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东皇大陆(第2/2页)网游之携美封圣
是不要闭眼睛.
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後.开始炼功.对於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
(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於放松.亦会阻碍经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首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现在我们做修炼功夫.首先从动作上调整过來.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
(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麼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於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3)舌顶上颚.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颚的做法.从前也是秘传.要把舌尖反卷过來.以舌尖底面顶到上颚部位.因在人之上颚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故此炼功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著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又称「子午决」.两手抱诀这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画圆.右手拇指放在圆内.右手4指放在左手4指下面从拇指方向看.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後.两手感到发热发胀.奇妙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道家沒有男女之分.
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於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來.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題.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來.以道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气」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於内.好像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來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著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後來.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2)观光.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來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沒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於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來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後.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於「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自觉察.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无意有意之间.不可著意.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於「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外而來.发现之後.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於白光中.此为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渐凝聚成片.片片而來.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後终於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满性即满.光圆性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沒有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言其沒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序渐进.由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於无;观光无光.光观於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观光」的方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叫「回光」;听息之法.在古代道书上面又称「调息」.因此此入所讲的静功修炼法.古人又称为「回光调息」.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论述「回光调息」说:「其法自两眼角收心一处.收到两眼中间.以一身心神.尽收此处.所谓『乾坤大地一齐收來』是也」.
回光之法.还有另外的含义.是在观光之後.还要将此光照入下丹田.进一步再去做炼气的功夫.这个须要和筑基的第二步功法──吐纳结合炼习.在吐纳法中再作论述.
静功止念法
静功的关键.在於入静;入静的关键.在於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杂念.然後一心一意地去做静功.往往有的人.平时不觉自己脑海之中存有杂念.及至静坐之时.什麼念头都來了.只有通过静功止念之法.去除杂念.才可能把静功做好.
作者有话说:月底了.还是多给你们一点儿字数吧.这个月的情况还是一样的照旧.还是希望有更多的订阅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