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协议(第1/1页)战魂之舞

    但是.违反军法.卫长风可管得着朱令的脑袋是不是还在脖子上.

    朱令终于意识到.这一回他玩儿的太大了.如果这一局赢了.他固然大胜.但他沒想过.万一输了怎么办.他本以为这个问題不用考虑.一切都已经弄的妥妥的了.卫长风根本沒有翻盘的可能.然而.卫长风却真的翻了盘.而且是大翻盘.

    他突然说道:“本官可以放了童将军.回京后.立刻上书陛下.请求放了童大人.童大人出狱包在本官身上.”

    说罢看向卫长风.

    卫长风倒是一愣.

    他本以为朱令还会找出一堆理由來.或者大打官腔.甚至会以尚书身份威胁自己.这些.他和白起及众将都已经研究好了对策.沒想到朱令居然直接了当的讲起价來.

    如果按照朱令的说法.这个价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朱令现在是这样说.过后又会不会这样做.对这个人可不能信任.这人的信誉比匈奴人可差远了.

    白起在一边看卫长风犹豫.知道卫长风不敢信任朱令的人品.他开口道:“朱尚书回京要多久.童大人放出又要多久.”

    朱令恨恨的看了白起一眼.现在他充分肯定.这个阴毒的主意一定是白起出的.但现在形势对他严重不利.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半月内必到京.一月内必放童大人出狱.如有差池.唯本官是问.”

    白起点了点头.看向卫长风.那意思很明显:答应了吧.

    卫长风其实真的不想答应.

    好容易设了这么个局拿出朱令.一旦他脱局而出.天知道以后朱令会做些什么出來.但不答应又该怎么办.难不成真就把朱令砍了.

    他终于点了点头:“如此.朱尚书.本帅因你有公务在身.这死罪先寄下.望朱尚书好生为官.造福百姓.如其不能.本帅必追你今日的死罪.”

    卫长风这话的官腔倒也十足.究其原因.还是怕朱令食言.不肯放了童云.至于童浩然倒不必担心他放不放.他要不放.随时可以把朱令抓越來再砍.反正军营中的事卫长风说了算.怕只怕离了军营的事.

    朱令点头.看了看四周.苦笑道:“本官可以走了吗.今晚不会再击鼓了吧.”

    卫长风挥了挥手.

    他也急于打发朱令走.好问一问白起为什么让自己答应这个条件.

    朱令才一出帐.白起立刻说道:“谁都不要说话.我來解释.”

    这句话堵住了所有人张开的嘴.不然帐内只怕要一片吵嚷声.

    白起见众将不出声.慢慢说道:“咱们固然抓了朱尚书.但难道真能砍了他的头.不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能这样做的.所以咱们现在的目的首先是放了童将军.这一点朱尚书已经答应.完全不怕他食言.否则咱们随时可以抓他再砍.军营里的事.咱们说了算.”

    众将都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众人倒都明白.就算有不明白的.听白起一分说也明白了.

    白起见这件事解说清楚了.接着说道:“至于救童尚书.这个只能让朱令回京去救.除此之外.根本沒办法可想.各位总不至于让朱尚书就在这里修书一封.书信一到陛下面前陛下就会放了童尚书吧.”

    “可是朱令这狗官说话能算数吗.”李牙将问道.现在他已经不打算称朱令为朱尚书了.直称其本质:狗官.

    白起笑了笑:“第一.无论他说话算不算.都只能这样办.咱们只能赌.第二.他当着所有人面承诺一定放童尚书出狱.这话要是传到皇帝那里.结果会如何.真要对质.各位不会不敢吧.”

    众将一下子恍然大悟.

    是啊.这放不放兵部尚书.可是皇帝的大权.你朱令居然承诺到京一定放.而且还设了时限.这可是夺皇帝的权呐.只此一条就是杀头抄家的罪.敢违背承诺.一纸御状告上去.朱令全家都不得活.

    白起见众人都已经明白.又说道:“朱尚书于这勾心斗角之道很是明白的.他方才当着大家直接承诺.就是为了取得信任.如果自己沒有把柄在咱们手.咱们也不可能放他.所以他有意的给了咱们这个把柄.只是这件事.如果拖个三五年.就算是把柄也沒什么意义了.陛下不会对三五年前的这种事有什么大兴趣.所以我方才问他时间.明确了一月为期.如一月内未放.咱们的状纸就直达陛下面前.”

    “对.”

    “不错.”

    众将纷纷附和着.

    白起却打了个呵欠.看向卫长风:“卫将军.咱们可以散了吧.”

    次日一早.朱令启程回京了.

    行色匆匆而形单影只.

    他现在也不求有人來送行.沒人來杀他的头就算不错了.何况他承诺了一月为期.还真得抓紧.有白起在.他只怕沒办法再把这个盘翻回來.只能先退一步自保再说.好在自己已经成功得了兵部尚书的权.也算是成功了.只是沒有把童云逼到绝路而已.

    一个时辰后.汉军也启程了.

    虽然众人都担心朱令会不会食言.但无论如何.仗还是要打.军机已经被严重耽误.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这一回.他们的目标直指六百里外的锡林郭勒.

    启程不久.卫长风就接到方镇海的信.信中先是报告了朱令可能要抓童浩然的消息.又问卫长风打算如何做.虽然信中沒有明说.但看字里行间的意思.只怕是打算配合着卫长风起兵造反.

    卫长风看罢了信.立刻点火烧掉.他可不想让这样的信落在别人手里.随即回了一信.令信使立刻送去.信中主要讲的倒是战事.言道北路军已经出动.请南路军也同样出击.在信尾则“顺带”着说到朱尚书已到.众将与朱尚书“相谈甚欢”.朱尚书与童将军“尽释前嫌”.而且正急急回京.“再议”童尚书的事情.

    这封信除了军机之外.都是淡淡的说一些事实.只是.这些说法.相信方将军是能看懂的.

    处理了信件.卫长风自统兵前行.才行三日.天却下起雨來.卫长风见雨水不小.虽然才过午后.也下令安营了.这不仅是雨大难行.而且北路军起兵时.南路军还沒有动作.所以北路军也不宜太快.

    众人安罢了营.天却睛了.弄的众我哭笑不得.卫长风叫來匈奴降兵打听.才知道这种了“孩儿雨”在草原上很常见.

    匈奴人称这种雨为“孩儿雨”.意思是说这天气就象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而且变化极快.方才是晴空万里.转眼就大雨倾盆.你还沒等反应过來.就又雨过天晴了.

    卫长风见汉军已经安下营也就不必再起营了.再起营也走不了多一会儿天就黑了.干脆下令各士卒就晒一晒衣服.放上小半天的假.

    下罢命令.他向童浩然的帐中走去.

    这三天里忙于行军.卫长风实在沒空去看童浩然.但他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童浩然.他猜得到.童浩然一定是忧色满面.毕竟父女连心呐.怎么可能不担忧.

    才行数步.远远的童浩然的帐篷已经在望.身后却有人急急的叫着他.

    卫长风转头看去.却是新任第三队常将军安然.

    安然与卫长风接触不多.但此前在与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出.虽未在第一线.却及时供应了弩箭.果然是办事稳当.这几次他也连升了两级.当上了第三队的常将军.

    卫长风只得等待安然前來.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安然匆匆的跑了过來.远远的看到卫长风.一脸喜色.急忙抢上來行礼.说道:“卫将军.末将无礼.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要请您立刻指示.”

    卫长风心里暗自叹息.心想这安然说话够啰嗦的.有说这话的空儿把什么事都说出來好不好.

    “你说吧.是什么事.”他问道.

    “匈奴军派來了使者.”廉自洁答道.“现在营门外相候.”

    卫长风一惊.

    和匈奴军作战数月.双方沒有什么交往.现在他们却派來了使者.是來求和的.只怕不会.他们也知道算來求和也沒有用.那么会來做什么.卫长风的心念电转.顺口问道:“他们在哪个营门处.”

    “东门.”廉自洁答道.

    卫长风点了点头.正要迈步去看看.突然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安然在一边吓了一跳.急忙伸手相扶.心中大是纳闷.这无坑无坎的.卫将军怎么在平地上走路都不会走了.

    卫长风站在那里想了一想.对安然说道:“让他们到西门前來相候.我要先换个衣服再会见他们.”

    安然答应一声.转身去传令.卫长风看着安然的背影.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丝笑意.

    “來的正好.”他轻声自语道.

    匈奴的三位使者在西门前等了好一会儿.看着门前乱哄哄的景象.三个人都站开一些.不和那些乱哄哄的人流拥挤到一起.

    他们看到了乱哄哄的人流.也听到了汉军将领的怒骂.更看到了一批盔歪甲斜的汉军士兵.

    这些人并非有意装的.而是真的如此.原因很简单:他们方才晒罢衣服.出外放松了一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