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第1/1页)刘柱的梦
第二十九章 去看李大妈(1761字)
李大妈的家在农村,距石镇两里的路程,是刘柱的干妈,她们家在解放前是个自耕中农,家里是个大四合院,院子周围全是大棚大棚的竹林,把整个院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中间是个大石坝子。进大门,正前方是个大堂屋,是全家人供香火的地方,石坝子的四周都是住房,柴房,灶房。整个院子都是李大妈一家人在居住,她家里的人就是二十多口。如果再过多年,那个四合院就不够她家居住了。
刘柱去到大妈家,大妈全家人都高兴得把刘柱围起来,李大哥说:“哎呀,十几年都没见到了,现在长成个标致的小伙子了。你啥时回来的?”
刘柱答:“前天下午,咋天在家里耍了一天。今天就过来看你们了”。于是大妈就安排,快去泡豆子,中午吃豆花儿。
大妈的老大是生产队长,所以上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地到大院来了。今天来的全是妇女。
她们一个个穿得花花绿绿地,就好像是去哪里旅游,赶场,谈对像,吃喜酒。她们来到大院,就是喜喜哈哈,唧唧喳喳,没完没了地,说笑个不停,跟本就不像是来上工的人。 她们看到刘柱就问队长,这个帅哥是哪里的人呀,是不是来我们队找对像呀,于是就对刘柱说:“你看我们队里年青的女娃子都来了,你看上了哪个就给我们队长说一下,你就可以把人带走了。”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妇女走到刘柱跟前,她稍有些羞涩的说:“哟!你还认得我不,记得我们小时还拉过勾的呀,”刘柱就马上大方地说:“我咋不记得呀,你不是李小花吗?那时我们才几岁拉的勾哇,我们拉勾说,你要嫁给我,一万年不许变,你现在嫁人没有哇?我这次来是专门来找你结婚的呀!”这时满院子的女娃子都大笑起来了,都在笑着说:“你还没有回来,她就给你生了好多的娃娃了哟,你这回才捡现成哟,你快去她的家里去嘛,她马上就可以教她那些娃娃喊你喊爸了哇。”这时又引来一阵哄堂的大笑。都快到中午了,十几个妇女,一人背个背喽,去上工了。
干的活是勒豆叶。她们出去不到半个小时就又回来了,十几个人勒的豆叶,加起来只有一背蒌。
比起农民在单干时,还没有一个妇女出个早工勒的豆叶多。
刘柱问队长:“李哥,你们目前一个工是多少钱?”
“队长说:“哎呀,我们这里太低了,一个工才两角钱”,刘柱笑着说:“今天上午,十几个妇女,干了半天,是不是每个人记半天嘛,
李哥说:“就是”
刘柱说:“那么算起来就是八个工,应该给她们一块六角钱,可是今天这些豆叶,全部加起来都卖不到两角钱。那磨这些差款又从哪里来呀?”
队长说:“地里长嘛。那些豆子成熟了,把它收起来就是钱,再一平均,就对了嘛!”
刘柱说:“你这样讲,那就是地在养人而不是人种地咯!”
队长说:“你这句话完全说对了。因为我们是公社,上头要我们回到原始社会去,原始社会哪来的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嘛!
那时的人不是跟现在的野生动物一样吗!哪里有吃的就往哪里去。全靠大自然养活。不是吗?要真是那样还好了。
现在公社一级一大堆吃闲饭的,大队一大堆吃闲饭的。 就是我们生产队,生产队长,妇女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民兵队长,一长串。都是吃闲饭的。为啥说他们是吃闲饭的,因为这种体制是搞不好生产的。广大的农民成了跟我们这帮子人打工的了,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自己跟本就无权处理。
久而久之,广大的农民也成了混饭吃的人了。就这样上级哄下级,农民哄土地,土地哄农民,大片大片的土地,就成了半荒不荒的土地了。你出去看,目前是秋收季节,地里的庄稼有多大的收成。就是收起来,交公粮都成问题,最后跟上级讨价还价,生产队就所剩无几了,再往农民那里分,农民分到的粮食,如果放开肚子吃两个月就吃光了,其余十个月就自己去想法了”。
刘柱说:“这些情况,你们向上级反映没有哇?”
队长说:“哪个不晓得,又不是光我一个生产队。几乎全国都是这样,你到哪里去反映嘛。”
队长说:“说句实话,我们国家还是有能人的,刘少奇当了国家主席不久,他与邓小平,对农民放宽政策,搞了一个“三自一包”,“四大自由”,那时广大农民欢欣鼓舞,农民的生产热情极高,很快地就把半荒的土地利用起来了。我们四川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农民卖余粮的,都排成长队。看到我们的日子,马上就会好了。 可是政策又变了。说:“这是右倾”,这时我们农民就是喂只鸡都是资本主义。说的:“我们老百姓越穷越革命。那个时候,哪里把我们老百姓当人看嘛。所以,现在我这个队长,就当几天算几天了”。这时刘柱就觉得不好深说了,吃过午饭刘柱就告辞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