着泪花,苍凉之色写在了饱经风霜的脸上。

    段正茂也受到感染,泪水也湿透了厚厚的衣襟。他仿佛已经看到,丞相百年之后受到众人的诽谤,子孙受到无辜的牵连。他不敢往下想,闭上流着眼泪的眼睛。心底呼喊着:这就是我们的好丞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