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险恶 ..(第2/2页)贵妃起居注

天天过来才对,现却只有李美人、王美人两个人,已经到了坤宁宫偏殿等皇后接见。

    她们到得有点早,皇后还没梳洗完呢。见到三人来了也很高兴,让她们陪着一道吃早饭。不过徐循等人都是吃过了来,徐循就主动起身服侍皇后,李美人、王美人帮衬着,三个人伺候着皇后把早饭用过了,又陪着皇后逗了逗大囡囡。李美人、王美人便起身告辞,把徐循留下来陪皇后说话。

    徐循于是也就主动提起了赏地事,“也是底下人提醒了,才知道是比姐姐家得地多了几亩。我想大哥日理万机,两次赏赐间隔时间又长,未必会留意到这些小事……”

    她没往下说,皇后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她微微地笑。

    徐循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皇后,眼睛里一片凉意,唇边笑容却还这样亲切——话都说到这里了,她也没退路了,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说,“不若我和大哥打声招呼,还是免去几顷罢。”

    皇后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反问徐循,“庄妃自己是怎么想呢?”

    徐循想到柳知恩话里话外担忧,钱嬷嬷眼里暗藏忧心,一时间真是冷汗都下来了。她想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人心变得就是这么,是不是皇后眼里,自己就是来上门炫耀,上门踩她——可却又到底还是存了一丝侥幸。皇后毕竟和孙贵妃不同……哎,其实就是孙贵妃和她,两个人又岂是没有一丝真感情?

    “娘娘怎么想,贱妾就怎么想。”她把心底委屈全给压了下去,小心翼翼地回答着,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后脸色。

    忽然间,她发觉自己也不是那样了解皇后,皇后脸,看起来也有几分陌生。

    但皇后下一刻也就叹了口气,面上也出现了一点波澜——甚至可以说是一丝怒气,一丝委屈。

    “我还能怎么想?”皇后从来没有这样和徐循说过话,就像是和徐循抱怨谁似。“连金宝都容了……还容不下你那几顷地?你这个人,也是太小心了点。”

    徐循一时间都没法说话,过了一会,才觉得脊椎骨慢慢地恢复了知觉,她勉强一笑,低声道。“姐姐……”

    皇后摇了摇头,“你不必说了。”

    她盯着眼前茶盏,似乎是有些自嘲地一笑。“我知道你用意,也很明白你心意……可这些都是虚,小循,礼法,比不过人心啊。”

    她说肯定不是皇帝心,两个人都心知肚明:皇帝心思,从一开始就没皇后身上停留过,皇后曾经得到也不过是他尊重,可不知为什么,这一阵子,这份尊重,也是渐渐地有些稀薄了……而原本依靠太后,现也是有些改了心思,不是说不亲近皇后,而是没那么往死里压着贵妃了。

    皇后几乎没把话说得这么明过,徐循也不能只说些场面话了。

    “这都是细枝末节。”她便嗫嚅着安慰皇后。“要紧,还是子嗣……”

    嫡长子意义,对朝廷、后宫来说都是很非凡。管帝后感情有所疏离,但皇帝每半个月里,几乎还是有五天歇坤宁宫。如此夜夜耕耘,其实也就是想要个嫡子。

    皇后自嘲地笑了笑,“我现也就是求个子嗣了!只盼着我肚子对得住这一片苦心吧!”

    话说到这里,皇后还好,徐循是浑身不自——皇后身边还有下人呢,这些话传出去几句,皇后是顶得住,可她就难免一身麻烦了。再说,她现明摆着宠爱不下贵妃,皇后跟前坐着,得意人陪失意人,不压都是压,有些事不是说她不想炫耀皇后就能不意。

    好容易逃出坤宁宫,她透了一口长气,简直有逃出牢笼感觉,连一眼都不愿回看,就是急急地往肩舆方向走了过去。

    柳知恩和钱嬷嬷忙迎了上来,钱嬷嬷面色隐隐透着焦灼,柳知恩却是表情沉静,只是弓身帮助徐循上肩舆时候,询问地看了她一眼。

    ——徐循心里有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这个场合明说,进了永安宫,才叹了口气,和柳知恩感慨道,“还好,姐姐还是明理,起码,认得清楚如今局势……”

    想到皇后脸色,她也有几分说不出感觉,“虽说也不免有气……”

    还有些话,却是连对柳知恩和嬷嬷们都不能说:徐循感觉,皇后心里压根都没把皇帝当回事,皇帝亲近贵妃甚至是她徐循,她也一点都不伤心。她现气和怨,都不是因为皇帝偏心贵妃,而是因为自己失了太后扶持,甚至说是没有能生个子嗣,她是怨自己地位不稳,不是怨皇帝表示不够——起码皇后意子嗣方面,皇帝是没有怠慢过。

    她有种可怕感觉,她觉得皇后对皇帝是一点感情都没有,因为没有感情,所以要求也低。而且,这种状态还不是近期才存,也许是从一开始就延绵到了现,只是从前,皇后遮掩得还比较密实而已。

    不是说不好,不是说徐循本人就为皇帝神魂颠倒。只是……女诫里不是都说了吗,身为大妇,要尊敬公婆、关爱丈夫、爱护子女……

    如果连皇后本人都不遵守《女诫》话,徐循这些小妇,又为什么要遵守《女诫》,礼敬大妇呢?

    她摇了摇头,像是要摇去这迷惘情绪一般,同柳知恩庆幸道,“虽说也不免有气,但好姐姐心里还是清明。一心也就是想生个儿子,看来是没想着和孙姐姐别苗头。——真是阿弥陀佛!”

    柳知恩和钱嬷嬷交换了一个眼色,柳知恩无声地叹了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

    钱嬷嬷面色也颇为晦暗,她低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娘娘……”

    徐循固执地摇了摇头,“孙姐姐也不是兴风作浪性子,她若是,太后娘娘也容不得她了。”

    “人心向背,”柳知恩沉沉地说。“娘娘,现这宫里,可不只是您们四位了……”

    徐循被他话说得一惊,她眼神,反射性地就转向了永安宫西北面。

    几个妃嫔住处,也基本都集中了那个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哎,小徐也难啊,真是步步如履薄冰,就算基本都是好人也还是挑战处处啊。

    今天字数多!

    说起来感慨下,至少是有明一代朱家人基本上是不必受老婆气。后宫里使心机是弱B皇帝才会这么搞……男人心机都是外头斗去了,家里一般都懒得玩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