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第1/1页)刘柱的梦

    第十一章 上中学(2313字) 

    话说刘柱,刘柱是一个出身于旧社会的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幼受苦受难。体弱多病,有人说:“茄子是吊大的,狗儿是饿大的”,

    而刘柱是饿着肚子长大的,跟狗儿差不多。解放了,刘柱跟着大人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他的上学梦。他刚进校门就了上四年级,被老师指定为班长。

    刘柱一年只有一双布鞋,决大部份时间是赤脚走路。到了冬天,太冷咯。如果是下雨天,就把鞋子拿在手上,赤着脚,走到学校,再把鞋穿上。

    尽管这么艰苦,但是刘柱的心里还是很踏实的。小学五年级时,又被学校指定为学生会主席。而刘柱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幸运,也许是巧合。总而言之,不会是现实吧!肯定是个梦。是在梦游吧!

    在高小期间,成绩一期比一期好,高小毕业时。刘柱以全班第一的考试成绩,毕业于八宝厂职工子弟小学,同年考上隆一中。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刘柱心想;“上中学肯定花钱很多,父亲又死得早,多年来,母亲太辛苦了。我上中学决不能增加母亲的负担”。于是自己决定上通学。

    从八宝厂到隆一中,单边路程为二十五华里,每上一天学,来回得走五十华里的路程。中学的作习时间表是:“ 6;-6;30起床洗漱6:30-7;30早自习7;30-8: 早饭7:30,8:12: 上课12:-1: 午饭,1:-6: 上课,自习。6:-6:30, 晚饭,7:-9;夜自习”。

    刘柱每天早上五点以前起床。起来后,稍为吃点东西,带点大米,天还没发亮,就得赶路上学了。每天必须在八点以前赶到学校。

    在进校门前,刘柱将米放到学校旁的加工米饭的地方,然后进校门。进教室等待上课。

    第一节课当然是班主任老师来上,老师自我介绍以后,就开始点名。然后,指定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饭堂在什么地方,洗澡在什么地方,坐习时间表,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然后从新安排坐位。

    刘柱被指定为学习委员,其实,这个学习委员等于虚设,刘柱每天上学,要来回走50里路。在路上每天得花五个小时,就连自己的学习都存在很多难题。那有时间来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嘛!

    刘柱的家住在八宝厂的麻柳街,住房内只能放一张床。住的房是租的茅草房,没有电灯,这还是亷租房 。

    晚上的照明,点的是清油灯,根本没有做作业的时间和环境。刘柱的课堂作业,只能抓紧时间在课堂上完成。每天赤着脚上通学,耗费了刘柱的大量精力。所以刘柱在学习上,己经感到有些吃力了。

    在上初中的三年里,他的年龄不大,可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体验过了。就在他上初中二年级时,一次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把右手摔得骨折,弄得疼痛难忍。到医院,上石膏,一个多月才好。作业都没法做,可是再难受还得坚持上课。

    因为,上学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不管多大的困难,也得坚持下去。尽管经历了不少的艰辛曲折,作为中学生的年轻人来说,很快地就过去了。

    在学生生活中,作为中学生的刘柱来说,还是非常幸福愉快的。课余时间,同学们玩得特别痛快,同学们一起跳拱,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一起跑步,一起打球,一起演出,一起到松矛厂去挑煤。有趣的活动太多太多了。

    所有这些活动都缺不了刘柱。一次在组织演出的时候,同学们说;“刘柱上小学就是文工团的”,非要刘柱出两个节目。

    刘柱说:“好吧!第一,我们合唱一首:海岸炮兵歌”,同学们都说:“没学过,不会呀”,

    刘柱说:“不怕,只要音乐书里有,我们就会唱,我来指挥,本人来教。好吗?”

    “第二,排练一个短剧,叫着,“板车号子”。板车和拉板的人,都由七个同学来组成。这个剧嘛,还是由本人来教。大家都看过拉板车吧!上坡怎么拉,下坡时怎么稳住。等等,这一说大家就明白得多了吧。”

    “每个演员,拉中杠的,两边的副手,板车,推车的,分工不同,号子一定要喊得响亮,整齐。动作一定要协调。我来示范一下吧!“拉起我的车哟!”

    大家就齐声喊!“嗨着”!“嗨着”!

    “用力向前行哟!”大家齐声喊!“嗨着!”“嗨着!”

    “车上装的煤哟!”“嗨着!”“嗨着!”

    这些短小精干的节目。由于排练认真,在演出的时候都很受观众们的欢迎。这些事情,过了几十年以后,回忆起来,都会感觉到当时的舒畅愉快情景。

    最难忘的是在一次几个同学相约,去松矛厂挑煤。

    我们五个同学,有张力,俞容,李清,高粱和我。在一个礼拜天。才刚一天亮就出发了。在路上大家喜笑言开,轻松级了。张力问我:“你咋不跟俞容一起走哇?”我笑着说:“走路嘛,我们大家都在走嘛,我与俞容走在一起,那不是就把同学们都冷淡了吗?与谁好,自己心里晓得就行了。不必要大张旗鼓地让别人来看笑话嘛!”于是大家都走得很轻松愉快,20多华里的路程。他们到了松矛厂,那里才上班。

    他们几个同学,都很快地把自己要挑的煤装好了。几个同学看到刘柱装得太多。

    张力说:“刘柱,你的身体那么差,你能挑得回去吗?”在这时班里的文体委员俞容,走来看到此情景,就说:“刘同学,你赶快退些回去,不然你是挑不回去的。”

    可是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没问题,挑得回去。”

    就这样,我们都吃了一点自己带的东西就上路了。我们离开松矛厂,就马上挑着煤上石灰窑的大坡,当我走到半坡时,就已经看不到前面的同学们了。

    此时的我觉得担子太重了,每当挑起担子时,我的肩头就痛得难忍,走几步就被迫地放下担子来歇一会。

    我就这样走几步停一下,我还没走到一半的路程时。这时就已经是精疲力尽了。我感到又累,又饿,又谒。恨不得马上躺在这个小路上睡上一觉才舒服啊。可是看天色已经是傍晚了,说啥也得赶回去呀,于是我又坚持挑起来往前行。

    就在这万般无耐的时候,班上的文体委员俞容同学来接我了,她把挑煤的框子也带来了。

    她对我说:“我打听了好几次,他们都说没见到你,我估计你还在路上,可能你挑不动了。来!赶快把煤分开,我们一人挑40斤”。就这样我们在天黑时回到了学校,此时我又是羞愧,又是感激。总之是说不出的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