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评说(第1/2页)明宫晚钟
清人评价万历皇帝,说他眼高手低,好色无度,怠政误国,但从万历三大征看来,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虽然比不上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但还是一个有一番建树的守成皇帝。有人说万历皇帝好大喜功,他还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对于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战争过程中对于前线将领的充分信任、并不怎么听言官的话,被这些胡言乱语所左右,他有自己的主见,对于指挥失误的将领也能毫不客气的撤换,都显示了他的胆略和性格。但他也有自己的失误,犯过很多的错误。晚年的万历,对于朝政显然没有对敛财的兴趣浓厚。在他亲政的后20年,基本上是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不愿意上班的皇帝。直接导致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朝军队在与努尔哈赤军队的萨尔浒一战中丧师10万,丧失了明军对后金军队的优势,间接导致了明代被清朝取代的结局。后来的辽东战局,尽管这场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他的表现也是不错的,并不像清朝的一些人故意贬低,把他说昏晕,一无是处。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逐渐兴起,努尔哈赤统一辽东地区,东北地区天寒地冻,后金民族又不会种地,以打猎放牧为生,经常发生生存危机,天寒地冻,没猎物可打,他们也要吃饭娶妻生子。在他逐渐强盛以后,为了缓解这种危机,就起兵反明攻占抚顺。后金的这种进攻,并不是要占领明朝的土地,没有领土要求,像以前的蒙古人不停地骚扰一样。尽管如此,战报报到朝廷,万历的反应还是相当迅速的,一点也没有含糊,马上就指示兵部“狡虏计陷边城,一切放剿事宜行该地方相机处置,军饷着上紧给发。其调发应援,该部便酌议其奏”,对抗击后金的进攻做了相应的安排。但是,当时担任兵部尚书的薛三才却不以为然,对辽东战事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估计不足,看成先前常有的一般性骚扰,找出种种借口推脱搪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不执行皇帝的命令。后来皇帝见到兵部没有动静,觉得此事重大,不能疏忽,敏锐的“意识到辽东事态的严重性,下旨要九卿科道研究‘大举进剿’事宜”。
明朝的皇帝,不像历代的皇帝,不像清朝的皇帝,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典型的中央集权,说一不二,金口玉言,明朝大多数皇帝民主的多,脾气好得多,骂皇帝也是很正常的,大臣们还会成群结伙,以骂皇帝为荣,在皇帝面前逞英雄。嘉靖、隆庆都躲在后宫里不出来,也懒得打理朝政,反正有精英们打理着,皇帝就是打一段时间不上朝天下也乱不了。没必要和大臣们生气,反正江山社稷还是我们朱家的,大臣们多干点活,皇帝躲在后宫里和女人们谈情说爱多爽啊?
这一次,事情重大,兵部不当回事,作为皇帝坚决不能不管。这可是有关于朝廷安危的大事,一点也不能含糊。万历又召集大臣们作出一系列的紧急部署,批准河南道御史熊化的方案,“在命令蓟辽总督汪可受出关调度,杜松出任山海关总兵的同时,又命令熟悉辽事的兵部右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兼巡抚,把懦弱无能的驯服李维翰革职听勘,还要都察院速差有魄力的御史代替杨一桂出任辽东巡按”。赐给杨镐尚方宝剑,“总兵以下不用命者得以军法从事,先斩后奏,企图以此激励各总兵立即出关迎敌,摆开决战的架势。”
万历皇帝在用人上又犯了一个大错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所使用的人一般还没有犯太大的错误,还算用人正确,但这一次错误是致命的,用错了人,大臣们都反对,皇帝还是力排众议,杨镐也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争气,朝鲜战争惨败,皇帝饶了他,又一次的启用他,他竟一点也不给皇帝争气,由于杨镐的指挥混乱失误才是导致萨尔浒之战失败,使明朝和后金的战争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皇帝之所以起用杨镐,杨镐熟悉辽事,有实际的战争经验,他亲自经历了规模巨大的抗倭援朝,尽管最后遭受了一些小失败,但毕竟最终的结果是这场战争取得了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是无数次失败积累而成的,更能锻炼人,是也不是常胜将军啊。在当时的情况下就数杨镐更为合适了。万历疏忽了一点,杨镐就像马谡,是一个不堪大任的人,扶不起来的阿斗,谁也没有办法
萨尔浒之战的失败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四路人马,号称四十七万人,而真正的总兵力才十万左右,战争损失是“文武将吏三百,士兵四万、马匹二万八千”。但意义重大,通过这场战争检验了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使后金的士气更加旺盛,让后金本来忐忑的心,安定下来,形成一个惯例。形成惯例后,这个人好欺负,欺负他没事,还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战果,何乐而不为呢?以后,有事没事都要打他一番,不打白不打,白打谁不打啊?
即便如此,也没有什么,中央政府及时调整战略,不拘一格的选拔合格将帅,偌大的一个中国难道就选不出一两个能够胜任的带兵元帅来,中国历来都不缺人才,只要有伯乐,就不愁有千里马脱颖而出,而事实上,万历正是这么做的!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消息传来,马上下令“逮捕此次战败的主要责任者杨镐,将他关入锦衣卫诏狱论死”,“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来对付辽东局势,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作为一个皇帝,手下管着无数的大臣,就是身边的大臣要想彻底的了解也不容易,皇帝在一开始时错误的使用了杨镐,发现以后立刻更换,知错就改,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领导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是万历对使用的人充满了信任,用了这个人,就给予最大的权力和支持,给你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扰,不管别人议论,给你施展才干的机会。即便你以前失败过,也不要紧,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在得到这样的任用之后,仍旧不能打开局面,失败了,我再给你机会,再给了你机会之后,你还是失败,造成损失。对不起,为了国家,为了江山,马上换人,我不能因为哥俩个的关系不错,拿着公家的事情开玩笑,你一个人不高兴不要紧,大明朝这个总公司倒闭了,可不好玩,还有许多人等着端这个饭碗呢。其实,万历皇帝还是一个讲情义,懂得培养干部,爱惜干部,给干部提供成长进步机会的好领导呢,跟着这样的领导不能不说是个福气,让你遇到秦二世这样的领导,你有天大的本事,这辈子也就玩完了。
撤换杨镐,果断起用熊廷弼之后,辽东局势又恢复平静,局面又迅速好转,朝着获得胜利的那个方向发展着。
熊廷弼遇到了好领导,十分振奋,决心以优异的战绩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万历皇帝还是那句话:“好好干,朕坚决地支持你。”熊廷弼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得到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大为赞赏,看法也多有相同之处,很有共同语言,堪称军事战略上的知己之交。熊廷弼认为收复开原为保卫辽东的当务之急,万历马上坚决支持,下旨“恢复开原乃御虏安边急务,应用兵马、器械、钱粮、刍豆各项,着各衙门火速处办,毋得借口缺乏,致误军机”,还赐熊廷弼尚方宝剑,“重其事权”,对其可谓恩重如山,信任有加。士为知己者死,皇帝如此的信任,熊廷弼能不感激万分,他出关以后,马上就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劝逃亡者回归,斩逃将以祭死节将士,杀贪将陈伦,罢免总兵李如桢,以李怀信代替。同时监督军士建造战车,火器,疏浚城壕加固城墙,作好长期守御的打算”。他向皇帝上疏,认为“从当前形势出发,漫谈恢复、进剿显然过于草率,不如以固守为稳着,当住后金的进攻势头,主张‘步步为营,渐进渐逼’,以守为攻”. 这一战略方针,得到皇帝的激切赞赏,批复熊廷弼说“审度贼势,分布战守方略,颇合机宜。防守既固,徐图恢复进剿,尤是万全之策。” 在万历的全力支持下,熊廷弼仅仅用一年,辽东形势大为改观,“辽阳颓城整修一新,逃亡人民纷纷回归,……原先奉集、沈阳两座空城,俨然成为重镇”。万历皇帝对辽东局势倾注极大的关心, 从《明史》熊廷弼传的记叙中(《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可以看到皇帝对辽东局势的关心和对熊廷弼的支持。凡是熊廷弼上疏都是“疏入,悉报允”,“疏入,帝从之。” 对熊廷弼的支持从来没有半点动摇过。
熊廷弼脾气刚硬耿直,喜欢漫骂,在朝廷的文官中人缘相当不好,言官们几乎把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攻击诋毁诽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几次逼得熊廷弼辞职。万历和言官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情,他毫不含糊地下谕“辽事败坏,皆地方官玩曷所致,熊廷弼一意振刷,恢复封疆,朕深切依赖。今夷情甚急,岂经略释肩之时,自弃前功!着益殚忠任事,与诸臣协心共济,毋为人言所阻”。 皇帝一个“深切依赖”就把他对熊廷弼的赏识和信任表露无遗,以皇帝之尊而公开向众人表示对一个臣下“深切依赖”,是不多见的。这句话从皇帝嘴巴里出来更非同寻常,不是皇帝对下臣表示恩惠的意味,更类似朋友之间表达的信任和支持。至于“今夷情甚急,岂经略释肩之时,自弃前功”,更不像一个皇帝居高临下对臣僚说的话,倒更像是对知己朋友语重心长的劝导。“毋为人言所阻”,里边包含了和那些文官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的经验之谈。皇帝知道朝廷的这些文官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吃得就是这碗饭,干的就是这个活,就是这个体制,近三百年了,那个皇帝都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不管什么事都要议论一番,在他们的眼里从来一个好人。谁当家,谁干事,就和谁战斗到底,躲都不成,他们不是整天没事找事,说自己不理朝政贪图酒色吗?皇帝告诉熊廷弼“毋为人言所阻”,朕信任你,你就放心干,听拉拉蛄叫农民就不种田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万历皇帝在最后的几年,有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但“对熊廷弼仍分外关注,别的奏疏可以不看,唯独熊廷弼的奏疏非看不可,而且无一不批答。随上随下《明神宗实录》卷591”至死方休! 正是皇帝的坚定信任,大力支持,熊廷弼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皆心尽力,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才保证了辽东地区的平安,努尔哈赤的势力虽不断壮大,也不敢对明朝廷轻狂半步,俯首称臣。起码在万历皇帝的有生之年,在熊廷弼驻守辽东之时,辽东地区基本上是安宁的。在万历死后没有多久的泰昌元年十月,熊廷弼失去了强有力的靠山和朝廷的信任,袁应泰取代了熊廷弼成为辽东经略!明朝廷自毁长城,把得力干将给调走,到了第二年,后金就又蠢蠢欲动,努尔哈赤攻占沈阳,明朝廷虽然再次起用熊廷弼,文官集团对熊廷弼还是不放心,用了一个王化贞牵掣干扰,直到把熊廷弼作为王化贞的替罪羊斩首才算满意。
这种事如果万历仍在世上,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形,那些言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听他们的话必将一事无成。皇帝对言官的话语不理不睬,以柔克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受言官的左右。万历皇帝一死,则无人能对付他们了,文官借了魏忠贤这个由头彼此内斗,狗咬狗,黑吃黑,两败俱伤!
究竟该怎么评价一个皇帝呢?用什么来评价一个皇帝的好坏呢? 一是武功。就是抵抗侵略,维护领土完整,保卫自己的人民不受别国欺负。二是经济.在皇帝的治理下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富裕。 三是皇帝为国为民之心.是不是真心相对国家对人民好. 四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