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父子夜话(二)(第1/1页)重生之大时代风云
江海点头道:“那就有近半的大队干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算不错了。【中文网首发.】那么第三点,就是依托这些大队干部,做好普法宣传,让老百姓的头脑里面都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有些事情是做不得的;第四点,要建立一个信息收集机制,在各个大队里发展积极分子收集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对那些群众反映不好的宗族族长、宗族作风严重的干部要实行专人专档,进行严控,只要有发生宗族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公社政府就要迅速知情;第五点,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队伍,由派出所的民警和公社干部组成,一有苗头就快速跟进,果断解决,能调解的就调解,已经形成犯罪的要坚决打击,毫不手软,对于辖内频频发生宗族性群体事件的大队干部也要果断撤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带领老百姓创业致富,让他们增加收入,只要老百姓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劳动致富上,那他们参加宗族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高了。最后一点也可以跟第一点结合,让能够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的优秀年轻人参加选举,你看看老百姓是愿意选举能够让自己致富的人还是愿意选举那些私心重,只顾自己的利益,可是头脑跟不上形势,没本事致富的人?”
江海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之后,端起江一帆的搪瓷缸就喝了一大口,这么多话说下来,他着实觉得有些口渴了。这个时候江一帆已经完全震惊了,自己的儿子真的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吗?他今天提出的对策实在太有针对性了,而且一下子提出了六点,有几点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不禁问道:“你这些是从哪里看来的?”
江海说:“我不是经常看报纸吗?报纸上面有时候就有这方面的报道啊,我看你现在就在农村工作,所以帮你留心了一下。”
江一帆也知道儿子确实喜欢看报纸,经常放了学就到门卫朱师傅那里看报纸,不过哪怕报纸上有这方面的报道,可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够从这些报道里面总结出这些东西,而且能够恰到好处的帮自己提出对策,这只能用天才来解释了。自己这个儿子以后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的,也许会达到一个自己想都没想过的高度呢,他在心里这样想着。
父子俩这番对话之后,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虽然第二天是星期天,可是这个时候睡觉也嫌太晚了,何玉萍过来催促父子俩睡觉,江海一溜烟爬上了阁楼去睡觉了,可是江一帆上了床还是久久不能入睡,对于在罗家湾公社如何打开局面,经过今天与江海的对话,他已经有了腹案,这让他十分兴奋,他准备第二天过完星期天之后就马上开始实行,现在都已经三月了,时间不等人啊!
三月九日上午,江一帆主动到县委先后向县委书记周东平和组织部长龚明诚汇报了自己在罗家湾公社第一个星期的工作,两人都显得兴致很高,向他询问了不少罗家湾公社的情况,江一帆也很坦然,作了一一回答,当周东平问他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困难的时候,他想了一下之后才比较隐晦的表示公社主任田朋兴有些不支持自己的工作,而两名副主任褚鑫和徐良俊一直以来分管的工作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他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
在向龚明诚汇报完工作之后,江一帆便去了罗家湾,而在他走后十几分钟,周东平便将龚明诚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等龚明诚坐下后,周东平笑着对龚明诚道:“老龚,看来这个小江还是一个比较灵醒的人啊。”
龚明诚吸了一口烟,然后回答道:“是啊,我都没想到他会这么快来向我们汇报工作。”
周东平道:“我也听下面的人反映了,这个小江确实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这一个星期他都是骑着自行车在各个大队调查走访,而他刚才跟我汇报工作的时候也是言之有物,证明他是下了大心思的。”
龚明诚叹了一口气:“可惜罗家湾公社的情况太复杂了啊,我一直认为让小江去那里,不是最好的选择啊,真不知道他能不能挑起这副重担。”龚明诚是老资格的组织部长了,对下面各个公社的情况都非常了解,所以知道罗家湾这潭水不好趟,在送江一帆上任的时候他也隐晦的提点过江一帆。
周东平正色道:“情况越复杂,就越能锻炼一个干部的能力嘛,在看了小江的那篇文章,跟他见面谈过一次之后,我就很看好他,如果他真的能够在罗家湾打开局面,那也就证明我没看错人。何况罗家湾公社也是我们县自然条件最好的一个公社了,如果他能打开局面,出成绩也容易嘛。”周东平是去年八月从都安地区农业局局长的位置上调到沙阳这个农业大县来当县委书记的,地区领导对他寄予厚望,而他自己也渴望有一番作为,不过在来到沙阳这大半年时间里,以县长熊志华为首的沙阳本地帮对他多方掣肘,也让他放不开手脚,能够在这段时间里团结到组织部长龚明诚,宣传部长郁欣,并且提拔起了县委办主任沈修文,终于让他在常委会上掌握了一定的优势,如果能够趁胜追击,再拿到一到两票,那么他就可以在沙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现在他看好的江一帆主动向自己靠拢了,这令他很高兴,因为江一帆确实很有才华,又有实干精神,而且因为一篇文章进入了上级领导的视线,前途远大,最重要的是,他不是沙阳本地人,跟常委里的任何人以前都没有过交集,可谓身世清白,这样一位干部如果站到自己这条战线的话,那完全可以成为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 .