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 英雄悲歌(第1/1页)明宫晚钟

    位极人臣的张居正,始终站在权力争斗的风口浪尖,他的对手总想将其置于死地。这一场改革,就像是狂风中的孤焰。

    万历五年,张居正迎来了最大的考验。他的父亲这年因病去世,按惯例,他必须离职回家守丧三年。而此时改革刚有起色,正在关键,万历皇帝深感:“国不可一日无张先生”,而张居正也感到宏图未展,难舍京城。于是,万历皇帝就下诏“夺情”,不批准张居正回家,张居正也半推半就,演出了一场“在官守制”的故事。君臣二人的做法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强烈不满,他们批评张居正贪恋权位,不忠不孝,要求他去职守丧。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态度异常坚决,他们采用果断甚至是令人恐怖的手段,镇压反对派:将余懋学革职为民,傅应祯充军,刘台下锦衣卫狱,吴中行被痛打当场昏死……

    “夺情风波”显示了权力巅峰上的张居正驾驭权柄的能力,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谁也不曾想到,精力犹旺之时,一场宿疾痔疮的复发,竟然要了张居正的命。万历十年六月***,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

    死讯传来,万历皇帝为其辍朝一日,赐治丧银,并遣官护丧归葬。可以说,张居正死后的一段时间也极尽哀荣。

    但风云随之突变。万历十二年四月,万历皇帝突然下诏削夺张居正一切官爵,并查抄家产。尚未来得及逃出的老弱妇孺十数人,被关在府内,其长子自缢身亡,三子自杀未遂,家眷数人饿死,部下皆被撤职。

    从权力之巅的荣耀跌入家破人亡的地狱,张居正生前身后的巨大反差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万历皇帝态度的转变对张居正的败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个言听计从的好学生,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截然转变,对恩师家族痛下杀手呢?人们猜测无数。

    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张居正本人也有诸多不俭点。例如,他知道冯保贪财好色,就投其所好,一次就让儿子将7张琴、9颗夜明珠、5副珍珠帘、3万两黄金和10万两白银送到冯保家中。冯保被抄家时,搜出家产白银上百万两。万历皇帝当然有理由怀疑张居正的家产更丰,随即也抄了张居正的家。虽然张家财富没有冯保多,但近20万两金银和大批田产,也足以让万历皇帝瞪目结舌。

    张居正死后,明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恶化,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大明亡国丧钟清晰可闻的时候,人们愈发怀念那个敢做敢为、魄力非凡的张居正。

    历史就是这样令人悲啼欢笑。当年诽谤新政的人又何尝料到,日暮途穷时他们竟会梦想追回改革的盛景?当初大骂张居正是禽兽而被廷杖致残的邹元标,拖着一条拐腿,为张居正的昭雪奔走呼号,试图召回失去的新政。无可奈何花落去,古老的帝国大厦终于被历史的巨浪冲击得分崩离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