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五月的鲜花 (一 上)(第2/2页)烽烟尽处

早已模糊!这几天。老有人跟我说,二十九在河北打仗,不关山东人的事儿!”

    这句议论非常中肯,眼下平津是宋哲元的势力范围,山东省隶则属于韩复渠。韩与宋之间关系向来十分微妙。而位于山东南边的南京中央『政府』,无论对韩还是对宋,都提防戒备之心甚重。最近十余年来,三家彼此间的恩恩怨怨,就像一团『乱』麻,早已经扯不清楚了。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也渐渐习惯了本省人只问本省事,懒得抬眼看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还有就是,百姓们不清楚日本人来了之后,他们将面临怎样的灾难。咱们经常看报纸,听那些东北来的流亡同学说他们的亲身经历。这里的百姓,识字的本来就不多,也没机会接触到那么多流亡学生!”

    “我觉得咱们先前的宣传方式,也过于空泛。光说日本人坏,却没让百姓们众知道,日本人具体是怎样一个坏法!”长手指陆明看了张松龄一眼,笑着补充。

    众人将头齐齐扭向满脸尴尬的张松龄,摇头苦笑。后者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虽然他怀着一腔爱国的热情,却对日本人,没有任何恨意。而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而言,连国家概念都很模糊,怎么可能在乎日本人占领不占领平津。只要灾难不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恐怕,很多人都愿意,把日军的入侵,当做一次改朝换代吧!

    解决这根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把东北同胞在日军铁蹄下的悲惨遭遇,告诉沿途中所有人。与其对他们大喊什么国家民族,不如让他们亲眼看看,那些被日本人占领的地区,是如何把中国人不当人看待。让他们自己看看,自己将要面临怎样的灾难!

    负责报幕并向观众募捐的韩秋与柳晶,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想了想,先后说道:“从目前结果看,歌舞剧《松花江上》,明显最受观众欢迎!其中主要是周队的功劳,但日寇杀人放火那段,也能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

    “咱们先前的节目都是针对同学们,风格上未免有些单调。而从这两天在各火车站遇到的情况上来看,民众对抗战的理解,与咱们有很大差别!”非但两个报幕员,其他同学对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也早就心有感触。

    “那咱们以后就不要老唱歌了,改演一些话剧。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