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晨星 (八 下)(第2/2页)烽烟尽处
一窜,张松龄直接从马背跳上了最后一辆大车,“这四个箱子,打开,全给我打开。”指着被压在第三层的几个箱子角,他急切地命令,“过來几个人帮忙,把这四个箱子给我翻出來,小邹,准备点火,什么都不要给鬼子留。”
“是。”游击队员们齐声答应,冲到最后马车旁,将上面几层的军火合力搬开,张松龄带领几名助手,迅速撬开自己看中的目标,将十几门两尺长的小圆铁筒暴露在大伙面前。
“掷弹筒,鬼子的掷弹筒。”几名游击队员们大声欢呼,比刚才发现了重机枪还要惊诧,这东西只有五六斤沉,射程却高达七八百米,用來对付小鬼子轻机枪最合适不过,两、三炮下去,就能让机枪手和机枪一起粉身碎骨。
“把掷弹筒带走,回去分,靠近这辆车的人,每人再拿四枚手榴弹。”张松龄终于心满意足,大声招呼着跳下马车,随即从口袋里摸出早已准备好的打火机,迅速点燃了小邹手里的火把,“所有人立刻上马,准备撤退。”
“上马,这次沒拿够,咱们还有下次。”小邹、小刘和老张等“老”游击队员们,也扯开嗓子大声命令,在他们的以身作则下,无论心满意足的人,还是恋恋不舍的人,都纷纷跳上了坐骑。
“轰。”“轰。”两发炮弹破空而來,在马车附近炸起两团巨大的烟尘,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终于挪到山丘顶上了,居高临下,迅速发起反击。
“给老刘发信号,让他立刻撤退,。”张松龄毫不犹豫地抢过一只火把,丢向了距离自己最近的马车,“点火,什么都别给小鬼子留下。”
“呯,,勾。”“呯,,勾。”两颗信号弹拖着浓烟飞上了天空,正在用重机枪拦截鬼子的二中队副老刘等人看见,迅速将机枪抬起來,挂上马背,赶在小鬼子的大部队明白过味儿來之前,骑马撤离战场。
“呼。”“呼。”“呼。”负责游击队员们举着火把自淋满了汽油的大车旁跑过,点起一团团橘红色的烈焰,身上的束缚早已被砍断的挽马们被火焰吓了一跳,撒开四蹄,四散奔逃。
“轰。”“轰。”“轰。”“轰。”“轰。”“轰。”更多的炮弹飞來,落在装物资的车队周围,炸起更多的烟尘,然而,火已经着起來了,再多的烟尘,也无法令火势减弱分毫。
游击队员们在张松龄的身后汇聚成一条直线,风驰电掣,越跑越远,越跑越远,回援的鬼子兵们发现前方的阻力消失,兴奋地发出一声大叫,直奔马车扑去。
就在他们正前方一百多米外,马车上的烈焰越烧越旺,越烧越旺,忽然间,轰地一声炸响,无数颗子弹和弹片四散着飞了出去,将方圆五十米范围,扫得寸草不生。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殉爆声接连响起,震得大地來回晃动,跑了两公里路回援的鬼子兵们被震得趴在地上,双手拼命捂住耳朵,痛苦里來回翻滚。
两公里外山丘顶端督战的川田国昭喷出口血,一头栽倒。
注1:九二式步兵炮是一种非常合格的近距离支援火炮,适合直线瞄准,隔着山丘远距离轰击,则超出了它的能力范畴。
注2:日军的九一式手榴弹主要为掷弹筒设计,不适合手投,因为延时引信质量不过关,勉强用手來扔,经常会发生把投弹者自己炸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