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审讯(二)(第1/1页)古都记世录

    “或许你是出自仇恨吧?因为,在你的心里,是沈风害死了你的母亲。”周恒道,“当仇恨累积到不能自拔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有可能发生。”

    “我很佩服你讲故事的能力,可是,证据呢?”

    “嘿,哥们儿,说真的,还真是不巧,别的没有,证据嘛,我还真的有。”周恒笑了笑说道。

    “周恒,注意你的言辞,这里是公堂。”苏尚书眉头皱了皱,说道,“周恒,你说的话可有证据?”

    “有。我不仅仅有证人还有证物。”

    昨日被“魔楼”抓来的人,其实苏尚书已经看到过了,周恒大概的思路,苏尚书也了解了一些。不过,这流程,还是得照着走。这就和演戏前排练是一样样的。

    “在我陈述供词之前,我想先有请我的证人。”

    “宣证人!”

    而后,三个踉踉跄跄,穿着囚服,囚服上沾满血迹的人蹒跚的走了进来。他们的脚步,腿部都受了大大小的伤,与其说走,不如说是一瘸一拐的跳。

    “外面的父老乡亲们,这里有人在案发当天见过那些坏人么?”

    “我!我当时就在那里卖菜,我看见。”

    “我,我也看见了。”

    “还有我,我当时也正巧路过。”

    “……”

    一时间响应的人很多,里面有不少人就是当时的见证者。

    “好的,谢谢大家。现在麻烦大家,瞧一瞧,这三个人,是不是当时的那几个行凶者。”

    “是,我认识中间那个。”

    “我认识旁边那个。”

    “……”

    事情发生距离现在并不太久,所以大家或多或少有些印象,所以即使这些人受了伤,依旧还是被人认出来了。

    “很好,尚书大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据群众反映,他们便是当时的那伙想要行凶的人。”周恒道,“你们抬头看清楚了,他是不是当初给你们钱,让你们行凶的人?”

    “恩。就是他。我们和他见过面。”

    “呵呵,就凭几个人,严刑逼供,然后利用他们指责于我。欲加之罪,何罪之有?”

    “别着急,你看看你,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着急想死的呢。”

    “你!”

    “诶,说实在的,整个事情,你设计的很好,就算是我早就知道是你做的,都没办法找到证据指证你,可谓是天衣无缝,的确令人佩服佩服。若不是咱们是死敌,我都想和你这种聪明人做朋友。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周恒笑着说,“很不幸,我正好抓住了你的一失。”

    “呵呵,的确是很精彩,不过……”沈易笑着说道,不过周恒没等他话讲完,便将他打断了。

    “你别讲话,你只用听着就好了。这一失,便是你忘了他们送给你的小口哨。的确,这不过是很普通的口哨,但是,里面却暗藏玄机。我也很有幸,恰好你身边那位一直陪伴着你的家丁,帮你指证你亲爹的家丁,却又背叛了你,深夜将口哨交给了我,我又连夜将口哨交给一位德高望重,手艺极其了得的雕刻家,弄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口哨,连吹出来的声音都一样,而后我将原来的口哨再一次还给了你。”

    “你!你做了什么!”沈易再也保持不住自己的绅士风度了,对着这几日跟着自己的家丁大声呵斥道,他感到了莫名的恐慌,也正因为这种恐慌,令他方寸大乱。

    “既然他背叛过沈风了,那么再背叛你一次应该不算什么吧,你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不是?”周恒笑着说。

    沈易狠狠的瞪了那个家丁一眼,如果眼神能杀人,基本上那位家丁已经灰飞烟灭了。

    因为那位家丁受到自己的蛊惑而背叛了沈风,所以对于他和沈易来说,他们是同一条贼船上的人了,自己把握着对方的命运,所以沈易也对他放松了警惕。

    沈易本想待这事情结束之后,便将他做掉。

    可是,谁能想到,这三姓家奴,竟然又一次选择了背叛。

    “诶哟,沈易啊,你看你,吓着这位仁兄了,这样多不好,咱们得以德服人,是不是?不就是借了个口哨用用嘛是不是,这么小气干嘛?再说啦,我不是还给你了嘛。你这样,以后都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咳咳,周恒,接着说。”

    “噢,不好意思,扯远了扯远了,各位见谅,一不小心耽误了你们这么多时间,等儿搞定沈易这厮之后,我马上就在新京城最酒楼设宴,犒劳各位。放心,我是这酒楼的老板,我出钱,今天大家去全免单。”

    “周恒,接着说!这里是公堂,有什么私事结案了再说。”苏尚书加重了语气说道。

    旁边站着的,坐着的,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公然在公堂之上讲这些酒宴享受之事,还洋洋得意的,这周恒也算是从古至今的第一个。

    “那个,说话直白了些,沈易兄不要介意啊,对了,我刚才说到哪了。”

    “咳咳,你说到口哨了。”苏尚书无奈的提醒道,这周恒,未免有些太不着调了。

    “噢,对了。沈易兄,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口哨还给你么?因为我一不小心知道了这口哨另外的秘密。当时,我让那个雕刻家临摹一个的时候,却发现了做出来一模一样的口哨竟然吹出来的声音不同,于是我们又仔细观察,却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张小纸条,我当初没有把他给打开,因为我怕弄开了收不回去可不好。当然,为了声音和原来的一模一样,我们在那个赝品里也照着同样的方式,塞了同样的纸条。”

    周恒边说边走,来到了那被五花大绑的证人身旁,“于是,我出于好奇,就去问了这几位仁兄。这几位仁兄告诉我,这纸条不仅仅是为了让口哨声音显得与众不同,而且字条里面还有“江南望月”四个字,每一个口哨里面都有。”

    “所以,我肯请尚书大人,查一查他身上是否有带口哨,口哨中是否有字条,便知道我说的是否属实。只要找到他身上的口哨,那人证物证便就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