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强烈反响(第1/1页)重生之大时代风云
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之后,马上在H省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在这个年代,H省大部分地区虽然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解放,可是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上各地的干部们却并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总设计师”发了话,要发展农村经济,而《H省日报》上又顺应时势的突然出现了这么一篇文章,似乎一下子在所有人的面前推开了一扇窗,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都指出了一条路子,一时间,这篇文章在H省引起了一场大讨论,人们都在兴奋的讨论着如何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中文网首发.)
让这篇文章更加名声大噪的是,几天之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江一帆的这篇文章,后面还加了编者按,对这篇文章不吝溢美之词,认为这篇文章立场非常正确,思路也很对头,而且为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几条切实有效的方法,这对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经济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把本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好。
据小道消息说,“总设计师”都看过这篇文章,他看了文章,得知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月16日创作出来的之后,微笑着说:“这位小同志很有实干精神,也很有前瞻性嘛,这篇文章写在了我的前头,不错。”
另外据小道消息说,省里有位大干部,在看了这篇文章,了解了江一帆的简历之后,当即发话:“我看这位同志不错,可以去更重要的岗位工作嘛。”
当然,这些都是小道消息,谁也无法证实。
在自己的文章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之时,文章的作者江一帆却并不知道这些,2月11日,腊月二十五,银行放假了,他正准备跟妻儿一起去红山县过年呢。一家三口正在县汽车站等车,他和妻子何玉萍手上都是大包小包,大多都是单位分的鱼和肉,另外,江海也给了二百块钱何玉萍,说是百川商店过年的分红,比平时多一些,让何玉萍买了一些糕点、烟酒之类的年货。
何玉萍吓了一跳,过年的分红有这么多吗?江海重重的点了点头,振振有词,过年生意当然更好了,好多农村人都到县城来买东西呢,再怎么没钱,过年也得买年货吧?所以,这些分红是应该的。看到何玉萍还是有疑虑,他就跟何玉萍说,其中有一百块钱是给外公、外婆的,他也想让他们的日子过好一些。这让何玉萍大为开心,儿子真是太懂事了,于是就收下了那两百块钱,当然,她也去求证了何小兵,何小兵当然会给江海圆谎。
江海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在前世,外公、外婆都是航运公司的工人,也就是俗称的驾船的,工作非常劳累,儿女又多,所以家境比较困难,外公、外婆有时候吃都吃不饱,长期营养不良,大概是到了83年吧,外婆就因为营养不良,得了严重的肝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仅过了两三年,外公也郁郁而终。在这一世,江海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他现在既然有了一些能力,就要让自己在乎的人都过得好一些。
到红山县的班车来了,等车的人们顿时一拥而上,希望能抢到一个位置。江一帆肩背手提,带着一堆大包小包,奋力向车上挤去,幸好这些年他经常骑自行车下乡,也让他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让他壮实多了,要不以他刚来沙阳时的书生样,这么多包他根本就拿不动。
江一帆身手比较敏捷,很快就挤上了车,占了两个在一起的座位,然后将手里的大包小包都放在了行李架上,并且从车窗里将何玉萍手里的大包小包也拿上了车,在行李架上放好,何玉萍这才带着江海上了车,坐在了江一帆身旁。班车上瞬间坐满了人,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还没挤上车的人在车下骂骂咧咧的,而挤上了车的男人们则惬意的点上了一支香烟,班车里顿时充满了一股烟草、汗臭和各种年货混合的奇怪味道。
这还是江海重生之后第一次出门,在前世他当然经常坐沙阳到红山的县际班车,这班车一天也只有几趟,远没有后来那么密集,加上现在又是过年,所以坐车的人也很多。如果是在前世,这么挤,车子颠簸,空气也差,他百分之百会晕车、呕吐,不过这一世他坚持锻炼了大半年的身体,身体素质跟前世远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相信自己不会再晕车了。
何玉萍有些担忧的看着江海,因为以前每次去红山,江海都会晕车,她剥了一个桔子,把桔子皮递给儿子,让他放在鼻子下面,可是江海拒绝了妈妈的好意,他说:“妈,我天天锻炼,现在身体这么好,肯定不会晕车了。”何玉萍这才展颜一笑。
沙阳县到红山县的路程仅有三十多公里,可是两县之间的公路实在糟糕,大坑小坑不断,加上沿路都有乘客下车,所以班车足足颠簸了一个半小时,才到了红山县,结果一直担心江海会晕车的何玉萍自己晕了车,一直精神不振,江海反而一直精神奕奕。
下车之后,何玉萍休息了一会儿才缓过来,江海帮妈妈背了两个比较轻一点的包,一家三口走了十几分钟才走到外公家。
江家三口来到外公何世才家时,外公家全家都非常高兴,何玉萍的几个弟弟、妹妹连忙接住了大姐和大姐夫手里的东西,外婆袁腊梅则接过了江海手里的两个包,嗔怪道:“这么小的伢子,还让他拿这么重的东西。”外婆最疼江海了。
江海又秀了一把肌肉道:“外婆,我现在力气可大了。”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每年春节,何世才的八个子女都会在这里一起过年,不管成没成家,这也成了何家不成文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