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为官(第1/1页)古都记世录

    两天后,平静的周府又一次迎来了轰动。

    这一次,没有惊,全是喜。

    日上三竿,当周恒还在被窝里和被子缠绵的时候,小鱼急冲冲的跑了过来,不由分说的把周恒的被子给掀掉了。

    “小鱼,你想干嘛。”周恒捂着身子,惊悚的说道。

    “少爷,快,快起床,圣旨到。”小鱼一边给周恒穿衣服,一边说道。

    “原来是圣旨啊,我还以为你要非礼我呢。”周恒松了一口气,“等会,圣旨?”

    “是啊,圣旨!”

    “

    就这样,周恒被小鱼牵着手,一路小跑的来到了周府的门口。

    门口站着一个似男又非男的人,旁边一群腰间别刀的侍卫。如果没猜错,这看上去有些娘的人便是传说中的太监了。

    看到周恒终于过来,周栋赶忙拉着周恒下跪。跪在地上的人又很多,反正是周府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跪在这里了,周恒的父母,唐紫嫣和小鱼不用说了,还有一些,比如说小左,比如说管事,也算是下人中的佼佼者,所以也有资格跪在这里。

    虽说是跪在地上罢了,可是却能让他们觉得十分荣幸。

    “咳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才子周恒聪慧敏捷,知书识理,天文地理皆有涉猎,着即册封为刑部主事,钦此。”太监打开那册金黄色的圣旨,说道。

    圣旨很简短,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说周恒脑子很好使,皇帝我觉得你不错,给你个官做做。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周恒并没有在听,而是一直盯着太监在瞧,因为这太监可是新鲜物种。

    原来,太监长这样啊,和电视里放的不太一样啊。电视里的太监都是白白嫩嫩,皮肤很好,说话娘娘腔,翘着兰花指,走路还一扭一扭的。

    可是当周恒真的见着太监时,才知道自己当初被骗了。

    没有丁丁的太监,竟然也会长痘痘,而且红红的,很大的一颗,长在鼻子上,让周恒情不自禁的盯着看。长的一副十分男人的脸庞,粗壮的国字脸,但是没有胡须,也没有兰花指,不过声音的确是那种娘到家的感觉。

    “竖子,赶紧接旨啊,在做什么呢。”周栋轻轻的拍了一下周恒,低声说道。

    “啊,噢。谢主隆恩,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周恒站了起来双手接过圣旨,而后周恒又偷偷摸摸的从袖口中拿出几张银票,笑着往太监的手里塞。所谓投石问路,这钱便是石头。

    这太监一看就知道是个老油条,也是笑呵呵的,默不作声的将银票收入囊中,不带一点动静,这动作之娴熟,仿佛如同吃饭一般。

    果然,皇上身边好办事,即使他是个太监。

    “您太客气了,从现在起,您就是刑部的一员了,往后小的也得靠你照顾了。”太监说道,果然周府财大气粗,这当家的老爷刚送完银票,这少爷又很识趣的送来了银票,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家子实在是太识趣了,如果有机会,自己得常来。

    “哪里,哪里,您可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以后在下可得靠您照顾呢。”反正马屁不用钱,拍的响就好了。

    不过,这太监的话,也是万金油,他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群。

    ……

    太监走后,周府一片呼唤雀跃。

    这是周家这几代以来的第二份圣旨。第一份。还是周栋的父亲的父亲,也就是周栋的爷爷那辈的事,当时因为抗震救灾,周栋的爷爷捐了许多钱,皇上甚感欣慰,便送了一份圣旨表示欣慰。

    这份圣旨还一直被挂在周府的祠堂,代表周府的至上荣耀。

    所以,对周府来说,这圣旨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珍贵。

    “我儿有出息了,娘很欣慰。”李氏抹着眼泪,笑着说道。

    “哈哈,少爷,我就知道您是最棒的!”小左道。

    “少爷,你以后就是官人了。”小鱼道。

    大家都送上各自的祝福,也向周恒分享自己的喜悦,仿佛当官的不是周恒,而是自己。

    待大家都说完了祝福,便轮到一家之主周栋说话了。

    “咳咳,设宴!加薪!”果然还是老爷的话最实在了,不过似乎不关周恒什么事。

    周栋一声令下,周府一下子变得更加沸腾了。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周恒倒不是那么的开心,因为他总觉得这事情并非表满的那么简单,或者说,似乎充满了蹊跷。

    ……

    周府书房,欢呼过后便是计划。

    既然答应要设宴加薪了,那周栋也必须实实在在的忙碌起来,自己可是一家之主,说话一言九鼎,否则便失去了威慑力。

    圣旨已经被放在了周氏祠堂,周栋终于能挺直腰板走进祠堂之中,周府人丁奚落,而周恒曾经还是又傻又哑,这让周栋觉得自己愧对祖,每次拜祭祠堂都不敢抬头正视。而今自己的儿子出息了,还当上了官,这让周栋不知不觉的挺起了腰板,脸上也增添了不少的光泽。

    果然,是自己的儿子啊,你看看,和他老子一样是个人才。周栋拿着圣旨,心中笑呵呵的说道。

    而李氏呢,则是第一时间带着钱财,来到了寺庙,送上了香油钱。她相信,这是佛主对周府的保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上苍。

    干完这些事后,周栋、李氏和管事三人一起在书房里策划设宴的事。

    工钱的事好说,只要随手一划便可以了,反正周府不缺钱。

    而设宴,那涉及的东西便多了。这里面不仅仅有面子的事,还有档次的事。

    这可是周府第一位官人,必须摆的隆重一些,朋友一个都不能少。

    “老爷,要不,咱们把儿子的婚事也一块给办了吧。”李氏说道。

    “这好是好,我就怕两孩子……”周栋担忧道。

    “这次应该不会了,你瞧瞧这两孩子,多腻啊,我觉得这事一定能成。”李氏道。

    “要不,咱们先去问问,要是能成,咱们就一块给办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