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4/6页)庶女芳华
这样纠结着,徐老夫人就迟迟没有催问叶姨娘的回答。
叶姨娘跪在那里,她想了很多。从她嫁入徐家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中间漫长的十几年,她在叶家都是属于呼风唤雨的地位,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事情有了变化的?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眼前的局面的?好像就是从徐明锦和她那个弟弟回到徐家开始,先是入祠堂,再是她假孕的事情被发现,被贬为妾,接着皇帝赐婚,徐若逸娶妻,夫人有孕,她处心积虑的想要害死夫人得到那个孩子的抚养权……
徐夫人忽然觉得想放声大笑,她这一辈子想要抓到手里的东西很多,但现在她却发现,她所追求的的那些,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我选择家法。”叶姨娘道。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徐明霞以后能够许配一个好人家,她都必须留在徐家!
徐若逸显然没有想到叶姨娘居然选择家法,他朝着叶姨娘望去,却看到叶姨娘脸上有着一种视死如归的表情,他心里一颤,想起了初次看见叶姨娘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是刚刚高中状元的少年郎,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恩师告诉他,状元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想要在京城立足,就必须娶一门身份高贵的妻子,他知道恩师所说的都是为他好,因此,当他在护国寺的山路上遇到叶家小姐的时候,特意在她面前表现了一番,终于得到叶家小姐的青睐,得以将之娶回来,之后,他得了叶家的帮助,这才一路安安稳稳的做到吏部尚书这一职位。
当年那么温柔害羞,心地善良的叶家小姐终于变成眼前这副苍老的,心思毒辣的妇人……
徐若逸神情莫测。徐老夫人见他不说话,于是就道:“好,取家法!按例,鞭挞十鞭!”
徐若逸忽然道:“不!一鞭就行!”
徐老夫人不悦的道:“逸儿,这不合规矩!”
徐若逸道:“娘,如果您觉得不合规矩的话,那剩下的九鞭儿子替她受了!”
徐老夫人闻言大惊,道:“使不得!”
徐若逸道:“那么,就鞭挞叶姨娘一鞭。”
徐明锦看着这一幕,嘲讽的想,徐若逸总算是做了一件他应当做的事情。不管叶姨娘曾经做了什么,她都是陪伴徐若逸时间最长的人,话说养条狗在身边几年还有感情呢,更何况是人?徐若逸要是丝毫不为叶姨娘求情,那他的心是有多么冷漠啊……
周围那些姨娘们听见徐若逸要替叶姨娘挨那九鞭,都纷纷目露不忿,老爷为什么对她这么好?就连她犯了这么大的错都能原谅。
徐老夫人看向自己的儿子,只见他目光流露出一丝坚定的神色定定看着自己,徐老夫人知道,每当徐若逸露出这样的表情的时候,就是代表着他对那件事情是势在必得。她知道,今日自己是不能令他改变主意了……
徐老夫人叹息一声,道:“就按你说的去办吧!”
徐若逸像徐老夫人道了一声谢,就坐了回去。
不一会儿,‘家法’呈上来了。
众人都伸头去看那传说中的‘家法’。徐明锦隐在人群中也朝着那根传说中能够一鞭子令人皮开肉绽的鞭子看去,心里实在好奇它长什么样。只见一个黑漆盘子里放着一个与盘子原色相差无几的鞭子,鞭身布满倒刺,由于鞭子本身是黑色的,倒显得它浑身上下布满的那些银光闪闪的倒刺更加的耀眼。令人望而生畏。除此之外,什么特证也没有,徐明锦不禁微微失望起来,这个传说中神乎其神的鞭子原来就是这么一副黑不溜秋的样呀!也太难看了,当下人将鞭子呈上来的时候,她以为,至少应该是金光闪闪的吧?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副其貌不扬的样子。
但是当徐若逸看见这鞭子的时候,眼中居然露出惧色来。这是徐明锦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对那根鞭子,她不禁更加好奇了。
徐老夫人道:“行刑开始吧!”,立刻就有下人走上前来,将那根鞭子从盒子里取出来。执在手里。她眼角的余光看到徐若逸又要开口,她立刻道:“逸儿,娘已经答应你一次了,这一次你答应娘,就在一旁好好看着,不要再插手这件事情了,行吗?”
徐若逸原本是想说,这执行家法的人就由他来做,却没有想到,徐老夫人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已经少了九鞭了,徐若逸要是再暗中放水,那么,这次用家法惩罚叶姨娘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了多大的意义。因此,徐老夫人打断徐若逸原本要说出口的话。还用语言逼的他只能坐在一旁。
叶姨娘原本以为那十鞭自己挨定了,她知道徐家的家法厉害,十鞭子就有可能打掉一条人命,但是出了这条路,她别无选择。如果她被鞭子打死了,那么也就解脱了。徐若逸的求情是在她意料之外。她万万没有想到,徐若逸居然愿意替她挨这十鞭子,那一刻,她居然感动的哭了。
原来,他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
徐明锦看着这一幕,想了一下,觉得待会儿叶姨娘被鞭子打过去的时候,那个场面不会太好看,于是她就悄悄从人群中溜出去,回到自己的翡翠园,反正如今已经没她什么事情了。就是有事,那也是别人有事。
徐明锦溜走了,厅里没有人发觉。而那道鞭子最终还是以最狠的力道,高高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度,朝着叶姨娘的脊背击过去,传出“啪”的一声巨响。叶姨娘应声而落。
徐若逸连忙奔过去看,只见叶姨娘背上一道血淋淋的伤口足足有三四寸长,血肉模糊。叶姨娘已经昏死过去。
徐若逸连忙一边命人将也姨娘抬回玉屏院。一边叫人去请大夫。他自己跟着抬着叶姨娘的轿子去了玉屏院。徐老夫人见他走的时候都没有跟自己说一下,知道儿子这是埋怨上她了,徐老夫人长叹一口气,对众人道:“都散了吧!”
众人闻言,纷纷离开了徐老夫人的春晖院。徐老夫人抬头去看,发现徐明锦并不在人群中,她并没有跟着自己父亲走,那么,她就要是在叶姨娘行刑执勤溜走的。徐老夫人沉思起来。
徐明锦回到翡翠园,第一件事情就是叫来玉竹,问她春杏的情况怎么样了。
“小姐放心,她性命无碍。只是,恐怕要再床上躺一阵子了。春杏现在人已经苏醒,就在樊老爷那里养伤,阎小姐正在照顾她。小姐放心。”玉竹知道徐明锦想问什么,索性不等她一个一个来问,自己直接一股脑儿全部告诉她。
徐明锦听说春杏没有事情,一颗心这擦放回肚子中。她叫过来翡翠园里的所有丫鬟,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秋云道:“小姐,春杏是冤枉的。”
徐明锦道:“我当然知道春杏是冤枉的,我要你们说的是被冤枉的过程。”
秋云的一双眼睛肿的像两个核桃,神情憔悴,徐明锦一见,就知道这丫头背地里为春杏掉了不少的泪,担了不少的心。看来,秋云与春杏的关系挺不错的,比在柳城那一会儿多了,那时候,她可是记得,春杏和秋云两个人虽说没有大矛盾,但小矛盾不断。现在,秋云居然能为春杏哭成这样,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徐明锦的思绪跑到当初在柳城度过的那几个月无忧无虑的生活……
秋云的声音唤回她的思绪,“昨日,春杏一直念叨着小姐什么时候回来,她说小姐想吃她做的荷花酥,她都已经做好了,小姐还没有回来……”徐明锦想起那日临走前,她的确吩咐过春杏,她想吃荷花酥了。原本只是随口一说,说过以后她就忘了,没有想到春杏居然连这件事情都记住了,还一丝不苟的做好了等她来吃。徐明锦的鼻子有些发酸。
“奴婢对她说,‘你不要着急,小姐最迟下午就能回来的,咱们也去过护国寺的,上一次不就是傍晚才回来吗?现在才正午过一点,时间还早着呢!’春杏一听,大概是想起了上一次在护国寺里小姐被平熙王世子掳走的事情,脸色变得紧张起来,她道‘这一次平熙王世子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威胁小姐去护国寺见他,不定暗中做了多少手脚,小姐去了一定会吃亏的!’奴婢安慰她道‘有静琳公主在,小姐定然是黯然无恙的。’春杏根本不听,她急的在屋子里团团转,口中一直喃喃念着‘上次静琳公主不是也在吗?不是最后还是发生那件事了吗?唉,小姐这为什么不带我去呢?’”
通过秋云的描述,徐明锦仿佛能够看见那时的情景,春杏站在这间屋子里,担心使得她的脾气越来越不好,根本不听秋云的话,她的脸上全是焦急的神色……
“奴婢怎么劝,她都不听,最后,她实在忍不住,就从屋子里跑到院子里,奴婢追出去劝她还是回去等先进,春杏道:‘屋子里我呆不住,你回去吧!我去门口迎接小姐。’说着,她就一路走,一直走到翡翠园门口。在门前那条路上东张西望的。”
徐明锦能够想象的到春杏焦急的心情,她也是等过人的。在现代,她等过夜不归宿的弟弟,那种心焦,那种忧虑,那种害怕,在等待的那几个小时中真的是度日如年,徐明锦知道,当时春杏和秋云她们,就是这种心情……
“谁知道这个时候,夫人忽然出现在咱们翡翠园门口,她出现的太突然了,就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当时连我都没有反应过来,更何况是春杏呢?等我发现夫人连忙给春杏提了醒,上前向夫人问安的时候,夫人身子忽然一歪,就倒在春杏身上了……”
“然后夫人身边的那些丫鬟全部异口同声的说是春杏撞到夫人了是吗?”徐明锦道,她没有想到,原来设计春杏的人是夫人,她原本以为是叶姨娘干的。这位徐夫嫁入徐家,她徐明锦从来都没有招惹过她,两人无冤无仇的,徐夫人这么做,一定是与叶姨娘商量好的。看来他们两人当时是达成某项协议了。只是,徐夫人恐怕没有想到,叶姨娘要除去的人不仅仅是她徐明锦吧……
秋云点点头,道:“夫人当时捂着肚子就开始叫起了疼,大家连忙手忙脚乱的蒋夫人抬回她自己的枫院,府里一直备着的大夫,稳婆全部出动,大夫说,夫人这是动了胎气,恐怕要提前生了!’这时候,老爷已经得到消息赶过来了,老夫人也赶过来了。老爷听到大夫这么说,立时就紧张了起来,他吩咐大夫和稳婆一定要尽量保住这个孩子,因为他听人说,早产的孩子存活率实在不高。”
徐明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秋云接着道:“夫人被送进产房以后,产婆也进去了。这时候叶姨娘才赶过来。她一来就跟老爷告罪,说是府中事情太多,这才来晚了。老爷没有说什么,让她在一旁坐着。叶姨娘于是就问,‘夫人的生产日子大夫不是说是在下个月吗?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提前就要生了?’”
“夫人身边的丫鬟听到叶姨娘这么问,就将春杏撞到夫人的事情讲了出来,求老爷姨娘替她们夫人做主。叶姨娘一听,就对老爷说,‘这个丫鬟居然做下这等事情!是不是背后有人指使?’老爷道‘你不要胡思乱想,这丫头是无意中之中撞到夫人的,哪有你说的背后有人指使?’叶姨娘反驳道:‘偌大的徐府,有成千上万的丫鬟婆子,怎么就偏偏是这个丫鬟撞到夫人的呢?’老爷一听,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看起来是相信了叶姨娘的话,这时候,春杏已经被捆着带去枫院了,奴婢跟着去了枫院,春杏跪在老爷面前,老爷一看见春杏就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