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太太子与八皇子(二...(第1/1页)古都记世录
到了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发达的消息渠道,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消息渠道可言,所以周恒对这个时代的政治实事变化只能是一知半解。
不过,这次看到两个皇子争锋相对,周恒也能猜出个所以然来,看来皇位之争即将打响。
周恒也不由的想起了八皇子赵德庸,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便宜的皇子兄弟能不能躲过这一劫,或者说也来分一杯羹。
看他们这情况,这两人之间不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自己却是刚刚知道,这无疑是个悲伤的故事。
“两位皇子,楼上请,这里便是给您二位准备的两间除了至尊阁最高档次的包房,里面的设计基本与至尊阁相仿,所以希望两位能安心的在这里用餐。”
“这里的设计不错,也不知道出自哪个大师之手?”五皇子问道。
“哈哈,小生不才,这整个新京城最酒楼是我一手设计的,可惜在下的画功实在是太差了,所以便让别人帮我画的设计图。”
“你设计的?所有的创意?”五皇子惊讶的说道。
“恩,有些是听从了别人的建议,还有些是原本我认为就不错的设计。”
“想不到你竟然还有如此的手艺,孤真是佩服佩服。”太子插话道。
“在下只是随便弄弄的,可能还有很多瑕疵,还希望两位皇子能够提出意见。”
周恒虽说嘴上谦虚,可是内心早就乐开花了,你看看,这眼光,这水平,果然不愧是做皇子的,不然哪能有这水平。
一阵寒暄之后,两人互相带着自己的那些朋友,走进了各自的包房。
周恒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和他们说话周恒觉得有些累,不似和八皇子那般快乐,你说都是皇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太子包间,几人落定,四个人中有两个是太子府的幕僚,有两个是官二代,或者也可能是官好几代,都是被太子发掘出来的潜力股,也是这次参与科举考试的书生。
科举考试虽说讲究公平公正公开,但是这世界总会有黑暗,总会有黑幕。
这几个人便是游离在规则之外的几位书生,也就是他们就算什么都不写,便也能入朝为官。再加上有太子这层关系,可不是
这是那些清寒苦读十年载的书生比不了的,这便是社会,只是它隐藏在阴暗处。
“大人,这周恒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精明。”说话的是陈天启,也就是太子身边的第一幕僚,可谓是太子的“好基友”。
“的确,今天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竟然被他就这么化解了。”
“大人,此人可用,但是慎用。”
“你是说他和八皇子的关系么?孤调查过了,他们相遇于偶然,再说了就凭八皇子,还真是没办法作为对手啊,哈哈。”太子笑着说。
“不是,大人,我所言便非此事,而是此人是有野心的,与丞相交好,与八皇子交好,却安于做一个甩手掌柜,说明他志向远大,而并非一毫一厘。”
“是么,你这么说,孤更想和他交朋友了。”太子笑着说。
五皇子包间,一群人谈笑风生,不过却不似太子那边那般文艺,而是一人一桶好酒,直接朝肚子里灌。行军之人的为人处世风格当然不同于那些读书人。
他们一共就三个人,全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是自己信任的人。京城六部,除了刑部以外多多少少都有太子的人,所以五皇子很难入手,于是他也选择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潜力股。
“大人,这酒比起行军路上的酒可好太多了。”夏周边喝边说。
“的确,这酒应该是蕴藏了有些年头了,闻着都香啊。”五皇子说道。
“这周恒,倒是把好东西都给拿出来了。”
“不过今天倒是给这厮出了道难题,太子他想处处针对我啊。”
“好一个百善孝为先,竟然被他给化解了。”夏周笑着说道,“此人可比传说中的有趣。”
“咱们是来喝酒的,这可不是谈这些的地方,太子可在隔壁呢,隔墙有耳。”五皇子调侃道。
“哈哈,是小的多言了,看来这酒不是一般的浓郁啊。”
中国从古至今便是个餐桌文化浓厚的大国,即使这个偏离历史轨道的武帝国也不能例外,所以作为广义上的东道主,去敬酒是再所难免的。
于是周恒只坐了一小会,便让小左陪着自己去敬酒了,人家都是皇室炙手可热的人物,周恒已经做好了喝醉的心理打算。
周恒先是去了太子那里,人家从年龄和尊卑上都比五皇子高,所以这是理所当然的。
“请进。”太子听到了敲门声,便停止了谈论。
“原来是周恒啊,来,孤正在这论诗论道,要不要一起?”太子问道。
“不了不了,我只是来敬杯酒的,等会我还得去多陪陪父亲呢。”周恒虽说表面微笑,而内心则是冷笑不已,这丫的绝对是把自己当小孩子骗。
“那这样孤也不好意思强留你了。来,孤敬大才子一杯。”
一杯酒罢,几位太子的朋友也来向周恒敬酒。
“不知道周恒,你是否有意为官?”太子问道。
“为官?”周恒纳闷了,这是第二个问自己要不要当官的人,难道自己就长的这么像想当官的么?
还是说,自己命中注定就是一个当官的?
“对,入朝为官报效祖国,为国效力。”
“这……,恕在下有些不知言语,因为太子您的话有些突然。”
“没事,你可以回去好好想想,孤也只是提个建议罢了,一切都得看你,孤可不能强求别人做官,这要是传出去可得给人笑坏大牙。”
一群人听到太子的自嘲,也配合着笑了笑。
“太子,并非不是在下不愿意为官,而是在下着实没有拿的出的文凭。”周恒想了想,这他应该不懂何为文凭,便又说道,“不是,在下是说在下连秀才都不是,如果入朝为官似乎有些不妥。”
“举贤为官,英雄何需问出处,周恒你说呢。”
周恒很是纳闷,什么时候连太子都想给自己开后门了,真是令人意外的事,不对,真是令人蹊跷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