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喜从天降(第1/1页)官道

    国庆节一过,安宁乡的晚稻收割正式拉开了帷幕,巍峨的高山之下,乡间田野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的景象。

    “书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呀。”吴颖转动着方向盘,眼角的余光触及田野上的忙碌着的人群,脸上露出一丝满足的笑容:“前一阵子还担心会不会因为旱情严重影响晚稻的产量,好在老天爷有眼呀,居然下了一次雨。”

    “老吴,这也是你年初的时候工作做得到位,修沟渠,挖水塘等等,要不然,晚稻的产量肯定要受到影响。”

    朱长勇呵呵一笑,摸出香烟扔给了吴颖一颗,自己点燃一颗吸了一口,转头看向窗外:“老吴,农民单靠种地是富裕不起来的,你的任务还很重,还要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想办法呀。”

    吴颖点了点头,笑道:“书记,我知道你的好意,不过,饭也要一口一口地吃,你给咱安宁乡开了个好头呀,我们安宁乡的人会一辈子记住你的恩情。”

    朱长勇一愣,摇摇头:“老吴,农民收入偏低这不是安宁乡一个地方的事儿,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农村还是那么穷,农民收入还是那么少,国家对农业不太重视呀。”

    “大的形势如此,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吴颖苦笑一声,脚下轻踩油门,富康车向着乡政府大院飞驰而去,今天出来的目的就是看一看秋收情况,初略地了解一下晚稻的产量等等。

    朱长勇吐出一口浓烟,脑海里想的是国庆的时候,写的那篇关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文章,想不到居然被马跃看上了,逼着自己又抄了一遍,说是要拿去给他的一个朋友看一看,想不到他一个干纪委的,居然还有朋友懂得经济。

    “老吴,酒厂的人来收购粮食给的是什么价格?”

    朱长勇想起上一次吴颖提到的事情来,吴颖苦笑一声:“书记,昨天还有几个村支书问我,是不是由乡里出面跟酒厂协商一下提高价格,今年其他地方的产量都受到了旱灾的影响,晚稻产量都少了很多,就我们安宁因为准备得好,没受到多大的影响,大概他们想用这个来提高价码。”

    他的声音一顿,摇了摇头:“我估计酒厂那边不会接受的,他们开出的价格是其他地区粮食价格的三分之二呢。”

    “这价格也太低了吧?”朱长勇眉头一拧,显然,这种小事情肯定是酒厂下面的人在里面捣鬼的缘故,毕竟因为这么一点小钱就闹得天怒人怨那就太不划算了。

    朱长勇略一思索,吩咐吴颖道:“老吴,你跟酒厂那边的采购领导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提高价格吧。”

    吴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里却对朱长勇的这个提议不抱多大的希望,酒厂的人什么时候把乡镇的领导放在眼里了,别说酒厂的领导层了,就是酒厂里稍微有点权力的职工都不把一般的领导干部放在眼里。

    回到办公室里,朱长勇起水杯喝水,手机就响了,摸出手机看了一眼,立即微笑着接通了电话:“梁兄,最近怎么样,电影的后期制作完了?”

    “大哥,哪有那么那么快呀,你当我们拍电影那么容易的呀。”话筒里传来梁祝的笑声,他的声音里带着浓郁的粤语口音,听起来颇有些韵味。

    “我还以为你说首映礼请我去看,是说着玩的呢。”朱长勇呵呵一笑,立即想起度假山庄已经在动工建设了,请梁祝拍摄广告,担任形象大使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才行。

    “对了,梁兄,你什么时候有空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度假山庄的别墅广告呀,已经给你和吴熙预留了两套小别墅了,位置比较偏僻,你到时候过来看就知道了。”

    “你们已经开始在山脚下修房子了?”

    话筒里传来梁祝惊喜的声音:“这样吧,明年年初吧,这一阵子要配合电影到处宣传,还有后期配音等工作要忙,忙过这一阵,电影首映过了就去帮帮你们拍广告吧,不过,这个广告的创意让吴熙来想,他最喜欢那里优雅的环境了。”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

    朱长勇嘿嘿一笑,心里松了一口气,梁祝这种大明星时间都是钱呀,能够用两套风景区的小房子做诱饵,双方都很满意,而且,有了这梁祝在风景区定居,搞不好还是风景区的一个卖点呢。

    “对了,梁兄,你打电话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也没别的事情,就是通知你一下,估计在元旦的时候电影巨星首映礼,你到时候可一定要来参加,上一次可就已经放了我的鸽子了。”

    朱长勇嘿嘿一笑:“好,一言为定,具体时间你一定要通知我才行,我这边虽然没什么大事,不过,琐碎的小事情很多,怕到时一不小心给忘记了。”

    “放心,我到时候第一个通知你。”

    朱长勇挂了电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再有个把月,隧道修通了,乡政府到隧道这一段的公路也即将动工,元旦前这条路修通的话,春节的时候度假山庄应该就可以正式对外开放了。

    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

    安宁乡政府大院,党委书记办公室。

    吴颖翘起二郎腿,手里翻着一本包装精美的经济类刊物,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个黄色的大信封,还有一封短信。

    “书记,想不到你的文章发表了,哇,这书看起来就很有档次。”吴颖嘿嘿一笑,翻了翻杂志,一边笑道:“不知道市委领导们看了你的文章,会不会觉得让你当个乡党委书记大材小用了?”

    “我也就是整天胡思乱想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嘛。”朱长勇放下手里的笔,扭了扭脖子,骨节间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声音,看着面前写得满满当当的草稿纸,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他的声音刚落,手机就响了,朱长勇拿起手机看了一眼,立即接通了电话:“马伯伯,是不是想请我喝酒了?”

    国庆的时候,朱长勇陪马跃大喝了一场,两人喝了四瓶伏特加,让老马大呼痛快。

    “行了,你这臭小子,不听长雄说起,还不知道你小子是个大富豪,还好意思来蹭我的酒喝。”

    话筒里传来马跃的开怀大笑,笑声随后一滞:“对了,信收到了没有,你那篇文章我拿给我朋友看了,他很赞同你的说法呀,对于你提出来的应对措施也很有兴趣,所以就把你的文章送给杂志社发表了,先申明一下,他是经过我的同意的。”

    “你不会怪我吧?”

    朱长勇一愣,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当初投的可是报社,想不到杂志社居然发表了,原来是马跃的朋友帮忙投到杂志社去的。

    “马伯伯,您说什么呢,没有您的帮忙,只怕我这文章能不能发表都还是问题。”

    “行了,不用谦虚了,我那老朋友很欣赏你,让我问一下你有没有兴趣读他的研究生,对了,他是北大的博士生导师,偶尔也带几个研究生。”

    “对了,他还让我问你最近有没有写什么文章。”

    朱长勇一愣,最近两年工作之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看来是时候去系统地学一学经济学的理论,而不是当初在江南大学的时候,为了弄个双学位去学。

    “马伯伯,最近对未来农业有些不成熟的看法,刚刚才写完,还没有来得及检查一下呢。”

    “真的吗,那太好了,你抓紧时间检查一下文章,马上给他邮寄过去,我一会儿把他的地址发给你。”

    说罢,也不等朱长勇回话就匆匆挂了电话。

    朱长勇一愣,还不知道马跃的那个老朋友姓什名谁呢,不过,能够在北大做到博士生导师的人,想来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正思索间,手机短信息提示音响了起来,朱长勇拿起手机翻开信息看了一眼,心头一震,信息是马跃发过来的,上面是他朋友的名字和地址。

    马跃朋友的居然就是舒靖远,国内经济学界最有名气的专家,是那种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可不是大学生们嘴里的那种砖家叫兽,曾经在江南省委党校给朱长勇这一届青干班的人上过课的舒靖远。

    朱长勇的心中忍不住一阵荡漾,这个舒靖远不仅名气大得吓人,而是他的学生出了不少的大人物,其中最优秀的学生就是辽东省委书记木子兴。

    木子兴可是总书记最赏识的人,想不到有一天居然可以成为木子兴的师弟,这让朱长勇的心里生出一丝兴奋来。

    “书记,又有大作问世了?”

    吴颖嘿嘿一笑,将手里的杂志放在茶几上,从口袋里摸出香烟点燃吸了一口,眼睛露出一丝欣喜之意,他如今是朱长勇的嫡系,自然希望朱长勇将来能走到高位,在朱长勇的教导下,他已经成熟了很多。

    “也没什么,也就是对现在农业,农村,农民等突出的问题进行总结。”

    朱长勇摇摇头,呵呵一笑,很多问题不是没有人看出来,而是很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假装看不到罢了,尤其是现如今各地都在大搞招商引资,没有人会在意不能带来多少政绩的农业问题。

    但是,共和国本来就是农业大国,而且关系到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现在大量耕地被侵占,粮食价格低廉,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共和国的农村工作就很难取得成绩。

    粮食问题,事关十多亿人吃饭的问题,国家肯定要掌握主动权在手里的,三农问题迟早会被重视起来,现在抢先提出来,就能获得政治上的加分,舒靖远的赏识就是个例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