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1/2页)思美人

    楚王祭祀方毕,第二日清晨便启程返郢都。

    行至半路,却有官署中的使者带着急报而来。楚王看到封泥上伍举的印,有些诧异,待得拆开,面色登时剧变。

    他抛开了步卒和寺人,只带着兵车,一路疾驰赶回。到达郢都之后,径自回到高阳宫。

    “阡陌!”他奔入宫中,风尘仆仆,却只见从人跪了一地。

    “大王……大王……”寺人渠抱着他的腿,哭得颤抖,“……她逃出宫去……却落了水……寻不到了……”

    楚王只觉头脑中轰了一声,看着他们,再看看冷清的宫室,面色发白。

    下了雨之后,天仍然阴沉。风在江上呼啸,水波拍岸。

    一日过去,工尹和司败派来的士卒仍然在寻找阡陌,乘着船在水中搜索,在江边寻访,人换了一班又一班,却无半点消息。

    伍举一直没有离开。

    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歇息,东奔西走,眼窝陷了下去,带着青黑。

    每有人报告一点消息,他就立刻赶去,但到最后,皆与阡陌无关。

    天色又暗下,苏从看他的模样,实在不忍,道,“已经过去一昼夜,你这般强扛亦无益处。横竖众人还会再寻,你且去歇息歇息,有了信即刻告知你。”

    伍举却摇头,两眼盯着茫茫的江水,空洞无光。

    他仍然记得她落下去时的样子,他一直自责,若是自己早一点察觉,或许可以拉住她……

    “……我不能再拖累你……”她的声音似乎仍在耳边,伍举走到江畔,大风吹在身上,衣袂不安地乱舞,江水一层一层地漾上来,淹没了他的屡,湿透双足。

    他感觉不到凉,脑子里回想着她的话。

    “……你或许不知晓,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你的名字……”

    那女子说话永远这样怪里怪气,让他总忍不住想探究到底,可她这一次,没有给自己询问的机会。心似乎被钝器割着,每回忆一下,就是一刀。

    苏从看着他,心中叹气。

    自从他昨日收到消息,说伍举犯了事,被穆夫人的甲士捉拿。苏从大惊,匆匆赶去的时候,伍举已经下了狱。最后,还是他会同工尹、司马、司败等人力谏,伍举才被放了出来。但他像疯了一样,立刻赶到这江边,寻找那个林阡陌。

    苏从劝过他,说若是落水当时就施救,大概还找得到人。但过了些时候才找,江水这般汹涌,又经了大雨,早不知去了何处。但伍举就像没听到一般。

    苏从看看天色,想再劝一劝,忽而,听到身后传来士卒的声音,“大王回来了!”

    众人皆是一惊,望去,只见远处,楚王跳下兵车,朝这边奔来。

    他的目光吃人似的,一把揪过伍举的衣领,“她在何处!在何处?!”

    伍举没有反抗,看着他,双眸深沉,毫无起伏。

    “臣亦想知晓。”他的声音低低,带着沙哑。

    楚王的眼睛发红,几乎眦裂一般,抓着他衣领的手骨节发白。

    *****

    夜色降下,延年宫的阍人关了门,正要落钥,忽而听得门外一阵嘈杂之声。

    “哐”一声,宫门被撞开,宫卫大惊,正待喝问,忽而望见楚王,登时唬住,连忙下拜。

    楚王没有停步,径自穿过中庭,登阶上堂。殿内服侍的寺人连忙迎上前,被楚王一脚踹开。

    上首,穆夫人却似乎早有预料,穿戴整齐,端坐案前。

    “他们不过服侍之人,大王何必为难?”她看着神色阴沉的楚王,毫无惧色,缓缓道。

    “为何?”楚王盯着她,声音里压着怒火,“母亲为何害她?”

    “害她?”穆夫人冷笑,“她串通刺客谋害大王,我是为大王……”

    “砰!”话还没说完,楚王的剑已经将旁边的漆案劈作两半。

    “就算有疑!也该等到寡人回来再议!”他神情愤怒,“母亲这般迫不及待置她于死地,是早有谋划!”

    “熊侣!”穆夫人击案而起,指着他怒道,“看看你如今这模样!为一个女子神魂颠倒,逼问生母,可有半分君王之态?!”

    楚王大吼:“寡人连一个女子都保不住,匹夫不如,遑论君王!”

    穆夫人气得脸色发白,盯着他,声音忽而压低,“你知道,你这个模样像谁?!你就像你那无情无义的父亲!”

    楚王愣了愣。

    穆夫人目光凌厉:“你忘了曹姬么?你父亲为她,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顾!你要学他么?!”

    楚王目光一变。

    曹姬是穆王晚年时,后宫中最受宠的人。她出身曹国宗室,穆王过曹国之时,见她美貌,惦念不已。曹伯一心讨好穆王,便将曹姬送来了楚国。穆王得了曹姬之后,再也没有踏入其他姬妾的宫室一步,曹姬生下儿子之后,穆王更是喜爱,天天将他带在身边,甚至为曹姬的言语所动,起了废太子另立的念头。

    此事,曾经引起不小的风波。宫廷中利害关系本就微妙,风言风语传遍之时,穆夫人寝食不安。幸好,那孩子未满一岁,就得病夭折,曹姬的身体在生育时落了病根,又痛失爱子,不久之后,即郁郁而终。

    穆王一下失了这二人,亦日渐消沉,没过两年,寿终入土。之后,楚王作为太子顺利继位,成为新的国君。

    “他自从得了曹姬,便言听计从,连好好的太子也不要,置社稷于飘摇之地!”穆夫人目光缓下,“大王,为人君者,一旦沉溺于私心,则决断偏颇,混淆黑白,为政之大忌!”

    楚王听着这话,只觉荒谬又可笑,却笑不出来,只有失望。

    “如此说来,母亲杀阡陌,是为了寡人和楚国。”他低低道。

    穆夫人端坐,神色坚决而自豪,“正是。”

    “那么母亲谋杀庶弟,亦是为了寡人和楚国么?”

    穆夫人怔住。

    她的目光倏而一变,皱眉,语气却明显虚了许多,“大王这是何言语?”

    “母亲忘了那鸩羽之事?庶弟的乳母每日给他喂水之前,会将一根鸩羽在水中沾一沾。”他望着穆夫人,“那鸩羽,就是母亲给的,是么?”

    穆夫人浑身一僵。

    她看着楚王,惊诧又狐疑,片刻,气急败坏,“大王从何处听得这般诬陷之言!老妇……”

    “是父亲说的。”楚王打断,“庶弟的乳母自尽之前,将此事告知了父亲。”

    穆夫人目瞪口呆!

    半晌,她结结巴巴地开口,言语有些混乱,“他何时……说他知晓,可他……”

    “父亲病重之时告知了寡人。”楚王道,“父亲那时预感时日无多,召寡人入宫。他提起此事,说他知晓这些都是母亲所为,但不想追究。”

    “父亲是为了我。”楚王看着穆夫人震惊的脸,缓缓道,“母亲弑王子,此事惩治不难,可一旦公之于众,寡人亦免不得受牵连,为国人所诟,落下污名。”

    楚王缓缓说着,忆起那时的情形。

    那时的他,跟此时的穆夫人一样不可置信,可穆王却是神色平和,似乎在说一件稀松平常之事。

    “……寡人不是个好儿子,也不是个好父亲,更不是个好丈夫……”他注视着楚王,歉疚而平和,“……但寡人有一个好太子。寡人一生乏善可陈,如今时日无多,总要做些正事……”

    “母亲,”楚王看着穆夫人,“阡陌心地良善,从不曾害人。寡人敬她爱她,乃是发自真心。母亲只道寡人为她所改变,却不知,寡人识得她之后,才明白许多道理。母亲将她与曹姬相比,将寡人与父亲相比,固执己见,却不曾相信过寡人,亦不曾了解过寡人。”

    “道理?”穆夫人倏而回神,盯着他,“你明白何道理?”

    “相悦之美,宽仁之道。”楚王目光深深:“母亲可知,引兵逼宫,可按乱政处置。”

    穆夫人周身一寒。

    “寡人虽不会伤母亲,但若在从前,寡人会将母亲贬出延年宫,亲手杀尽一应参与之人。”楚王缓缓道,“可如今,寡人不会如此。”

    说罢,他转身而去,到了殿外,叫来环列之尹,“穆夫人禁足宫中,无寡人命令,不得放出。其余人等,交与有司论罪。”

    环列之尹应下。

    穆夫人呆呆地看着楚王的背影,忽而追出来,哀戚地大声喊叫,“侣……我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你,是为了你啊!”

    楚王却没有停步,未几,消失在中庭的夜色之中。

    *****

    秋雨在大风的挟裹下,席卷大地,驱除了夏天留下的最后一点暑热,让人们不得不收起了短褐和单衣。

    郢都之中,亦是风云骤变。

    司败收押了所有跟随穆夫人围逼高阳宫的人,延年宫内,除了寺人录有功免罪,其余人都被罚为圉人。穆夫人手中的三十乘宫卫甲士,亦被楚王收走,日常守卫,皆由环列之尹调遣。

    不久之后,一队士卒包围了子允的住所,从中搜出了子允与刺客串通的罪证,竟有伪造的符信,据宫内之人辨认,确是刺客混入宫中时所用。

    蒍贾原想报复子允,给他找些麻烦,不料,却是破解了刺客之事。

    子允本想抵赖,蒍贾将他带到牢狱之中,让他看受刑之人刖足,子允面色煞白,腿软瘫倒。

    水落石出,蒍贾兴奋地将此事禀报楚王,楚王却并无欣喜之色,只淡淡地说一声知晓了。

    天色阴沉,似乎又要下雨。

    楚王立在宫殿之中,举目四望,忽而觉得心中空空如也,寂寥而冷清。

    案上,两只滑翔机并排放着,其中一只,才刚刚做好,还没有刻上名字。

    楚王拿起来看了看,抽出那把曾经赠给阡陌的短剑。他力道沉稳,在机身上慢慢刻下了她的名字。

    “……你这名字,太难写。”他研究笔画的时候,曾经这样抱怨。

    “可我就是这个名字,祖父起的。”那女子无辜地眨眨眼。

    楚王不以为然,想了想,忽而道,“寡人要给你赐名。”

    她讶然,随即道,“不要!”

    “又不是改名。”楚王笑嘻嘻的,拿起笔,在牍片上写出来,“你看,这便是你的新名。”

    她看着,哭笑不得,神色温和而无奈,却没有反对。

    南北为阡,东西为陌。楚王用剑在机身上刻一个“林”字,跟着刻了一竖,又刻了一横。

    林阡陌。记忆中,那女子指着自己的名字教他认,满脸骄傲。

    似乎有些单调,楚王想了想,在前面加上“熊侣”二字。再看看,这才满意。

    楚王带着那滑翔机,走出殿外,正遇寺人来通报,说伍举来了。

    “臣来向大王告辞。”伍举向楚王一礼。

    楚王看着他,片刻,点点头。伍举近日向楚王请辞,到封地为官,楚王同意了。

    伍举依旧沉稳而温和,面容却消瘦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