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工三十余年(第1/1页)明宫晚钟
公历1587年,时为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里说,这一年表面上看平平淡淡,但如果深究,实则蕴含着***,就在这一年,明朝真正走上了衰亡之路。不管关键点是不是万历十五年,不可否认的是,自万历怠政起,明王朝这艘千疮百孔的大船便开始了不可挽回的沉没之路。
1586年,23岁的万历下旨,称自己起床后头昏脑胀,当天的早朝和经筵、日讲活动均被取消。谁没个头疼发热,然而万历的头昏脑胀自此重复出现,所谓的停止早朝也变得没有尽头。更让人担忧的是,这边刚传旨说皇帝精力不支,那边却传来皇帝在紫禁城骑马作乐,接着又有人说,皇上骑马不小心伤及额头,不能接见大臣,待大臣奏上一本,规劝皇上以国体为重,万历立即狡辩,说自己火气过旺,服药后脚底奇痒,以至***破皮肤,行走不便,不能临朝。然而,马上又传来另一种声音,说皇上饮酒过度,与嫔妃交往过甚,以至身体虚空。
从1586年开始,万历开始找各种借口不上朝,既然是找借口不上朝,偶尔他也是会临朝的。但情况越变越坏,到了1592年,他开始正式不上朝,连借口都不需要找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620年他去世。据说,中间为了解决宠妃郑贵妃引起的事端,万历才破例临朝了一次。
从1592年到1620年,万历完全不临朝长达28年,这28年间,他都做了些什么呢?翻开这28年的历史,万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是,他所为的绝不是我们希望他为的,所不为的也绝不是我们所希望他不为的。
阎崇年教授在《百家讲坛》上,用“六不做,六做”十分精确地概括了万历这28年的表现。
“六不做”指的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北京天坛公园,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按照《周礼》的说法,身为帝王,“冬日至,礼天神;夏日至,礼地祇”,就是冬至时要祭天,夏至时要祭地。
不郊指的是皇帝不亲自郊祭天地。不庙指的是皇帝不亲自去祭祀供奉着祖宗牌位的宗庙、太庙。虽然祭天祭祖只是形式,但在古代,这种形式的象征意义是不可小觑的,借着这种形式,能加强臣民的信仰,巩固皇权的至高无上,自古以来,这种活动就为帝王重视。但万历不把这个活动放在眼里,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掉。
万历不仅不郊不庙,他还连续28年不朝、不见、不批。这28年,他不上早朝与众臣共议国事,也不接见臣子。万历很有性格,那些地方小官就别说了,即使是朝中大臣,也很难得见圣颜。大学士、首辅朱赓,三年没有见皇帝一面。对于大臣的奏章万历则采取“留中”不发的办法,既不批示,也不发还,弄得大臣们不知所措。
不讲指的是万历不参加经筵、讲席。经筵是专为皇帝研读经史而举行的御前讲席,也是君臣共同探讨治国理念与治策的场所。日讲,即每日向皇帝进讲经史,也回答皇帝的咨询。万历小时候还是一个勤奋的孩子,现在看来,他不过是被***的,等无人可以约束他的时候,他懒惰的本性就暴露了出来,什么经筵、讲席他是一律不再参加。
万历在“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无为的同时,他不可能说28年天天躺在龙床上睡大觉,那他在忙什么呢?阎崇年把万历的这些“有为”概括为“六做”:沉湎酒色、贪敛钱财、乱封滥赠、肆意挥霍、大兴土木、胡作非为。
定陵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