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赔本养产能(第1/1页)材料帝国

    宋洪轩能够想到的事情,秦海自然也是能够想到的。他所提出的突破国际市场障碍的手段,非常简单而粗暴,那就是降价。

    在国际市场上,一吨线材的价格是280美元,相当于1500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市场上,一吨线材的价格是2000多元,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很显然,如果以国内的价格向国外销售,肯定是无人问津的。

    秦海的打算,就是用比国际市场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国际市场上的线材是280美元,大秦集团如果卖到260美元,是不是就能够卖动了呢?高端的钢材中国企业不敢问津,普通的线材、棒材,有什么不能做的?这种大路货,只要价格低,国际买家肯定是蜂拥而至,后世中国制造肆虐全球,最大的绝招不就是廉价吗?

    至于说以低于原产地的价格进行销售是什么倾销,前提是有人提出反倾销调查才行。全球一年的钢材产量7亿吨,中国才占着十分之一,根本没到能够威胁西方厂商的程度,谁闲得蛋疼去告你倾销啊?在那个年代,西方国家都巴不得发展中国家倾销,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用更低的成本,掠夺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这样一来,咱们几乎是赔本赚吆喝啊。”

    听完秦海的计划,宋洪轩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这样说道。北溪第二钢铁厂和岑州第二钢铁厂的原料都是来自于海外。原料成本、运费、工时、能耗等等加在一起,每吨线材的成本差不多也要到200多美元了。如果再以260美元的价格销往国外,成本控制得好。勉强能够保本,控制得不好,就是绝对的亏本买卖了。

    “这应该算是赔本养产能吧。”秦海说道,“如果我们精打细算,可能赔不了太多钱,相比占用流动资金建立储备来说,这种方法应当是更省钱的。”

    产能这种东西。是不能在形成之后再放在一边闲置着的。有许多东西都需要通过稳定的生产来进行维持,否则在仓促之间就很难形成生产能力。比如说。大秦钢铁公司的原料来自于澳洲,要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就需要持续地进行生产,否则临时找矿山买原料。人家也不一定能够提供得出来。还有,提供5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技术工人,也需要用生产过程来培育和维持,总不能平时让这些工人在家里歇着,到需要的时候才把他们招来。

    宁中英和宋洪轩都是做企业管理的人,秦海简单地一提,他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宁中英扭头看着宋洪轩,问道:“小宋,照小秦这种做法。咱们的钢铁公司能不能保证盈亏平衡,甚至是略有节余?”

    宋洪轩在笔记本上紧张地做着计算,算了好一会。才点点头道:“如果我们努努力,保证盈亏平衡是不成问题的,略有节余嘛……那就要看国内市场的情况了。”

    大秦集团旗下的这几家钢铁厂,一直都是集团的“现金牛”,利润率虽然不够高,但产量大。产值很高,这样一年怎么也能创造出一两亿的利润。当然。这些利润都是在国内市场上产生出来的。照秦海的打算,集团马上启动钢铁公司的扩能计划,然后把多余出来的产能拿到国际市场上去消化,用低价位抢占市场,维持住日常生产,这基本上就是亏本买卖。国内盈利,国外亏损,宋洪轩细算之后,觉得基本能够达到盈亏平衡。

    以国内的利润补贴在国外的亏损,维持住现有的产能,作为王鸿生所需要的战略储备,这就是秦海向王鸿生透露的方案。在与王鸿生交谈的时候,他并没有详细计算过亏损数字,但他相信,即便亏损,额度也是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的。

    “这件事值得做。”宁中英斩钉截铁地点了点头,说道,“咱们毕竟是中国的企业,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尽一份力。别说小宋这边还能够维持住盈亏平衡,就算是略有亏损,只要咱们能够承受得起,也值得去做,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老厂长的觉悟就是高啊。”秦海笑着说道,“我的出发点没有老厂长这样高尚,我只是觉得在这个时候帮计委一个忙,以后做什么事情,就能够得到计委的回报了。这笔生意怎么算都不会亏本,所以我就斗胆答应了。”

    “我当然知道是这么回事。”宁中英瞪着眼睛说道,“可是咱们向计委说的时候,能这样说吗?咱们就必须照我刚才的话去讲,说我们宁可损失自己的利益,也要顾全国家的大局,明白吗?”

    “明白。”秦海赶紧应道,其实他哪会不懂得唱高调的重要性,不过,宁中英教训他,他还是必须装出诚惶诚恐、虚心接受的样子,这是对老爷子的尊重。

    宋洪轩问道:“小秦,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

    秦海道:“马上就得开始了。一会我们一块去找陈鸿程,叮嘱他马上去欧洲采购二手钢铁设备。我估计,这一通谈判、拆卸、运输,最终在岑州安装完成,一年时间就过去了。咱们要形成500万吨的产能,时间上还是非常紧张的。”

    “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宋洪轩道,“咱们形成这么大的产能,主要是为了应对价格改革时候出现的市场波动。等价格改革完成了,咱们的富余产能怎么办?”

    “哈哈,这你就放心吧。”秦海乐观地说道,“国家放开生产资料的统配之后,经济肯定会出现大的增长,到时候市场上对钢材的需求就会翻着番地往上涨,区区500万吨的产能,对于市场来说,不过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你确信?”宋洪轩眼睛里闪着光芒,看着秦海问道。作为一名钢铁公司的总经理,他当然希望公司的产能越大越好。

    “我确信。”秦海坚定地回答道。这就是穿越人士的自信了,他深知,等到房地产业在全国风起云涌地发展起来时,全国一年的钢材需求能够达到6亿吨,500万吨能算得上什么呢?

    宋洪轩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不让陈鸿程多进口一些设备呢?比如说不是500万吨,而是1000万吨,你觉得如何?”

    “你可真够贪心的,1000万吨的产能,一年得消耗多少铁矿石?岑州港能承受得起吗?”秦海笑着斥道。

    宋洪轩道:“为什么一定要限制在岑州港呢?我们可以到红原、海东这些地方去建新厂啊。这些地方是沿海省份,铁矿石可以直接通过海运到达,成本比运到岑州来低得多,这也有利于我们控制钢材的出厂价。其实我一直都想把钢铁产业迁到这几个省去,只是找不到机会。现在咱们是帮国家计委做事情,让计委帮咱们协调几块工业用地,总不算过分吧?”

    “你太黑了!”秦海开玩笑地说道,“这算不算是趁火打劫啊?”

    宁中英在一旁插话道:“就算是趁火打劫,我想王主任也是乐意的吧?一块地对于国家计委来说,只是发一个文件的事情。可换来的是我们给计委留出了几百万吨钢材的产能,这笔账,王主任肯定能够算得清楚的。”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秦海大包大揽地说道,“老宋,你马上定一个计划,看看需要采购哪些设备,多大规模,还有,你理想的建厂地址在什么地方,列出几个备选方案,然后咱们开始着手实施。计委那边,我去找王主任,他敢不给我土地,我就不认这1000万吨钢材的账了。”

    听到秦海咬牙切齿的声音,宁中英和宋洪轩都哑然失笑了。他们知道王鸿生肯定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为难秦海,秦海摆出一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实在有些多余。不过,这位年轻的董事长除了目光比较长远,加上有一身神秘莫测的技术,在具体的经营管理上并没有什么长处,让他去干干协调高层关系的事情,也算是人尽其才。至于采购设备、建设工厂以及维持日常生产的事情,交给苗磊都比交给秦海更让人放心。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集团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各家分公司的工作任务,协商不同公司之间的配合。有关钢铁公司扩能的事情,也在会上进行了布置。

    这其中,承担任务最重的,就是负责海外事务的红海公司。公司不仅要在欧洲市场上采购二手钢铁设备,还要联系澳洲的矿业公司,确定增加原材料进口的事宜,此外,还要寻找国际钢材销售商,向他们推销中国钢材。陈鸿程接到这些任务,非但没有抱怨,反而很是欢喜。因为任务越多,就意味着红海公司在集团的重要性越大,这是他所乐意看到的。

    对于集团成立伊始就大规模扩充钢铁产能一事,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担心过高的产能无法消化,导致设备闲置。对此,秦海、宁中英等人并不过多加以解释,只说是集团与国家部委之间的一项重要协作,而没有透露具体的内容。有关价格改革的事情,目前还属于国家机密,过早披露出来是不合适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