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外战内斗(上)(第1/1页)战魂之舞
行不数里.只听得马蹄声疾.左右两边.各出现了一个匈奴万人队.
卫长风的额头见汗.
方才汉军消灭了二万人.现在又出现二万人.但远处的喊杀声却仍极为激烈.匈奴人究竟出动了多少人.
前面.一骑马飞驰而近.离的近了.看到居然是一个汉军小都统.那小都统身上插着两三支箭.在马上摇摇晃晃的接近.
“让开.都让开.不要拦他.”卫长风急忙大吼.
那小都统纵马直到卫长风马前.叫道:“我军遇敌.敌军有三万人.请卫将军”他的话还沒说完.已经咕咚一声倒在地上.二目虽然圆睁.却已气绝.
卫长风一则以喜.一则以悲.
悲的是这小都统.这一路只怕是全仗着一口气來到卫长风面前.眼见那箭深入胸腹.如果不是他有这一口气.只怕早已气绝而死.喜的则是这个消息.
如果是在以前.汉军二万对匈奴三万.的确极为危险.但现在.汉军的实力大增.虽然以二万对三万仍很艰难.但至少也不至于很快失败.
现在.卫长风已经知道了匈奴的行军布置.
显然.冒顿并不完全信任匈奴信使带來的消息.他虽然起大军偷袭汉军.却将匈奴军分成前中后三军.前后军各二万.中路军三万.计七万大军.看來冒顿的打算是:如果消息是真.七万人完全可以在接近汉军时集合起來发动攻击.如果消息是假.那么三队前后相继.也可防意外.
其实这个办法是很不错的.攻守兼备.只是他沒想到汉军于短短十天里会有如此大变化.居然成了可以与匈奴一对一对抗的强大骑兵.如果沒有这一变化.只怕汉军主力现在还在与二万匈奴军对战.就算得手也要耽误很多时间.而前方的四万汉军.只怕已经溃败.
也正是因为这个意外.冒顿不得不将后队派上來阻击汉军主力.因为前队败的太快.如果让汉军主力抵达汉军前队处.整个匈奴军就要大败.
卫长风甚至猜得到冒顿的心思.
如果他是冒顿.他的第一选择是将后队的二万人也派上去围攻汉军前军.以五万人打二万人.击败后后撤.也不过是个平局.汉军消灭了匈奴的前队.匈奴消灭了汉军的前队.如此而已.而且匈奴前队二万人.汉军前队也是二万人.从损失人数上是相当的.
只是.汉军的意外强大让这一计划无法实施.想來冒顿在逃回的路上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不肯服输.居然派了二万后队來阻挡汉军.只要阻得住汉军.就算这二万人尽数死光.也不过是损失四万.加上匈奴攻击汉军前队的.虽然可能损失要更大一些.但不至于一败涂地.
想到这里.卫长风立刻抬头去看那两个匈奴万人队.
这两个万人队并沒有冲过來.而且是在汉军左右两侧不断的接近.离开.在兜圈子.
卫长风冷笑一声.
还真让他料中了.
当然.这一点他要感谢白起.如果不是白起让他在如此紧急的时候去听冒顿的故事.他还真不知道冒顿会怎么做.
现在.他知道了.
冒顿既然想阻拦汉军.但汉军的攻击力极强.二万匈奴军不一会儿就被杀光.再派二万人來攻击.也难以阻拦多久.所以冒顿的想法是:让这二万人牵制汉军.只要汉军慢下來或停下來就是大功.如果汉军不肯慢下來或停下來.再强行阻击.
如果换了卫长风在冒顿的地位上.他也会这么做.这就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冒顿的计策虽好.却沒有得力的执行者.
匈奴将领大多鲁莽冲动.进行细致的计谋却是为难.冒顿再有好计.也要下属能够执行才行.显然.匈奴中有一个与卫长风相近的人冒顿.却沒有一个与白起相近的人.所以.冒顿的思路虽好.却也无法完成.
“白将军.”卫长风下令.“你指挥二万轻骑兵去冲击这两个匈奴万人队.我自统中军去救前军.”
白起答应了一声.
这就是卫长风的对策.
汉军二万人对匈奴二万人.就算战力稍差也不至于轻易失败.而汉军主力.将直击而前.
冒顿.你沒有错的太多.只有三个错误:一.仍然继续低估汉军的战斗力.二.沒想到你的手下并不个个如你一样有能力.三.你太过不服输.
是听.你只错了三处.但在这样的战斗中.错一处就是致命的.何况三处.
马蹄声大起.二万汉军兵分左右.向两个匈奴万人队逼去.这二万汉军并沒有紧紧追击匈奴军.而是沿着汉军主力左右來往巡行.如此一來.匈奴军要想利用不断接近的办法威吓汉军就不成功了.如果匈奴军强行拦阻.二万汉军正好与匈奴军对战.
汉军不断击败匈奴军.只要护在主力左右两侧.就可以逼的匈奴军不得不强行來攻.而汉军.就算失败.也可以退到中军处得到支持.
这就是卫长风命令白起亲自指挥这二万汉军的原因.
这样的局面.白起是完全可以处理好的.他虽然沒有奇谋.但对这种明显的局面完全有能力把握好.
汉军的二万主力全力向前.二万骑兵左右相护.前行不久.左右两侧的匈奴军就意识到情形不妙.号角声大起.两万匈奴军全力冲上.
卫长风沒有理会匈奴军的疯狂攻击.这个自有白起來抵挡.现在.他的目标是汉军前军.是更大的战斗.
一片喊杀声中.汉军主力已经脱离了两侧的防护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前.但两侧防护汉军并沒有因此远离汉军主力.而是且战且退.
因为汉军有一件法宝可以在这种情形下发挥巨大的威力:连弩.
匈奴固然也有弓弩.在连弩发明之前.甚至在连弩被李牙将改进之前.匈奴人的弓弩还可以称得上是“强弓硬弩”.然而现在.汉军的弩箭一弩十矢.可反复攻击五次才需要再次安放弩箭.而且速度快、威力大.甚至箭头都带着毒.以弓弩对战.匈奴人吃了好大的亏.
所以.白起指挥着骑兵始终保持着与匈奴军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足够汉军的弩箭击杀匈奴军.但匈奴军的弓箭在这个距离上则已经沒什么威力.即使射中汉军也大多为盾牌和盔甲所阻.
匈奴军自然不肯这样吃亏.但他们毫无办法.
现在的问題是.他们必须尽可能阻住汉军.但一旦接近.连弩就密集发射.而且神机车也陈列左右.神机车上的连弩和飞矛让匈奴人无法抵御.如果匈奴人远远逃开自然就解决了这个问題.但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汉军.又无法逃开.结果.两万匈奴骑兵就只能这样明知吃亏也要吃亏.
汉军一路前行.两万匈奴军一路攻击.当汉军已经看得到前方的战场时.两支匈奴军阻挡部队退却了.
他们不得不退.在汉军的还击下.他们伤亡已经过半.而白起指挥的两万汉军伤亡只有两千人上下.
就算他们全部冲上去拼命.也只能消耗一些汉军的弩箭而已.
在前方的战场后面.匈奴中军帐内.冒顿正看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一个是右贤王伊稚斜.一个是小贤王老上.
两个人都十分狼狈.身上满是尘土.脚上的鞋已经破了.眼睛红肿.嘴唇干裂.二人坐在那里.神情极为不安.
冒顿喝了一口水.叹了口气.问道:“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当然有.”伊稚斜又一次怒吼起來.“我们败了你要杀我们.你现在也败了.你怎么办.”
冒顿又叹了口气:“右贤王.我已经说过三次了.再说最后一次:你们败了.你们该杀.由我來杀你们.我败了.自有大贤王和大单于处罚.我就算应当被杀也不能由此证明你们不该杀.相反.这更证明你们该杀.因为凡如此失败者都应当杀.”
老上也叹了口气.但是是在心里叹的.他慢慢说道:“左贤王.我们按律当斩.这我沒话说.只是.外面正在作战.难道您现在不急于指挥作战.反而急于杀我们吗.就算我们该杀.是不是也等到作战完毕的.”
冒顿在心里一声冷笑.
等待作战完毕.开什么玩笑.
匈奴累败.无数战将或死或降.现在能够指挥大军的.只有右贤王伊稚斜.小贤王老上和他自己这个左贤王.至于大贤王稽侯栅.那是一个好好先生.这位年已七十的老人更多的时候是玩儿他的鹰.他现在甚至连自己的家丁都管不了.哪里能指挥作战.
如果不杀伊稚斜和老上.不但这两个人会在此后向大单于阿提拉告状.而且阿提拉看到有这两个人在.也完全可能杀了冒顿留下这两个人或者其中的一个指挥作战.如果杀了这两人.除了他冒顿急切间再也找不到别人能够指挥大军.所以.他杀了伊稚斜和老上.就是救了自己.他不急着杀这两人还能急于什么.等作战完毕.万一大败.这两人要是逃了.不是他自己放过了求生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