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谁是忠臣(第1/2页)重生三国

    第1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谁是忠臣

    小说:重生三国作者:宋默然更新时间: 2013-12-19 00:10:52字数: 4011

    在魏郡太守官邸充作的行宫之中,大将军刘虞正主持召开一场“御前”会议。

    既然是御前,那天子少不得要高坐于上。尽管他不会发表任何意见,甚至不会说一句,但这个形式是必需的。刘辩在亲政以前,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如何处理国家大事,而“坐朝”就是主要途径之一。

    皇帝下去一点,坐着刘虞。再下,就是太傅袁魄及其马仔了。

    按说作为位在三公之上的朝廷领袖,大将军也应该有一大批追随者。可怪只怪刘虞长时间在地方上的任职,在朝中没有自己的班底。再加上能跟袁绍逃出洛阳的,除了重臣名臣之外,也就是他们家的门生故吏了

    朱广西征,卢植南下,幽州的从事们暂时还摆不上台面。所以,在这朝堂上,大将军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今日只议一件事,黑山贼围邯郸,鲜于辅请行朝速发援兵。邺城的兵力诸公清楚,已经无兵可调。我

    意,形势既然到了这种地步,就只能事从权宜,许张燕高官重利,招抚之。诸公以为如何?”

    招抚?大将军这是在说笑?人家快打到行朝来了,会接受你的招抚?就别玩这些花样了,趁张飞燕还没

    有打过来,赶紧走人,过了黄河再说。

    袁魄根本不用说话,自有人替他冲锋陷阵。

    而刘虞早已成竹在胸,任凭内朝大臣们高谈阔论,我自巍然不动。等他们说完了,才把齐周田畴二人宣

    进来。

    见了天子,大礼拜上,刘虞便叫他们坐下。

    在汉代,大臣们虽然跟皇帝坐着讨论国事,但齐周田畴并不是朝廷大臣,只是大将军从前在幽州牧任上

    的幕僚而已。严格说起来都算体制外的。

    所以,仅这一个动作,内朝大臣们便知道这两人在大将军眼里不简单。

    果然,刘虞随后就道:“齐周,田畴,大臣们对招抚张飞燕还有疑虑,你二人可替诸公解惑。”

    齐周二人当即使出浑身解数,在那朝上舌战袁家军,齐士安本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田子泰更是辩才无

    碍。

    这些在洛阳呆惯了的大臣们哪是他哥俩的对手?没一阵哗啦啦全败下阵来,有一个都让田畴说得结巴了

    ,急得直翻白眼,真怕他一口气上不来,嘎,抽过去。

    袁魄虽然不动声色,甚至在争论最激烈时闭上了眼睛打吨,一派处之泰然的风范。可心里却是暗潮涌动。大将军想干什么?他这显然是不同意将天子暂送至河南避祸,但在此时推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晚辈

    来,莫非是想让他们参与机要?

    想到这里,再也淡定不了。正想开口,朝上众臣突然被一阵声响吸引,纷纷朝外眺望。城里在闹什么?

    “大将军,飞燕已经进逼邯郸,此时谈招抚,完全不切实际。趁黑山贼还没有到,走还来得及。否则,

    悔之晚矣!”

    刘虞摆摆手:“太傅莫急,纵使招抚不成,也可以拖延时间。”

    “可是,能拖到什么时候?拖到左将军班师?大将军啊,南北两军此刻还在围困长安,就算现在飞马去

    调,等朱广回来,为时已晚呐。”袁魄苦口婆心地劝道。

    城门校尉桥疆到门外的时候正好听到他这句话,遂朗声道:“太傅不必担心!”

    他突然出现让袁魄很不快。

    论起来,桥fI虽然不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但一直跟袁绍有来往。所以袁氏在豫州竖起勤王讨逆大旗时,

    袁本初也征召了他。

    可他却在接到《讨贼诏》以后引军北上,加入护驾的队伍,还派人把消息传给了南面。

    这也就罢了。他在作东郡太守以前,曾经出任充州刺史。袁魄本来是打算“不计前嫌”,推他出任充州

    牧,也好替袁家多打一个桩。

    可这事让朱广搅黄了,事后,袁魄曾经派人去试探桥rM的口风,可他完全不在意,还欣然接受了“城门

    校尉”的职务。

    “桥校尉,内朝在议事,你不宣而来,所为何事?”

    桥唱入内拜天子毕,又朝大将军行礼,这才转向袁魄:“太傅莫怪,末将先前在城上巡视,见有红翎信

    使飞驰而来,心知有喜。果然,信使进城后,绕城大呼,报长安之捷,董贼授首!末将欣喜之下,特来上报

    !    短暂的错愕之后,朝堂上炸开了锅。还说方才城里闹什么呢,原来是捷报到了!

    刘虞更是大喜过望,连声问道:“你听清了?消息确实否?几时破的城?”

    “这末将倒不清楚,稍后信使到来,自见分晓。”

    袁魄也是喜不自胜,虽然他跟刘虞这儿有些分歧,但董卓是国贼,如今授首,可谓普天同庆之喜!

    大臣们兴高采烈,心急的已经要向天子朝贺,刘虞笑得合不拢嘴:“别急别急,等信使来了,问明情况

    再贺陛下不迟。”

    刘辩在上头听得正无聊,跟那儿数地砖玩,乍闻喜讯,也是笑容满面。

    此时,众人欢悦之余,都猜测着。当初行朝颁了赏格,先入长安者为大司马、膘骑将军、万户侯,不知

    道是朱将军先入呢,还时袁将军?

    答案在信使风风火火赶来时揭晓了。

    四月十四日,长安守军内江。原并州刺史,执金吾丁原之旧部,及左车骑将军皇甫A旧部发动兵变,倒

    戈一击,并打开城门,迎南北两军入城。

    北军因为得到了并州军的帮助,先一步进城。左将军I_下的降虏校尉高顺部,以及破贼校尉陈忠部在董

    卓家中将其击杀,首级就在这匣子里。同样是左将军A下的荡寇校尉吴式部,救出了被董卓挟持的官员。目

    前大臣们及其家属情绪稳定,并积极协助诸般善后扫尾事宜。

    “好!”刘虞击案赞叹。

    好个朱子昂!当初你奉命护送我去甘陵上任,我还没把你当回事;后来你在范阳任上破了飞燕,我说这

    年轻人不错,是个干将;再后,你入我幕府,使鲜卑破二张,乃至引军向洛,救出天子,我才惊觉你有定国

    之才。

    你从来没叫我失望过,这回也不例外!只盼着你快些回来,大司马、朱99骑,万户侯!

    信使一番话,让袁魄好似在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时,突然吃进条蛔虫。怎么又是朱广?从去年到今年我

    就没弄明白,打哪蹦出来这么个玩意儿?十处打锣十处都有他!无所不在啊!

    恶心!

    但更恶心的还在后头,董卓的人头被砍下来已经多日了,一路从长安奔到邺城,就别说不好看了,只闻

    一闻那味儿,都能让你把去年年夜饭吐出来。

    “行了行了,拿走拿走!”袁魄捂着嘴连连挥手。

    欢庆一阵,众人在大将军带领下齐向天子朝贺。汉军威武,斩逆贼之首传于行朝,这都是陛下您的英明

    领导所致,威武啊,威武啊。

    刘辩反过来嘉奖皇叔,嘉奖太傅,都是你们这些柱国之臣的功劳,同喜同喜。

    这通贺罢,又听得城里喧哗,一浪高过一浪,大臣们面面相觑,怎么地?还有捷报呢?

    等了许久,不见有红翎信使到来,刘虞让桥唱出去查看,不一阵回来报说,确实有红翎信使报捷,不过

    对方正在绕城呼喊,已经绕了三圈了,看样子,还得绕一阵。

    “既然如此,那,等等吧。”袁魄随口道。

    左等右等,等到皇帝都快把房顶上瓦片数清了,信使才来。嘶哑着嗓子向堂上君臣报捷,不用说,这是

    右将军袁绍派回来的。

    他的奏报,大体上与之前朱广的信使所言相近。但大臣们也兴致勃勃地听着,反正多爽一回也不是什么

    坏事。

    “南军得左车骑将军皇甫A旧部响应,先一步进城,并由中郎将袁术亲自救出太后,待大军班师回朝,

    便能与陛下团聚!”

    刘辩这回是真高兴了,毕竟,何太后是他的生母。但一看下面的大臣,怎么了?一个个的这什么表情?

    刘虞袁魄对视着,这下好了,朱广说他得并州军响应,快人一步。袁绍说,他得皇甫A旧部响应,捷足

    先登。

    听谁的?

    一阵沉寂后,袁魄突然站起身来,带领着追随者们又向皇帝贺喜,威武啊,威武啊。

    刘辩心说这跟我有毛的关系?大事小事全你们定的。

    捷报飞传,固然让人欣喜,但眼前的问题却还摆在那儿。一阵热闹之后,大臣们继续着先前的议题。

    刘虞认为,既然长安之事已毕,这立马去召,左将军朱广要是快的话,下个月就能撵回来。所以,即使

    是招抚不成,拖延时间还是有用的,遂坚持己见。

    袁魄似乎受了两个侄子先入长安,救出太后的鼓舞,态度趋于强硬:“大将军,我们作臣子的,以身死

    国不算什么。但天子不容有任何闪失!现在大将军坚持招抚,请恕我直言,倘若招抚失败,朱广未能及时赶

    回,飞燕兵临城下,这个责任,谁负?”

    刘虞刚要开口,就瞧见齐周朝自己使眼色。

    这种事可别往自己身上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要是失败,大将军说你负责,你怎么负责?引咎

    辞职?这不正中人家下怀么?

    见刘虞沉默,袁魄突抛出一句:“大将军,你执意不肯请天子移驾河南,莫非,别有所图?”

    刘虞拍案而起:“袁次阳!”

    “大将军有何见教?”袁魄歪着头问道。

    刘虞气得直哆嗦!你袁家四世三公,累代勋贵,在豫州乃至关东影响广泛,树大根深!我若放任你将天

    子迎往河南地,抛开我个人荣辱得失不说,留在南方没有北上的官员,不是你袁氏的门生故吏,就是跟你侄

    儿交情匪浅。天子如果落在你们手里,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董卓!

    可这些话,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尤其不能当着小皇帝的面说。因此,大将军虽然气得浑身发抖,最终

    却只有一句:“你执意要迎天子南渡,又所图为何!”

    袁魄一拍案,怒道:“图汉室中兴!图天下太平!我袁氏世受国恩,岂有二心!”

    刘虞都快气糊涂了,澎澎拍着自己的胸口:“我刘虞难道有二心吗!”

    “大将军你仁义遍布四海,威信著于天下,袁某自然是相信你的。但是,明公以宗室身份出任大司马大

    将军,更督北四州,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